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填写句子: ( 1) ,知来者之可追。( 2) ,觉今是而昨非。 ( 3)引壶觞以自酌, 。( 4) ,审容膝之易安。 ( 5) ,泉涓涓而始流。( 6)潦水尽而寒潭清, 。 ( 7)临帝子之长洲, 。( 8) ,下临无地。 ( 9) ,钟鸣鼎食之家。( 10) ,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赍发( j)省察( xng )仓廒( o )央浼( min ) B糍粑( z)稔熟( rn)轻 ( yng )癸卯( gu) C田畴( chu )翼轸( zhn )睇眄( d)凫鹜(
2、 f) D簪笏( wn)舂粮( chng)泠然( lng )险衅( xn) 答案: C 下列句中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施耐庵,明末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B契诃夫, 20世纪初期俄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 C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D庄子,名周,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答案: C 下列句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 A曷不委心任去留 B童子何知 C奉
3、晨昏于万里 D谨拜表以闻 答案: B 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B觉宇宙之无穷 C既窈窕以寻壑 D响穷彭蠡之滨 答案: B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乃瞻衡宇 B景翳翳以将入 C云销雨霁 D未数数然也 答案: D 下列句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生所资(资产) B聊乘化以归尽(姑且) C家君作宰(主宰) D风斯在下矣(这样)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英国银行宣布,撤出对陷入困境的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这对雷曼兄弟公司的计划面临困境。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
4、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C借着中秋小长假的东风,许多旅行社都推出主题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的 “中秋赏月之旅 ”。 D北京奥组委安保部在北京奥组委和奥运安保协调小组领导下,充分服务、联络和协调的职能作用,为第 29届奥运会和北京 2008年残奥会的平安举办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今年夏天真热,所以说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安之若素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正像论语所讲的, “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C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
5、,有不懂的问题要向老师请教。 D影片中唐国强将长征路上的毛泽东演得栩栩如生,形似神更似。 答案: B 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 1)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 思想和感情。 ( 2)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 又在自己的 中 ,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A调整斟酌学习创造 B斟酌调整学习创造 C调整斟酌创造学习 D斟酌调整创造学习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福祚拔擢倒诞鲲鹏得志 B下乘付紫尺牍锱铢必较 C蕴藉戗兽譬喻陈言物去 D箭镞岑寂剥啄得鱼忘筌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碧云寺的秋色(钟敬文) 北
6、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 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 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 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
7、变红、变丹、变赤 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 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 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
8、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 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 “悲秋 ”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 “草木黄落 ”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 “春秋佳日 ”,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
9、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 ,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 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 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诗人对
10、于 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 “红树青山好放船 ”、 “半江红树卖鲈鱼 ” 这此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 “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 “现在 ”跟 “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 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进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小题 1】作者对爬墙虎倾注了怎样的情感?阅读第三段划线句,揣摩作者使用 “惊醒 ”一词的妙处。 答:( 1)情感: 。( 2)妙处: 。 【小题 2】 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对表现文章主旨起了什
11、么作用 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 1)作用: 。( 2)效果: 。 【小题 3】阅读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结合上下文,解释划线句 “现在 跟 过去 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 ”的含义。 答:( 1)说明: 。( 2)含义: 。 答案: 【小题 1】( 1)情感是 热烈赞美之情 。( 2分)( 2)妙处是 彰显了秋色之美的突如其来 。( 2分) 【小题 1】( 1)作用: 对发现与赞叹秋色之美的主旨( 1 分)起凸显作用 (1分 )。 ( 2)效果: 展现秋色的丰富性 ,( 1分)给人一种视觉享受,增强感染力( 1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吉林省 长春 外国语学校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