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枕 藉 ( j) 剽 悍( pio)暴虎 冯 河( png) 拎 起( ln) B欺 诳 ( kung)刚 劲 ( jng)自怨自 艾 ( y)碑 帖 ( ti) C 熨 帖( y) 筵 席( yn) 徇 私枉法( xn) 沏 茶( q) D古 刹 ( ch)两 栖 ( x) 泾 渭分明( jng) 剖 析( pu)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藉 ji, C 筵 yn, D 栖 q、泾 jng。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
2、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是多音字、形声字、统读字的综合题目,其中“藉 ”“剽 ”“拎 ”“劲 ”“艾 ”“帖 ”“筵 ”“徇 ”“栖 ”“剖 ”在异读词审音表中明确标注读音; “冯 ”“刹 ”属多音字中的专用词语, “冯 ”当姓氏讲读 fng,其余都读 png;“刹 ”在 “刹那 ”“古刹 ”中读 ch,其余读 sh; “诳 ”“泾 ”“沏 ”属形声字误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
3、组是( ) A肇事愤世嫉俗开门缉盗吃一堑,长一智 B烦躁满目疮痍诘屈聱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启讫匪议所思老于世故满招损,谦受益 D编篡躬逢其盛瑕不掩瑜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缉 揖, C 启 起、议 夷, D 篡 纂。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辨析时形似音异字可用读音法辨别,比如 “缉 ”“议 ”“篡 ”读准字音很容易辨析出字形的错误;音同形异字可用对举、组词、搭配法辨析,如 “起讫 ”中的两个意思一个是开始,一个是结束,很容易辨析出 “启 ”错误;音近形似字可用形旁辨义法进行辨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4、 A。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 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退一块巨石上山。 ( 2)这种风格既是没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 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 3)随着未来科学的进步,我相信,宗教 教条 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 终身 精练 以及 /或 B 终生 精练 及其 /或 C 终生 洗练 及其 /和 D 终身 洗练 以及 /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义词可以同语义的轻重、范围,适用对象,语体、感情色彩,语法搭配,句式特
5、征等方面加以辨析。本题终生,一生;终身,既有 “一生 ”的意思,又有 “一辈子 ”的意思 ,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说,二者的语义和适用范围不同。洗练,指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利落;精练,指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语句,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及其,组词以及它的;这里 “宗教及其教条 ”,就是 “宗教和宗教的教条,与 “迷信 ”并列,所以后用连词 “和 ”,二者的语法搭配功能不同。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我国 “三农 ”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B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
6、辖海域内从事捕鱼 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C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D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逻辑语序不当,出现并列动词应注意先后顺序; C 不和逻辑,甚至表递进,应该是五折、四折甚至三折;谓语残缺,不可能后加 “养成 ”。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个语句是
7、( ) 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 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A春风吹绿了柳枝 B春风把柳枝吹绿了 C柳枝被春风吹绿了 D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答案: A 试题分析:句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此题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前文两句是 “主谓宾 ”的结构,选项 BCD是 “主语 +状语 +谓语 ”的句式,答案: A 是 “主谓宾 ”的结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分 )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
8、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这里,在整体之中。 列夫 托尔斯泰 如果在你的生活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你该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 特别是大树,它能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 贵和智慧的象征。 早在汉代,就有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样的名句(刘桢赠从弟),将树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紧密联系起来。再早些,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证明,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 “阅世 ”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
9、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 有什么办法,帝王们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冷静地俯视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 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熙熙攘攘,声嘶力竭。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那些绝崖石
10、缝中斜逸而出的松树是靠人养活栽种的吗?它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 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 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更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高大、粗壮、漂亮,这才是奇迹呢。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
11、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 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要说什么 “天人合一 ”,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帝王一样挺立着,襟怀博大,常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多么渺小、卑微。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 、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 本意 。 我还见到过五百年
12、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己的宫殿。 但是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在天山南麓温暖干燥的农村,白杨是路边、渠旁、屋后、田畔常栽的树,它绿叶飒飒直耸高天。可是有一年冬天,南疆奇冷,这些适应了温暖干燥气候的白杨经历了打击。有些已经非常粗壮、高大的白杨被生生从中间冻出一条裂缝 ,裂缝一指宽,从树这边透过裂缝可以一眼看到那边的农田。 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
13、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 “左公柳 ” 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 “遍栽杨柳三千里 ”,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 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 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的风范。 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 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选文略有删改) 【小题 1】为什么说 “在某种意义以上,它们就是
