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ppt
《第3讲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ppt(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 二、 ISO/OSI参考模型 三、七层协议简介 四、信息的流动过程 五、对OSI参考模型的进一步解释 六、局域网体系结构 七、TCP/IP的体系结构,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1、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或结点)的类型可能不同,使用的操作系统可能不同,彼此要想相互通信,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定,这种规定称为网络协议。,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规定双方如何讲话,确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 语义:约定使用什麽控制信息,执行何种动作 定时:规定事件实现的顺序,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
2、协议的概念,2、分层结构 分层的概念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在两个结点间通信,过程是很复杂的,为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设计计算机网络时,可以将网络要完成的功能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层次,每个层次完成一项具体任务,各层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下层为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的工作建立在下层工作的基础之上。在层与层之间设置接口,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分层的好处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在考虑本层功能的实现时,不需要知道其他层次是如何实现的 各层可以用最恰当的技术实现本层的功能。 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内容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不变,对其他层次没有影响。 易于实现和维护:由于每一
3、层都完成一个小的功能,所以容易实现、整体调试方便。 促进标准化:由于对每一层次的功能都做了精确的说明,所以标准化程度高。,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3、接口 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低层通过接口向高层提供服务,只要接口不变,各层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不影响其他层次的工作。 4、网络体系结构 分层结构、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同等层之间的协议构成了网络体系结构。 具有相同体系结构的网络之间可以互联。 例如:邮电系统的体系结构,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二、 ISO/OSI参考模型,1、OSI/RM参考模型的提出 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IBM公司提出(74年,SNA),
4、以后其他公司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公司的DNA,美国国防部的TCP/IP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并存,其结果是若采用IBM的结构,只能选用IBM的产品,只能与同种结构的网络互联。,二、 ISO/OSI参考模型,为了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1977年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参考模型由7个层次组成:,二、 ISO/OSI参考模型,2、OSI参考模型的概念 开放互连的含义:遵守OSI标准的系统之间可
5、以互连 OSI从三个层次描述了开放互连系统的结构 1、体系结构: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划分,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层的功能 2、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提供的服务 3、协议规格说明:详细规定了信息的格式,如加入那些控制信息、做何种应答,动作的次序等。,二、 ISO/OSI参考模型,链路层 协议,物理层 协议,网络层 协议,分组流,比特流,帧流,报文流,报文流,报文流,报文流,子 网 内 部 协 议,二、 ISO/OSI参考模型,3、层次划分的原则 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
6、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三、七层协议简介物理层,1、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为数据链路层的比特流提供物理连接,对高层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的差异,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物理层协议主要定义硬件接口,包括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三、七层协议简介物理层,机械特性:定义接口插件、插座的形状、尺寸、引脚数量、排列顺序等。如:RS-232是25芯、D型,RS-499为37芯等。 电气特性:定义信号的高低、脉冲宽度、阻抗匹配、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 功能特性:归定每个引脚的功能、数据类型、控制方式等 过程特性:定义通信双方的动作顺序。如:如何建立、拆除物理连接、采用全双工还
7、是半双工通信等。,三、七层协议简介物理层,机械特性: 用于DTE和DCE设备之间的连接,DCE设备用母插座,DTE设备用公插头 25芯,螺丝心间距离为47.040.13mm,25针插脚/座,上排编号由左至右1-13,下排14-25.,以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的RS-232-C为例,三、七层协议简介物理层,电气特性: 采用单端驱动非差分接收电路,数据传输率最大为20Kbps,电缆最大长度为15m. 低于-5v表示二进制1,高于+5v表示二进制0 输出阻抗300,输入阻抗37K 功能特性:详细定义了每个引脚的功能 规程特性:规定了接收或发送信息的时应完成的动作次序,三、七层协议简介数据链路层,
8、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利用物理层提供的物理通路,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数据链路,将要传送的数据组装成帧,加入应答、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信息,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信息传送机制,三、七层协议简介数据链路层,三、七层协议简介数据链路层,2、协议的主要内容 链路管理:主要是发送数据前后的一些控制活动。包括: 链路建立:在通信以前,通信双方要交换一些信息,确认对方已准备好。 链路维护:通信过程中维持链路 拆除链路:通信结束后释放链路,三、七层协议简介数据链路层,成帧与拆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将数据装配成帧是为了在出现差错时,重传方便。 在发送端,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
9、分割成小的数据块,加入控制信息即为成帧。然后送物理层发送。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帧按相反的顺序去掉控制信息。 帧有其具体格式,包括帧头、帧尾标志,差错控制方法等,不同的协议,格式不同。 常用帧同步的方法:字符填充、字节记数、比特填充、编码违例法等,三、七层协议简介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 发送端在数据帧中加入检错码,接收端发现错误可采用出错重发或前向纠错的方法。 检错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等。,帧的格式实例:,三、七层协议简介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 当发送端发送的速度快,接收端的速度慢时,链路会堵塞,严重时数据会丢失,因此,要有调整发送端发送速度的机制。主要方法有: 停止等待:发送方发送数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体系结构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