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云南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云南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云南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云南腾冲县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这里的瀑布群,盛水期飞流直下,如天马奔腾,惊天动地;枯水期清流潺潺, 飞短流长 ,声韵清脆,宛如轻音乐协奏曲,美不胜收。 B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浏览了新西湖后赞叹道: “西湖山水果然名不虚传, 秀色可餐 ,真是人间天堂啊。 ” C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 鹅行鸭步 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D 2013年 2月 25日上午,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落幕,李安
2、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获得最佳导演的称号,全场沸腾, 人言啧啧 ,李安再次被媒体关注。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 (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A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望文生义。 C鹅行鸭步:像鹅和鸭子那样走路,形容行动迟缓。这里应用 “邯郸学步 ”。 D不虞之誉:意想不到的赞扬。 “不虞 ”本身就是 “意想不到 ”的意思,属语义重
3、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如果从中国文化的特征着眼,而不拘泥于西方所承认的史诗标准,诗经可以说是史诗,那么,为什么从现存文献来看,诗经诸篇如此短小?在传统诗经学中,有称为 “三象 ”的组诗 , , , 。 , , 。 但有人指出此说不当, “象 ”之得名 当与周代的意识形态有关 古希腊史诗是 “讲唱 ”,注重的是语言,因此是长篇巨制 有关此 “象 ”之得名,过去有人以为从动物象而来 “象 ”当是一种有歌有舞,包含宏大叙事和表演形态的原始戏剧艺术 中国古代史诗是 “演唱 ”,注重的是表演,因此
4、篇幅短小 从史诗的角度来看,它与古希腊史诗相比,文本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呈现方式的不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 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主抓首句,结合句子逻辑、结构理清 、 前后关系,分析 、 句子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近日,浙江杭州萧山警方破获一起微信约会网友实施盗窃的案件。本以为是一出老掉牙的 “美人计 ”,谁知经审讯,嫌犯竟是一男扮女装的 38岁中年男子,这让民警和受害人都大跌眼镜。 B据昆
5、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通报显示,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工业用猪油和工业用鱼油作为原料,掺混加工食 用油脂。 C 2013年 3月 10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从制度上加强社会管理,并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夯实基础。 D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京沪高铁故障频发事件致歉,并称将力争缩小“磨合期 ”,使京沪高铁尽快进入运营稳定期。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转基因作为一个词汇走进人类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客观实际中,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例如最常见的植物花粉借助昆虫
6、、自然风等不同的媒介传播而进行的杂交现象;另外,人们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藉此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这些过程实质上是基因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一种转移方式。自然界的基因转移是被动的、无序的、没有目标性,但这种基因转移模式也构成了生命进化的动因之一,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物种世界。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基因转 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的精确性和效率较低,转移的基因中还可能包括不良基因。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的诸多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传统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
7、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生命科学世纪的重要代表和具体体现。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转基因生物,是采用重组 DNA技术,从生物体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构建后植入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内,使之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 遗传给后代的技术。这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的遗传改良的基因设计和基因操作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转基因。现代转基因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育种技术的种种局限性,大大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加快了种质改良进程,而且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拓展了新品种研发可选择的特征范围,同时人工设计加工基因的应用则更进一步扩大了可利用的
8、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是人类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进行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晶,是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跃迁,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定向驾驭生物遗传改良的新 时代。 同时,作为新世纪的前沿学科和技术,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转基因的精髓,转基因产品的确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不确定因素、非预期效果和未知的长期效应。由此导致人们对转基因产品释放后的生态安全,物种的遗传安全和作为食物的消费安全产生疑虑、争论并不奇怪,但从本质上讲,目前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争论已经超越科学的范畴,更多的已发展演变为包括科技在内的社会认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对外贸易问题,甚至宗教
9、和政治问题,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尤为复杂。 (选自朱作言转基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意义,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转基因 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 B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可以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但这种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 C转基因技术是采用重组 DNA技术,从生物体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构建后植入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内,使生物体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遗传给后代的生物技术。 D现代转基因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育种技术的各种局限,而且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同时还扩大了可利用的
10、种质资源。 【小 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论是植物花粉借助昆虫、自然风等不同的媒介传播而进行的杂交现象,还是人类用来改良作物的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这些过程实质上都是基因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一种转移方式。 B自然状态下的基因转移通常是借助自然媒介来实现,而转基因生物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基因设计和基因操作的产物。 C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生态安全、物种的遗传安全和作为食物的消费安全产生争论,这种争论已涉及到知识产权、宗教和政治等更多范畴。 D现代转基因技术优于传统育种技术 ,它提高了基因转移的效率,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转移的基因中不包括不良
11、基因。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且基因的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 B尽管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终究因为传统的转基因技术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还是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与实际应用。 C转基因生物与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不同,它可以按人类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进行遗传修饰。 D虽然现代的转基因技术使得转基因产品拥有了许多优点,但转基因产品的确还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不确定因素、非预期效果和未知的长期效应。因此,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转基因的精髓。 答案:【小
12、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类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 C 项,张冠李戴,原句中的 “之 ”并不是指 “生物体 ”而是指 “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D
13、 项,“转移的基因中不包括不良基因 ”无中生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A 项,“基因的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 ”是指 “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 1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
14、,都是钟鸣鼎食之家 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 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要到省城赴任的沈
15、葆桢身无分文,曾向人 “挪川费百金 ”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 “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 ”,为此他发出了 “屋价之贵,可谓极矣 ”的感叹。 1855 年, 35 岁的沈葆桢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 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家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
16、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 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 “先行接办 ”, “不准固辞 ”。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只好接
17、受了这个 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8年时间,造出了 5艘商船和 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装备起了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 “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 ” 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在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
18、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 “沈葆桢厅 ”。 1879年 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 孙 “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 ”。 (节选自文史参考 2011年总第 44期)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
19、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 ,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小题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作为 “晚清名臣 ”,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20、4】成就沈葆桢 “名臣 ”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 “出身 ”、 “读书 ”、“无私 ”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A( 3分) E( 2分) C( 1分 ) 【小题 2】 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内容作用); 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手法作用); 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作铺垫。(结构作用)(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答案: 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 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 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 明确提出
21、 “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的主张; 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答对一点给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观点一:出身有可能 帮助人获得声誉。观点二:读书能帮助人获得成就和声誉。观点三:无私一定能帮助人获得美誉和成就。(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B “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 ”的说法曲解原意。 C “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的说法与前面文意联系不确切。 D “三顾茅庐 ”的具体内容属无中生有。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2、【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需要把 握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 A、点题; 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 C、设置悬念; D、增强艺术吸引力; 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F、与下文形成呼应; H、为下文作铺垫; I、与下文形成对比等。本题可以据此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整理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23、。根据文 本叙述,需从文中第四段、第六段中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本题考生可结合文本逐一加以分析,注意 语言通顺,言之成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
24、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教 父 赵 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 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云南 腾冲县 第八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