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她带着明信片 按图索骥 ,为每一家书店拍照、写见闻、写评论、敲下纪念章,在微博开设 “100个独立书店走访计划 ”话题。 B作为波兰东南部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热舒服的航空和制药业在波兰 举重若轻 ,其中航空业更是闻名欧洲。 C “远望号 ”船队自从走向浩瀚的海洋,就时常与狂风恶浪 狭路相逢 。面对一次次艰险,他们经历着抉择和考验。 D睡眠时间与身体状况 休戚与共 ,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
2、睡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按图索骥: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 ,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C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D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 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 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 要分析成语使
3、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 “不合逻辑 ”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也是连续的。 _ 。 _ ,_ , _ 。 _ ,到那时,现代音乐也将以一种主流音乐为方向! 整个西方音乐在 21世纪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 然而在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那场音乐革命的推动下 多元化、一体化现象必将越来越多 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失,音乐也遵循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不过有一点世界终将以一种符合全球的文化为主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紧承着 “发展
4、 ” 整体在说 “音乐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通过转折和最后 “一种主流音乐 ”呼应。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重三个 “抓 ”: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最近十几年来,如何扭转全运 会赛场的不正之风和全运会良好的社会形象,越来越成为中国体育界必须解决的难题。 B网上的一篇求助:宝宝
5、 2岁,发现 O 型腿!怀疑是纸尿裤惹的祸!的帖子,网友对此纷纷否定,专家对此持肯定态度。 C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全社会青年设计人才的才华与创意,鼓励青年设计人才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梦想。 D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生产、传播的门槛降低,在公众得以创造真正多元、自主新闻的同时,虚假信息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搭配不当,扭转 良好的社会形象。 B语义不明, “纷纷否定 对此持肯定态度 ”。 D成分残缺,在 “虚假信息 ”后加 “的传播 ”。辨析病句的十个看点:一、看两面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往往就在两面词上,句子中如果出现 “能否 ”“是否 ”“有没有 ”“能不能 ”“
6、成败 ”“好坏 ”“优劣 ”这类词;我们就要仔细分析该句是否有 “一面对两面 ”或 “两面对一面 ”的语病。二、看代词,病句试题中,如出现代词,我们要特别注意。要看清代词指代的对象。三、看介词,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 方位词格式,易造成主语残缺或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因此我们要看清介词和介词短语的使用。四、看否定词,很多句子的语 病出现在否定词上,常见错误有多重否定中由于多用了否定词,而表意相反了,或者多重否定句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五、看并列词语,有些句子的语病出现在并列词语上,有时并列短语中的某一个词语与相应的词语搭配不当;有时并列词语出现交叉关系和种属关系;有时并列词语间有一种前后对应关系,
7、因不恰当的排列造成对应关系混乱。六、看多义词,有些句子的语病就出现在词语的多义性上,有些词语因其意义和用法具有多义性,出现在句子中,往往会造成误解。七、看关联词语,有些病句的病因,往往出现在关联词语上:有的搭配不当,有的位置不当,有的强 加关联词语,有的不合语境等。八、看数量短语,有些病句的病因出现在数量短语上 ,如降低 ,减少不能用倍数 ,却用了倍数 ;约数后不能有重复表述的文字却有 ;修饰不当 ,或前后矛盾等。 九、看多层定语或状语,当句字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往往造成语序不当或产生歧义。十、看副词,有副词修饰强调的句子,应该审查是否有不合逻辑和语意重复的毛病。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
8、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宗白华 诗哲泰戈尔曾说过: “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神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 “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
9、了解的需要,一方 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 “默而识之 ”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活泼的庄子也说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 歌颂着天地的节奏: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
10、化,风雨 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 “中国人喜 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在新石器时代,我 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
11、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 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 路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 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万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 “住 ”,能够选择优美适
12、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选自艺 境,有删节) 【小题 1】关于 “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 “科学 权力的秘密 ”。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 “事 物的旋律的
13、秘密 ”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D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小题 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 “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 实得不近情理 ”的一项是 A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B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C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D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14、是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与乐趣。 B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C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 “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 ”。 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 ”不符合文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15、 A属于对 “中国人本能地 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 ”的阐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 “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其中的真谛与乐趣 ”属无中生有; B项 “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与原文不符; D“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并不是我们 “摆脱贫弱的地位 ”的途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百岁老人杨绛 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 “ 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便
16、是杨绛的栖身之处。 自 1977 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一晃三十多年了,曾经的 “我们仨 ”,只剩下这位即将在 7月 17日迎来百岁诞辰的老人,她有时也会喃喃自语,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但从那时起,杨绛就把这间寓所称为 “人生的客栈 ”,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以扰乱她平静的心灵。杨绛开始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钟书的学术遗物 她把 这叫做 “打扫现场 ”,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在她身上,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一百年无情而漫长,而这位女性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也给予温暖。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
17、命群众 “揪出来 ”,成了 “牛鬼神蛇 ”,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 “阴阳头 ”。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从 1994年开始 ,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 ,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7年,被杨绛称为 “我平
18、生唯一杰作 ”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当 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四年, 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 “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 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 7万余
19、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 2003年出版了 3卷容安馆札记, 178册外文笔记, 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也将于今年面世! 这位 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 这也是她一贯身心修养的成果。据杨绛的亲戚讲述,她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高龄后,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 7000步,直到现在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 “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
20、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 钱钟书去世 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 “好读书 ”奖学金。杨绛与钱钟书一样,出了名的不喜过生日,九十岁寿辰时,她就为逃避打扰,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 “避寿 ”。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 【小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文章从 1977年写起,写到钱锺书逝世之后,以时间为顺序组织材料 ,展
21、 现了杨绛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B百岁老人杨绛有时会喃喃自语,说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表现了老人不满足现有的成就、要继续有所建树的内心世界。 C文中说, “在她身上,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 ”,这句话意思是说,杨绛已经是老人了,但精神依旧,人们不能从他身上看出时间的残酷。 D杨绛说自己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甘愿清净为人,不愿被宣传、被夸饰的愿望。 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以叙述为主,兼以适当的描 写,夹叙夹议,具体生动的展现了百岁老人杨绛晚年的生活状况。 【小题 2】文章为什么要从北京的
22、家写起?杨绛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寓所称为 “人生的客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杨绛说,自己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她说的 “打扫现场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6分) 【小题 4】联系杨绛在 “文革 ”中的表现,结合文章篇末杨绛的话,谈谈你对杨绛人生态度的理解及受到的启示。( 8分) 答案: 【小题 1】 D C 【小题 2】 文中描绘了设施简单的家,通过家来初步展现杨绛的淡泊又高远的精神境界。( 2分) 自然引出家是 “人生客栈 ”的话。客栈是旅客暂时存身之处,无所牵挂,在这里欢乐与悲伤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扰乱她平静的心灵。( 2分) “
23、唯一一家 ”引发读者研究的兴趣。( 2分) 【小题 3】 翻译自己早就准备翻译的著作; 写回忆录,书写对丈夫和女儿的深切绵长的怀念; 写散文,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整理钱钟书的文稿。(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 4】杨绛的人生态度为: 人生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无法避免和摆脱,是安然接受,泰然处之。从杨绛在 “文革 ”中遭遇不公,却赶制假发套,照样买菜,厕所檫的 焕然一新。( 4分) 淡泊宁静,不慕名利,热爱自然与艺术。从文革中打扫厕所,闲时依然读书和喜爱的诗歌中可看出。( 2分) 因此,我们在恶劣的环境里要学会依然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而不必将自己放到对立的位置,进行无畏和无聊的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第二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