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焦耳 D瓦特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力的单位是牛顿;功和能的单位是焦耳;功率的单位是瓦特。故选 A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不受力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摩擦力 答案: ABD 试题分析: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万有引力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也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相对静止的物体如果相互接触并挤压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能产生静摩擦力,所以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摩擦力。故选 ABD 考点:力;牛顿第一定律;压强;摩擦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规定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C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D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就没有电阻 答案: AC 试题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3、能推动电荷定向移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与导体中有没有电流无关。故选 AC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方向;电压的作用;电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 C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90 D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变远,在镜中所成的像不变 答案: BD 试题分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用凹透镜进行矫正;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反射角是 0;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
4、称。所以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变远,在镜中所成的像不变。故选BD 考点:近视眼及矫正;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C一杯水的比热容和一桶水的比热容相同 D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 BC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也在运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海绵内部的空隙已经远远超过了分子间的间距,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
5、有间隙。故选 BC 考点:分子运动论;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比热容 如图是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举重训练的示意图,其中横杆 AB可绕固定点 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OA OB 4 5,系在横杆 A端的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物体 M。运动员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1.1104Pa。当他用力举起横杆 B端恰好使 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横杆 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F1为300N,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6104Pa。若在物体 M 下面再加挂物体 N,小强需用更大的力举起横杆 B端,当 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他对横杆 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F2,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3.3104Pa,
6、此时细绳对横杆 A端的拉力为 F3。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g取 10N/kg,横杆 AB与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A物体 M的质量为 375kg B小强的质量为 65kg C F2的大小为 1320N D F3的大小为 1560N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小强的质量为 m ,小强的重量为 G,小强两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S, p1=1.1104Pa , p2=1.6104Pa , p3=3.3104Pa .由题意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Mg.OA=F1.OB,代 入数据得 M=F1.OB/OA=300N5/4=37.5kg。因为p1=G/S , p2=( G+F1) /S,
7、所以 S=F1/( p2- p1) =300N/(1.6104Pa-1.1104Pa)=0.06m2,小强的重量为 G=p1S =1.1104Pa0.06m2=660N,小强的质量为 m=G/g=660N/(10N/kg)=66kg;因为 p3=( F2+G) /S得: F2=p3S -G=3.3104Pa0.06m2-660N=132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F3.OA=F2.OB,得:F3=F2.OB/OA=1320N5/4=1650N。故选 C 考点:力的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压力好人压强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
8、确的是 A电压表 V1与电压表 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电压表 V2与电流表 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 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 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V2的示数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图的时候,可把电压表看成开路,电流表看成短路。由图可知, R1与 R2是串联的,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 V2测 R2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 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再由串联分压可知, R2两端的电压也变大。故选 D 考点:电路的分析 ;串联电路中电流
9、和电压的特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电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奥斯特实验的内容是:当把小磁针平行放在通电直导线的下方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选 A 考点:奥斯特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
10、的距离是 A大于 100mm B等于 50 mm C大于 50 mm D介于 50 mm和 100mm之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照相机的原理:当 u2f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v ,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是介于 50 mm和 100mm之间。故选 D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对长度与质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吃饭筷子的长度约为 0.5m B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2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2g 答案: C 试题分析:吃饭筷子的长度约为 0.3m;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100g;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200g. 故
11、选 C 考点:物理量的估测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铁块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铁块轧成薄铁片 D将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答案: B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都无关。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含有的铁减少,质量减小。故选 B 考点:质量 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杠杆可分为三类:( 1)省力杠杆: L1L2,则 F1F2,使用这类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 L1=L2,则 F1=F2,使用这类杠杆,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由图可知镊子的 L12f时,物体成倒立缩小
12、的实像, fv,可知,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实像。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93.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cm3。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kg/m3。 答案: 30, 1.05103 试题分析:该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为 50ml和 1ml,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30ml即 30cm3;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50+10+2) g=62g,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m=(
13、93.5g-62g) =31.5g;牛奶的密度为=m/v=31.5g/30cm3=1.05103kg/m3。 考点: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密度的计算 图甲是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的电路图,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入电路。 (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W。 答案:( 1)如下图 ( 2) 1 试题分析:( 1)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并联到电路中,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电流表的示数为 0.
14、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I=2.5V0.4A=1W. 考点: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读数;电功率的计算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 F和弹簧长度 L的关系: F = 。 弹簧长度 L 10-2m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拉力 F N 0 1 2 3 4 5 答案: F=( 250N/m) L-25N 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跟弹簧的伸长成正比,即 F= K(L-L0),把以上数据中的对应数据代入,可得, 1N=K(0.104-0.10)m,解得 K
15、=250N/m,所以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 F和弹簧长度 L的关系: F=( 250N/m)(L-0.10m)=( 250N/m) L-25N。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小明认为 “只有当钩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钩码的重力 ”,小红认为 “无论钩码如何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始终等于钩码的重力 ”。请你利用现有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请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答案: 实验过程 :测力计下挂钩码,手拉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F1;测力计下仍挂上面实验所用钩码,手拉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加速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北京市 通州区 中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