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考点:杠杆及其应用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3V,当开关 S1、 S2都闭合时,则 A电压表的示数为 3V B电流表将被烧坏 C灯 L1不亮,灯 L2亮 D两只灯泡都将被烧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 S
2、1、 S2都闭合时,两灯泡和电压表被短路,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流表后,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用电器短路时,不能工作, 两灯泡不亮且不会被烧坏,电压表无示数,故 ACD不正确, 电源短路时,电流过大,会烧坏电源和电流表, 电流表将被烧坏,故 B正确 考点:电路的组成 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 S 甲 、 S 乙 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 S 馆长 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图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
3、室说明两者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 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说明馆长的钥匙开关与与甲、乙资料员钥匙开关并联,且灯泡位于干路; 由选项可知 C符合, ABD不符合 所以选 C 考点:串联、并联电路的设计。 点评: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关系判断甲、乙两资料员开关之间的关系和馆长钥匙之间关系,然后判断灯亮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 大于 ,同一个物体分别在 AC 和 BC 斜面受拉力从底端匀速运动到 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 FA、 F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A、 WB,则: A FA FB, WA WB B FA FB, WA WB C FA FB, WA WB
4、 D FA FB, WA WB 答案: B 试题分析:斜面 AC 倾斜角度小于 AB,所以物体沿 AC 运动时拉力较小(省力);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 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由 W=Gh可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 考点:功的原理 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 一 一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知,测力计在 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右段杆长,此时动力臂最长,由 一 一 的过程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如
5、图所示, “套圈 ”出手后,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 ”在 b点的机械能等于 a点的机械能 C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 ”在最高点 b动能为零 答案: D 试题分析: “套圈 ”由 a 到 b 过程中, “套圈 ”所处的高度增加,但它的速度减小,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 “套圈 ”所处的高度降低,但它的速度变大,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故 A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所以 “套圈 ”在任何一
6、点的机械能守恒,故 B、 C不符合题意 考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C绳子受的拉力 F1和 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D绳子受的拉力 F1和 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 1)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 F= ( G 物 +G 轮 ), n1=2, n2=3, 绳子受的拉力: F1= ( G 物 +G 轮 ), F2= ( G
7、物 +G 轮 ), F1F2, 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 W 额 =G 轮 h, W 有用 =G 物 h,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 C、 D错; (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 n1=2, n2=3,提升物体的高度 h相同, s1=2h, s2=3h, s1s2,拉力做的功: W1=F1s1= ( G 物 +G 轮 ) 2h=( G 物 +G 轮 )h W2=F2s2= ( G 物 +G 轮 ) 3h=( G 物 +G 轮 ) h, W1=W2,故 A正确、 B错误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中
8、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机械效率是指物体做功时,所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做功的多少和功率及时间有关,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也不一定越多, BC 错误;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所做的功,用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D正确。 考点:功 功率 机械效率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B导线中电流从直流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D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
9、化为电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给用电器提供电压, A说法正确;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B说法正确;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C说法正确;用电器在工作时,把电能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D说法错误。 考点:电路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小 B空调房间里放 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而内陆温差情况正好相反故 A错误 B、空调房间湿度下,空气干燥,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
10、用水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与比热容无关故 B正确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温度降低较小就放出较高的热量故 C错误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升高小故 D错误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彬彬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 10秒。 那么他在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个值( ) A 3W B 30W C 300W D 3000W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的重力大约为 500N,两层楼的高度大约为 6m,所以人克服自己重力做功为: W=Gh=500N6m=3000J,功率 P= = =
11、300W. 考点:功率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 0 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论物体温度的高低,物体都具有内能; B、具有内能的物体如果运动就具有了动能,如果被提高的位置就具有重力势能,如果发生弹性形变就具有弹性势能; C、不管物体有没有机械能,物体一定具有内能 D、对物体做功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 考点:内能 实验题 ( 6分)小强同学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学生 ,他想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呢 于是他取了沙子和水这两种不同物质 ,
12、从而研究它们吸热能力的差异 .他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 使用的实验器材有 :两个酒精灯 ,两个金属盒 ,温度计 在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很多问题 ,下面是小强的实验步骤 ,请根据要求补充完成 ; ( 1)先测量 (选填 “体积 ”或 “质量 ”)相同的水和沙子,所以实验时还需要的器材是 _ _; (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 _ _(选填 “加热时间 ”或 “温度变化 ”,下同)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他们 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 ;若在实验时发现 ,沙子温度升高的比水多 ,则吸热能力较强的是 _ _; ( 3)根据小强得出的结论,结合
13、图乙的信息,此时是 (选填 “中午 ”或 “夜晚 ”) 答案:( 1)质量;天平 ( 2)加热时间; t;水 ( 3)中午 试题分析:( 1)小强同学探究不同种类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会不同,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因此需要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加热时间相同就可以确定水和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加热完成后只要比较它们温度变化 t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沙子和水吸热能力差异;若在实验时发现,沙子温度升高的比水多,则吸热能力较强的是水 ( 3)由图乙可见,海水的温 度低,沙滩的温度高,说明这是海水和沙滩的吸热过程,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因此这是中午;如果海水的温度高,沙滩的温度低,说
14、明是夜晚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 8分)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状态。 (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 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 L2发光,但灯 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 ( 3)排除故障后 ,她测出了 L1、 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 I1、 I2和 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 I1=0.5A, I2=_A, I=_A。根据测量结果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_(写出关系式即可)。 ( 4)为了验证结论
15、的普遍性,小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 ( 5)小敏连接了如右图的实物连接图,此时,电流表测的是 _( “L1”、“L2”、 “干路 ”)的电流。若要测灯 L2的电流,请你在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在需改动的导线上打 “”,再画出重新连接后的导线) 答案:( 1)断开;( 2) L1断路或电流表开路;( 3) 0.52; 1; I=I1+I2;( 4)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继续做几次实验; ( 5)干路 试题分析:( 1)为了保护电器,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 2)灯 L2发光,但灯 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 L1支路不可能短路,只能是断路,即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16、L1或电流表开路 ( 3)甲和乙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分度值为 0.02A,所以 I1=0.5A、I2=0.52A; 丙电流表的量程为 0 3A,分度值 0.1A,所以 I=1A;在误差范围内 I=I1+I2 (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继续做几次实验 ( 5)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开关、电流表进行分支,分别经过两个灯泡回到电源负极,因此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将 L1与电流表负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电流表的 0.6A的接线柱如图所示: 考点:电路的连接 ( 8分)如图是探究 “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的实验示意图 ( 1)该实验中 物体的动能是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泰州市 海军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