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 述而不作 ,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B张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 不赞一词 ,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化发展极为不利。 C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 危言危行 ,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D我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 洛阳纸贵 ,购 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 答案: D 试题分析
2、: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A述而不作: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B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完美,别人不能再添一词一语;也指一言不发。 C危言危行: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所以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这时候,残云已 经散尽了,几颗寥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越来越淡的光辉。 。 , 。 。 。 。 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 四周,静极了,只听见山下的海水轻轻的冲刷着
3、 f岩的哗哗声,微风吹着树叶的沙沙声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的颜色 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 此外,什么声音都没有,连鸟儿的叫声也没有,仿佛,它们也被眼前这柔和美丽的霞光所陶醉了 这广阔无垠的天空和这广阔无垠的大海,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俄罗斯驻菲律宾大使日前对南中国海事件表示关切
4、,称反对任何非当事国干预南海领海争端。他还说, “无论是中国、菲律宾、美国、其他国家,都需要安全的贸易、交流环境。 B火车票实名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票贩子,更能有利于维护公民乘坐火车的权利,改变当前火车票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C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D十几年如一日归还失主钱物的 “兰州好爷 ”赵国福,数年间一直坚持让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的 “的哥 ”蔡生武 他们虽然朴实无华,却呈现着内在的道德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5、“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 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A成分残缺,在 “其他国家 ”前加 “还是 ”。 B不合逻辑, “一定程度上杜绝 ”自相矛盾。 D搭配不当, “呈现 ”与 “力量 ”搭配不当,呈现改为散发。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空气质量恶化,阴霾天气增多,它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00米时,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雾是由大量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 产物 ,其水平能见度在 100
6、0米以内。雾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 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 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他说: “雾本身不是污 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城市
7、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马学款表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 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
8、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 迅速形成污染。 环保专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环保监测中心张大伟介绍,燃煤
9、、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专家指出,粒径在 PM2 5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血管痉挛 、心脏负荷加重。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吸烟会导致增加身体内自由基的数量急剧上升,自由基会攻击身体器官的细胞。而雾霾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的自由基要远比吸烟多很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呼吸系统的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心脏病、致癌、致死。 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关,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注: pm2 5(有害空气
10、污染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的 1/20大小的可吸入颗粒物) 【小题 1】下列对于雾与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 碍,两者的界限与水平能见度的距离有关系。 B空气容纳的水汽出现饱和时,水汽就会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而气温越低,就越容易形成雾霾。 C雾的形成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因此有雾时空气潮湿,相对湿度大;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霾的成因是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D雾本身不是污染,但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会造成集聚效应,使污染越来越重。 【小题
1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新现象,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B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就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 C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城市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天气湿度高、水汽大,污染物可以转化和生成,就会迅速形成污染。 D气象学中的辐射雾的形成主要是受近地面空气的湿度、冷空气活动,风力的大小、天空中云层的厚度的影响。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 A雾霾天气的产生,给予人们更多的反思和
12、警示,对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化进程的规划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 PM2 5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严重的可能诱发血压波动、血管痉挛、心脏病、致癌、致死。 C环保专家表示,冬季遇到长时间的雾霾过程,北方地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的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D在雾霾天气中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的自由基要远比吸烟多,因此霾对于人体的危害远比其他疾病更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B中缺少了雾形成的一个条件 “ 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
