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考点专练9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考点专练9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考点专练9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二轮简易通考点专练 9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次关于解决城市雾霾天气的讨论会上,他习惯从大的方面思考,而我希望从具体方法和措施来着手,谈不到一块儿去,有些 南辕北辙 。 B目前,我省部分地区有限的湿地资源正在遭到蚕食和破坏,若等到问题严重时再去采取措施,那将是 亡羊补牢 ,悔之晚矣。 C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的我省农民选手朱之文音质很好,可惜 师出无名 ,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歌唱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力戒浮躁心态,坚决反对 坐而论道 ,而应
2、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B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房价将在向上、向下的通道上作怎样的调整备受关注,楼市似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 C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文科,因为我一直 崇拜莎士比亚。 D石油是一种有毒物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内最大的海上油气田 19-3油田 6月中旬发生原油渗漏事故后,有可能对渤海湾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答案: A 下面一段文
3、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然而,我觉得 “界面 ”代替 “纸面 ”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 “暴走 ”,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式的传统阅读 新媒介使昔日 “纸面 ”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 “界面 ”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 B C D 答案: A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万木图序 明 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
4、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 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 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 曰: “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 ”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 “不自意今之
5、盛 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 ”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 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语文 二轮 简易 通考 点专练 诗歌 鉴赏 名句 默写 文言文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