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文学名著阅读( 9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老太爷的寿辰刚过去,觉民的亲事就正式提出来了。冯乐山托了人来做媒,老太爷自然一口应承。觉新为觉民的前途悲伤,下定决心帮他争取。 B嫂子的惨死最终让觉慧看透了这个家,他决意离开家。觉新哀求他不要走,但觉慧去意已定,觉新最终答应帮忙。觉新去跟长辈们说了觉慧的事,遭到他们的反对后,决定秘密进行。在兄长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觉慧最终乘船去了上海。 C各路诸侯联合进军京师,讨伐董卓、董卓派华雄率兵迎战,华雄连斩联军数将,各路诸侯惊慌,
2、关羽请求上阵。袁绍起初不同意,但是袁术与曹操赞同关羽出战,袁绍才同意。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D曹操兴兵讨伐张绣,行军途中,间一路麦熟,百姓因惧兵祸,不敢刈麦。曹操于是下令: “大小将校,凡过麦田, 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百姓无不称颂,可是曹操自己的坐骑因为受了惊吓践踏了麦田,曹操表示要自刎谢罪,被人劝阻后,决定割发代首,严明军纪。 E、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 “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 答案: AC( 4分) 试题分析: A觉新并没有帮助觉民。 C袁术不同意关羽出战斗。此类题目往往涉及到对名著中名句掌握情况的
3、考查;还涉及到了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 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美国政府似乎以为,二战以后干涉别国内政屡遭失败的事实 不足为训 ,仍然在世界上四处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学校的校园网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班班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我们真是 大快人
4、心 。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 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现在的球队好像害怕去争执,球员们都有些逆来顺受了,他们把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在私底 下窃窃私语 ,这对球队是不利的。 答案: C ( 2分)。 试题分析: A项 “不足为训 ”意思是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这个词的意思与教训没有关系,用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B “大快人心 ”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用在这里属于对象误用 C、 “奔走呼号 ”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D、 “窃窃私语 ”指背地里小声说话。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
5、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课内古文字词解释。( 4分) 1且君尝为晋君 赐 矣 2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3乃引其匕首 提 秦王 4秦王 购 之金千斤、邑万家 5范增数 目 项王 6沛公已去, 间 至军中 7愿大王少 假借 之 8常以身 翼 蔽沛公 答案:赐:恩惠 2微:没有 3提:掷击 4购:重金征求 5目:使颜色 6间:从小路 7假借:原谅 8翼:像翅膀一样
6、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根据要求答题( 9分) 说话 贾平凹 我出门不大说话,是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人一稠,只有安静地听,能笑的也笑,能恼的也恼,或者不动声色。口舌的功能失去了重要的一面,吸烟就 特别多,更好吃辣子,吃醋。 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最早是我补过一次金牙的时候,再是我恋爱的时候,再是我有些名声,常常被人邀请时。 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熘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羞
7、于出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后来想,毛主席都不说普通话,我也不说了。而我的家乡话外人听不懂,常要一边说一边用笔写些字眼,说话的思维便要隔断,越发说话没了激情,也没了情趣,于是就干脆不说了。 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结巴巴,常让 人没有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偏有一日在长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 有一年夏天,北京的作家叫莫言的去新疆,突然给我发了电报,让我去西安火车站接他,那时我
8、还未见过莫言,就在一个纸牌上写了 “莫言 ”二字在车站转来转去等他,一个上午我没有说一句话,好多人直瞅着我也不说话。那日莫言因故未能到西安,直到快下午了,我迫不得已问一个人 X次列车到站了没有,那人先把我手中的 纸牌翻了个个儿,说: “现在我可以对你说话了,我不知道。 ”我才猛然醒悟到纸牌上写着 “莫言 ”二字。 这两个字真好,可惜让别人用了笔名。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 “聋哑学校 ”的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不会说普通话,有口难言,我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见生人,慢慢乏于社交,越发瓜呆。但我会骂人,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 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悲哀,
9、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 “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 ”,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 :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 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的女儿在她的卧房里也写了这八个字的座右铭,但她写成:心系一处,守口如平。平是我的乳名,她说她也要守口如爸爸。 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许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 世上有流言和留言 流言凭嘴,留言靠笔 我不会去流言,而滚滚流言对我而来时,我只能沉默。 【小题 1】作者不会说普通话,请阅读全文,概括作者不会说普通话的原因。( 2分) 【小题 2】 “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普
10、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 ”如何理解这句话?( 3分) 【小题 3】 “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许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理解,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4分) 答案:【小题 1】( 1) “我 ”说不好普通话,声调怪。( 2)说家乡话很畅美。( 3)不是完全不会说普通话,是少说话的意思,是不愿说,怕多说话遭人误解。( 4)不说普通话,少说话,有时是拒绝流言的好办法。(一点 0 5 分, 2 分) 【小题 2】( 1)这句话包含着作者的嘲讽之意, 作者刻意曲解 “普通话 ”,作者不是贬低普通话本身,而是说要少说话,( 3)表达对某些世态人情的厌弃,( 4)对当正直人的一种执着和