14、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请概括说明。( 4分) 【小题 2】第 3段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是什么?( 4分) 【小题 3】第 6段中加点词 “本意 ”一词在文中指什么?( 2分) 【小题 4】欣赏文中画波浪线句 子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4分) 【小题 5】第 10段画线句写到树和栽树人的关系,请根据上下文和你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对此关系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 2分)树默默地、冷静地俯视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令人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 【小题
15、 2】承上启下;( 1分)树从不向人索取什么,却以它的存在向人们贡献全部。树是有灵智的,和自然的相处比人更深入、更和谐。树能长寿,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得日月之灵华,又养育万物。( 3分) 【小题 3】伟大、高贵、智慧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 靠的是自身的阅历、顽强的生命力和光辉的生命形态。 【小题 4】通过反问、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松树的大度,并将松树和前文的许多家畜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树的赞美之情,也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人类对自然无尽索取的批判。 【小题 5】这些巨大的柳树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可以找到左宗棠的韵,一派大人物的风范( 2分);在中国,知识
16、分子往往在自然景物诸如梅、兰、杨柳、松树等等上寄寓自己独特的情感、志趣,所以神的神态往往与栽树人的品格、志趣相近。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局部概括的题目,答 题的区位该句的上下文,从中找到关键的词语连词成句即可,上文写到十三陵的树木仍在,而帝王已经死了,这是字面的意思,然后在结合文章的中心适当的拓展。关键的词语 “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 ”“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 ”“帝王们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冷静地俯视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章的结构题,
17、文章的结构有开头、中间、结尾,开头的作用主要是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明确中心、渲染气氛、奠定情 感基调、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标题、照应开头、升华或深化主旨等。答题时区分开这些联系文意作答即可。不要只答术语,不答文章内容。此题是中间的段落,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答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既然是承上启下,就应明白上承什么,引起下文的什么,引起下文是一段,还是一部分,上文写十三陵的树,接下写属的教益和启示,上文不是答题区位,区位应是下文,并且也不是一段,不是一段就要注意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关键的句子 “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
18、根干,却从未 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 ”“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更长久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词语的句中含义的题目,答案:一般在文段。关键句 “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艺术手法赏析的题目,散文的艺术
19、手法主要有表达方式(议论、描写、抒情、记叙、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铺垫、虚实、动静、抑扬等)、修辞三类,其中表达方式主要是全文或某一个较大的局部,表现手法一般是局部的段落,修辞主要是单独的句子,答题时答出手法后一定要答出效果,此题的手法应该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修辞主要是比喻和反问,比喻的效果是生动形象,反问的效果是强调感情,结合原文具体答出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 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树和栽树人的关系,文中的内容较简单,重点句子是 “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的风范
20、 ”。联系生活经验也较简单,爱莲说中的段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从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总显得渺小、微弱,而人类征服自然的冲动又从不会遏止,因此,无论是人类童年的神话,还是今天的幻想,冥冥之中总会出现 “神 ”的概念。之所 以出现 “神 ”而不出现 “人 ”,就是因为人类认识到自身力量有限,故寄希望于超乎人甚至超乎自然的 “神 ”上,这样,借助神力既可表现出人类的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一种慰藉,而对自身能力的
21、认识也更近乎客观。 于是,在渺小的人和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便凭借自己创造的神取得了跟自然对抗的和谐。但这种和谐表现在人的主观理念上、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便有了不同的内涵: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运,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或被人的意念支配着。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 愚公最终 “移 ”走了山,精卫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而西方作品中,人就显得格外渺小、微弱了,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 老人出海终无功而返。但作为自 然的征服者,他们却从不敢也从没有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停止过自己探索的脚步,
22、尽管这种力量很微弱,在很多的时候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失去生命,他们仍不会屈从命运,仍在不断地向自然宣战,同自然抗争,正如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所说: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也就是说,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中国作品看重神力,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给人以鼓舞,充满了乐观、自信。西方作品看重人力,探求神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给人类提出一个个严峻的课题,但我们读后却不感到悲观,反而会继承一种精神,产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强烈 的征服欲。西方的 “神 ”主宰着人的命运,因此,西方人看重个人的力量;中国的 “神 ”被人主宰着,因此,中国人看重外物的利用。被神主宰的,总探求自身的解放,
23、故探索永远不会停止,人类自身也不断地在自然面前获得一定的自由。幻想主宰神的,在意念上总是胜利者,故不去或很少去探索,人也总会受制于自然而得不到解放。看重个人力量者,认为一切成功都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因此遇事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以通过自我的调整和努力获得对自然的驾驭,他每走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一种启示,都有助于今后的努力 这种人比较自 信,不看重外界因素的影响,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自我奋斗是这种思维的外化。 在征服自然的行动上,西方多出于一种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其有节、有度,不太合常理但符合实情,有很强的现实性;中国多缘于感性认识上的一种理论,没有什么限制
24、,虽有道理却不符合实际,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西方人务实,崇尚实干,重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国人务虚,崇尚清谈,看重精神的作用,而很少考虑后果如何,重态度而轻能力。西方人尊重科学,崇尚理性;中国人崇拜迷信,强调感情。由此而产生不同的人才:西方出现了许多脚踏实地的实业家、科学家,中国却 培养出一大批夸夸其谈而不着边际的空想家,使我们至今仍蒙受其害。 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积淀,也决定着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向。在此,笔者并不是想刻意反映这种差异,而是想借此对外来文化进行借鉴和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以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民族文化在扬弃和吸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节选自人民日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温州市 联合体 上学 期期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