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元素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相等,氧化物和氢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该元素是( ) A硅 B氮 C碳 D硫 答案: C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砹化银为有色沉淀且不溶解于稀硝酸,很容易分解 B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半导体材料 C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强碱 D溴化氢没有氯化氢稳定,其水溶液的酸性是盐酸 氢溴酸 答案: D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 Na+、 HCO3
2、 、 Cl B H+、 Ag+、 NO3 、 Cl C SO42 、 Na+、 CO32 、 H+ D NO3 、 Fe2+、 H+、 Cl 答案: D 下列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半径之和最大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 NaF B NaCl C SO2 D CaCl2 答案: D 如图,锥形瓶内有气体 X,分液漏斗内有液体 Y,如果 Y 流下,过一会儿,小气球鼓起,气体 X和 Y不可能( ) A X是 NH3, Y是 KCl溶液 B X是 SO2, Y是 NaOH C X是 H2, Y是浓硫酸 D X是 CO2, Y是 KOH 答案: C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 NH3, N
3、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 D不能确定 答案: C X、 Y、 Z、 M代表四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水溶液中: X+Y2+=X2+Y Z+2H2O(冷) =Z(OH)2+H2 Y可以溶于稀硫酸中, M不被稀硫酸氧化,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 MYXZ B MXYZ C M Y Z X D XZ MY 答案: A 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氮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氮的固定 B向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氟里昂( CCl2F2)或 NOX都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D HgCl2的稀溶液可
4、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原因是 HgCl2可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 C 要制取相同质量的 Cu(NO3)2,下列反应中消耗 HNO3最少的反应是( ) A Cu和浓 HNO3 B Cu和稀 HNO3 C CuO 和 HNO3 D Cu2O 和 HNO3 答案: C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 A碳和硝酸 B氧化铜和硝酸 C硫化氢和硝酸 D铜和浓硝酸 答案: D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CO2的电子式 B Cl-的结构示意图C甲烷的结构式 CH4 D质量数为 37的氯原子 17 37Cl 答案: B 下列各组元素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5、) A. 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 B、 C、 N、 O、 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Li、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答案: C 第 119号某未知元素,有人称之为 “类钫 ”。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 “类钫 ”的预测说法错误的是 ( ) A “类钫 ”在化合物中呈 1价 B类钫具有放射性 C单质与水反应较为缓慢 D类钫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答案: C 下列各表中数字 (表示原子序数 )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 ) 答案: D 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六校高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