11、坚守。(答对 1点 得一分,共 3分) 【小题 3】( 1)这句话表明:作者对少说话的得与失有着清醒的认识,表明自己宁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不愿意去惹人世间的种种是是非非,体现了作者孤高自洁的品德。 (2)的确,现实人生有种种是非,我们有时很难禁受得住诱惑或伤害,少说话可以远离是是非非,做一个正直的普普通通的人,过普普通通的生活。 或:的确,少说话体现了作者在是是非非面前保持正直品格的坚守,值得肯定,但是,孤高自洁,只是 “穷则独善其身 ”的一种生活态度,在是非面前采取躲避的态度,对整个社会道德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作为一个新时代的 人,应该积极扬善去恶,甚至是嫉恶如仇,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
12、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即 “穷也要兼济天下 ”。(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从文章中来看,可以筛选出下列信息: “我不会说普通话 ”“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 有醋熘过的味儿 ”“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 ”“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 ”“不会说普通话,我失去了许多好事,也避了诸多是非 ”。从这些信息中就很容易总结出答案: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 析:这类题目要把句子放在原文中理解,作者自己不会说普通话 “其实心里很悲哀,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 写不会说普
13、通话时偏写道: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 ”有对自己的安慰,也有自嘲。不说普通话也说明自己有自己的长处,不是普通人,结合全文来看,就是对人世是非的批判,也是对自己人格坚守的一种表白。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开放性的题目,考生首先要理解这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这个句子出现在文章结尾,有卒章显志的作用,因此要结合 全文来理解,表明了作者对社会对人世的清醒认识。第 2问要答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考生可以赞同作者的观点,也可以否定作者的观点,无论怎么样回答都要注意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
14、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把下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答案:派遣将官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2干大事不拘泥于小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遣:派遣
15、。非常:不一般的,非同寻常的。大行:干大事。细谨:小节。让:谦让。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2分) 吴德基传 明 宋濂 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 易 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 ,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 “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 ”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 获 六七人下狱,扁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
16、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 “若 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乃往告令,令怒,曰: “民无 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 ”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 ”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藉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 ”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 “潍不偿驴,何辞也? ”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 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
17、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 。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 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鄄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 “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 ”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成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 曰: “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 德基至京师,遂 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 “若愿受长者教乎? ”德基曰: “唯,何以命之? ”廉曰: “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德基至 家,如廉戒,君子多其能受
18、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民以为丞儒者也, 易 之易:改变 B 获 六七人下狱获:拘捕 C 若 无罪,还告父兄无恐若:你们 D德基至京师,遂 事归谢:辞职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 “爱民 ”的一组是( 2分) 德基自如 擢知莱之潍州事 德基独戒民勿偿 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潍民肤无笞瘢 民有诉,召使前与语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在吴德基看来,百
19、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正在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 “慎毋出户 ”等,提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小题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3分) ( 2)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3分) 答案:【小题 1】 A( 2分) 【小题 2】 D( 2分) 【小题 3】 C( 2分) 【小题 4】 (1)百姓不懂道理,当众羞辱我,你却放了他们,
20、为什么(怎么能)轻视我到这种地步?( 3分) (2)当官的人应该广施恩德,泽被百姓,替百姓解除疾苦,难道应该在意少了几匹驴吗?(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易:轻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说的是德基不在意别人的轻视, 说的是德基升迁。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福建省 莆田 中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