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 9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 “等效替代 ”方法的是 ( ) A “合力与分力 ”、 “质点 ”、 “电场强度 ” B “质点 ”、 “平均速度 ”、 “点电荷 ” C “点电荷 ”、 “总电阻 ”、 “电场强度 ” D “合力与分力 ”、 “平均速度 ”、 “总电阻 ” 答案: D 试题分析:质点、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 ABC错;故选 D 考点:考查物理方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一般的物理方法,等效替代、理想化模型、整体隔离等 一个物块与竖直墙壁接触 ,受到水平推力 F的作用 ,
2、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F= kt(常量 k0).设物块从 t=0时起由静止开始沿墙壁竖直向下滑动 ,物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 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 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变化情况是( ) A. 物体 A的高度升高, 角变大 B. 物体 A的高度降低, 角变小 C. 物体 A的高度升高, 角不变 D. 物体 A的高度不变, 角变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最终平衡时,绳的拉力 F大小仍为 mAg,由二力平衡可得 2FsinmBg,故 角不变,但因悬点由 Q 到 P,左侧部分绳子变
3、长,故 A应升高,所以 C正确 考点:考查受力平衡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由于整段绳子由一个动滑轮连接,使得两端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由对称性可判断绳子拉力大小关系 如图 ,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 O 点 ,下端拴一个钢球 P,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 F,使球缓慢偏移 ,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 ,若外力 F的方向始终水平 ,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 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 ,则下图给出的弹簧伸长量 x与 cos的函数关系图象中 ,最接近实际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水平拉力和弹
4、簧的弹力,由三角函数关系可知 ,故选 D 考点:考查受力平衡的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本题为动态平衡问题,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受力平衡的关系式推导 x与 的关系 小球在离地面 h处以初速度 v水平抛出,球从抛出到着地,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方向竖直向下 B ,方向斜向下 C ,方向斜向 下 D ,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可知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竖直向下, BC 错;由 ,故选 D 考点:考查平抛运动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注意应用公式 进行判断,公式为矢量式,等号左右的数值相同,方向相同 在如图所示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中
5、,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 0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丁车在 时刻领先丙车最远 D 0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位移时间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甲、乙车均做直线运动; A错误; 0 时间内甲、乙车均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甲、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B错误;由图像可知 0 t2时间内丁车得速度一直比丙车的速度大, t2时刻两车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 C正确;速度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图可知 0 t2时间内丁车得位移大
6、,所以丁车得平均速度大; D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研究图像时一定要注意坐 标轴的意义,知道交点、面积斜率等所代表的含义 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 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 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 4.0N,若匀速抽出木板 B,弹簧秤的示数大小( ) A一定大于 4.0N B一定等于 4.0N C一定小于 4.0N D一定为零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 A静止,受力平衡,弹力等于摩擦力,无论如何抽出物体 B,AB间的摩擦力不变,弹力不变,故选 B 考点:考查摩擦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 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与
7、 B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要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只决定于 A物体的重力 实验题 ( 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滑块 A放在气垫导轨 B上, 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 A到传感器 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 A的位移 时间 (x-t)图象和速率 时间 (v-t)图象 .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 l、高度为 h.(取重力加速度 g=9.8 m/s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1)现给滑块 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 A的 v-t图线如下图实所示 .从图线可得滑块 A下滑时的加 速度 a = m/s2,摩擦力对滑块 A运动的影
8、响 .(填 “明显,不可忽略 ”或 “不明显,可忽略 ”)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 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 (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 A换成滑块 A,给滑块 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 A的 x-t图线如下图实所示 .图线不对称是由于 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 答案: (1) a = 6 m/s2,影响不明显,可忽略。 (2)改变斜面高度 h,改变滑块 A的质量 M及斜面的高度 h,且使 Mh不变 (3)由于滑动摩擦力, =0.3( 0.2-0.4都对)
9、. 试题分析: (1)从图像可以看出,滑块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基本相等,所以摩擦力对滑块的运动影响不明显,可以忽略。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2)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的是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当质量一定时,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当斜面高度不同时,滑块受到的力不同,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由于滑块下滑加速的力是由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所以要保证向下的分力不变,应该使 不变,所以应该调节滑块 的质量及斜面的高度,且使 Mh不变。 ( 3)滑板与滑块间的滑动摩擦力比较大,导致图像成抛物线形。从图上可以读出,滑块上滑和下滑时发生位移大小约为 ,上滑时间约为 ,下滑时间约为 ,上滑时看做
10、反向匀加速运动,根据动学规律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下滑时,有 , ;联立解得 考点: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首先应利用加速度概念,结合速度时间图像求得加速度大小,根据如题的运动情况判断受力情况,摩擦力不变,导致图像成抛物线,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结合求解 小汽车正在走进我们的家庭,一辆汽车性能的 优劣,其油耗标准非常重要 .而影响汽车油耗标准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在行进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人们发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f (也称风阻 )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1)汽车正面投影面积 S; (2)汽车行驶速度 v。某研究人员在汽车风洞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下表所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浙江省 杭州 外国语学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