13、”。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近几年来 C、二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D、原文四段,应是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朗。所以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 “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血管痉挛、心脏负荷加重 ”。 C、 “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D、无中生有,原文无依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4、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研究红楼梦第一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周汝昌先生庶几近之。这位 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5月 31日在家中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周伦苓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当年胡适将他领入红学研究的殿堂,他于 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及开创性,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 “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 50余载潜心努力,对 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
15、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 因痴迷红楼梦,老人的书斋就叫脂雪轩,那 自然是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合称。当年曹雪芹著红用了 10年时间, “十年辛苦不寻常 ”;周汝昌先生研红则用了近70年,有两句诗为证: “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正如老人所言,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几十年下来,老人著述等身,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继周汝昌红学精品集之后,红楼夺目红 5个月内连续 7次印刷,创下学术书畅销 15万册的纪
16、录。 2004年出版的十卷本、 500万字的石头记会真,是 他和四哥周祜昌字字校订、 56年才得以酬愿的心血结晶。 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 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 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右眼只有 0 01的视力。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 “解味道人 ”,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 ”和 “赤子 ”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先生使曹雪芹红楼梦的真思想、真艺术大白天下。有了周汝昌的研究,读者才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是被原来真假合一的 红楼梦所蒙蔽。 周
17、汝昌不仅仅是个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历任四川大学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治学以诗词理论及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后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 老人年轻时酷爱曲艺、民族乐器,尤爱京剧,喜听反二簧,还曾粉墨登场,在春秋配、虹霓关、三堂会审中扮演过小生。老人晚年有两大爱好,一是作诗,二是书法。 1970年,周汝昌由干校调回北京后,想到曹雪芹的诗连一首也未能流传至今,不禁无限惋惜。忽然想到雪芹为他的好友敦诚题的琵琶行传奇只剩末二句,就异想天 开,斗胆续补,一共试补了三首,后来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一位红学家认定是雪芹原作,险些闹出大笑话。周汝昌所作的诗,数量极大,
18、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咏红诗最为世人推重。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 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周汝昌的书法也自成一体。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的书法理论研究,曾和朋友讲过: “平生在书学上所下功夫,比红学要多得多。 ”有人当面夸他的字是 “瘦金体 ”,他不以为然,说: “瘦金体 是宋徽宗所创字体,法出薛稷 ;我习右军,与之无涉。 ” 老人一生淡泊名利,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老人不喜欢对着录音机口述,而是坚持在纸上笔走龙蛇,然后由女儿打印出来,一方面是
19、为了亲近笔墨纸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文字的个性。 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 “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 ”如今斯人已逝,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红楼的奇情异彩,还有中华文化的一瓣心香。 2012年 06月 01日 徐怀谦 来源:人民日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 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意在说明周汝昌淡泊名利、不慕虚华的品质。这从他的遗愿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B曹雪芹为他的好友敦诚题的琵琶行传奇只剩末二句,周汝昌斗胆续补,一共试补了三首,后来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一位红学家认定是雪芹原作,周汝昌的咏红诗
20、也因此最为世人推重。 C红楼梦问世以来,红学研究出现很多流派,其中以胡适、周汝昌为代表的考证派享誉海内外。周汝昌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人。 D周汝昌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但研究成果却 呈现井喷之势。其中堪称红学版本研究之最的石头记会真就是晚年的研究成果。 E、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年轻时喜爱京剧,扮演过小生。晚年喜好作诗和书法。诗歌造诣很高,书法也自成一体。 【小题 2】根据本文所述,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有哪些贡献?( 6分) 【小题 3】周汝昌先生对红学研究的痴迷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4】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 “
21、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 ”作者说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红楼的奇情异彩,还有中华 文化的一瓣心香。有人认为这瓣心香就是周汝昌先生留给后人形诸文字的精神遗产;也有人认为是他治学和为人的精神品质。你的看法如何呢?请简要说明。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 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 石头记会真是对 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 他的研究著述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 周汝昌的红学研究使曹雪芹红楼梦的真思想、真艺术大白天下。
22、有了周汝昌的研究, 读者才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是被原来真假合一的红楼梦所蒙蔽。 【小题 3】 因痴迷红楼梦,老人的书斋就叫脂雪轩。 周汝昌先生研红用了近 70年。 不记得自己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 续补曹雪芹的琵琶行传奇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一位红学家认定是雪芹原作。 周汝昌所作的诗,数量极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咏红诗最为世人推重。 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 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 【小题 4】 是周汝昌留给后人形诸文字的精神遗产。周汝昌先生一生研究红学 ,著作等身。学术作品涉及红学各个领域,是最解其中味的人。有了周汝昌的研究,读者才
23、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是被原来真假合一的红楼梦所蒙蔽。另外他的诗词和诗词理论以及书法,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是周汝昌治学和为人的精神品质。 对红学的痴迷精神。 为学术研究付出巨大的艰辛。 54年双耳失聪, 74年两眼近乎失明,但坚持学术研究,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作为中华文化学家,在作诗和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但他却很谦虚。 一生淡泊名利。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错。享誉海内外的是考证派的主力周汝昌。周汝昌是新 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不是第一个人。 D错。双耳失聪是 1954年,周汝昌还不到四十岁,不是晚年。石头记会真虽是在晚年出版,却是历经 50余载潜心努力的结晶。所以不能说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内蒙古 赤峰市 高三上 学期 统一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