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 A海水晒盐 B牛奶制酸奶 C液态空气制氧 D干冰气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海水晒盐是通过风吹、日晒将水分蒸发,溶质氯化钠从溶液中析出,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牛奶制酸奶,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液态空气制氧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气化是故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工
2、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其目的是 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延迟燃料燃烧的时间 D增加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使燃料充分燃烧注意两点: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的 CO等物质污染空气,所以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加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选 D 考点:燃料的的充分燃烧 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氧化铜、锌和氯化钡溶液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答
3、案: C 试题分析:锌、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从物质分类来说分别属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正是酸的通性, A、 C都是酸,很明显的是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故选 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1摩尔氧中约含有 6 02l023个 O2 B 1摩尔 CO2含有 2个氧原子 C 1摩尔 CO2的质量为 44克 /摩尔 D 1摩尔任何物质都约含 6 02l023个微粒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1摩尔氧中约含有 6 02l023个 O,而不是 O2,错误, B、 1摩尔 CO2含有 26 02l023个氧原子,错误, C、 1摩尔 CO2的质量
4、为 44克,错误, D、 1摩尔任何物质都约含 6 02l023个微粒,正确,故选 D 考点:摩尔 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跟灼热氧化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都可采用相同的实验装置 D反应后产物中的氧都来自于氧化铜中的氧 答案: B 试题分析:碳、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跟灼热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C+ 2CuO 高温 2Cu + CO2, CO+ CuO 加热 Cu + CO2, H2 + CuO Cu + H2O, A、 CO+ CuO 加热 Cu + CO2 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B、因为三个反应最终都只得到固体铜,所以
5、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正确, C、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要 有尾气处理装置,而碳是固体,氢气是气体,所以都不可采用相同的实验装置,错误, D、由于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故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有一部分来自一氧化碳,所以反应后产物中的氧都来自于氧化铜中的氧,错误。故选 B 考点: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还原性 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 N2中混有 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C HCl溶液中混有 H2SO4(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 D CaO中混有 CaCO3(高温煅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化学
6、方法除杂质有 2 个原则: 1、所加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 2、在与杂质反应的时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N2中混有 O 2(通过红热的木炭),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 B、烧碱中混有纯碱,加适量稀盐酸,都会反应,把主要的物质也反应掉了,错误, C、HCl溶液中混有 H2SO4,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并过滤,虽然 H2SO4会与硝酸钡溶液,但反应生成了硝酸,是新的杂质,错误, D、 CaO中混有 CaCO3(高温煅烧), CaCO3分解,生成 CaO,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除杂 下图是某反 应过程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甲、丁都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甲、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推断甲的化学式为: NH3,不是氧化物,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后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是置换反应,正确,故 C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推断 a的化学式为 NH3,乙的化学式为 O2,丙的化学式是 N2,丁的化学式是 H2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 2N2+6H2O,所以该反应中甲、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错误,故选 B 考点:粒子的微观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置换反
8、应 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 NaOH、 CuSO4、 Ca( OH) 2、 KNO3 B Na2CO3、 HCl、 BaCl2、 AgNO3 C HCl、 KOH、 H2SO4、 MgCl2 D NaCl、 Fe2( SO4) 3、 KCl、 Ba( OH) 2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要不利用组内某物质的特殊颜色,要不就两两混合反应,根据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鉴别, A、根据颜色,先鉴别出 CuSO4,再利用 CuSO4与剩下的三种溶液反应,其中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NaOH和 Ca( OH) 2、而无现象的是 KNO3,但 NaOH和 Ca( OH) 2鉴别不
9、出来,错误, B、让它们两两混合反应,其中有一种物质能与三种物质反应,这种物质就是碳酸钠,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HCl,能与 HCl反应的是 AgNO3,这样就都鉴别出来了,正确, C、让它们两两混合反应,没有特殊的现象,不能鉴别,错误, D、根据颜色,先鉴别出 Fe2( SO4) 3,再利用 Fe2( SO4) 3与剩下的三种溶液反应,其中能生成红褐色和白色沉淀的是: Ba( OH) 2,但剩下 NaCl和KCl都不能反应,鉴别不出来,错误,故选 B 考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特殊颜色的溶液 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
10、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 10%硫酸溶液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 B、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
11、D、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 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 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 D 考点:图象题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B盐酸用于除铁锈 盐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微溶于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稀有气体制霓虹灯是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时候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并不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属于碱性氧化物,所以盐酸用于除铁锈 盐酸能与碱性氧化物
12、反应,正确,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错误,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呈碱性,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分散到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硝酸银 B硫酸铜 C氯化银 D氧化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要能形成溶液,首先要溶于水,氯化银、氧化铁都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而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选 A 考点:溶液的形成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O+ CuO Cu + CO2 B Ca(OH)2+CO2CaCO3+H2O C 2H2O H2+O2 D Na2CO3+H2SO4 NaSO4+H2O+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确
13、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 2个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A、 CO+ CuO Cu + CO2,箭头标错了,因为反应前一氧化碳是气体,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不要标注,错误, B、Ca(OH)2+CO2CaCO3+H2O,正确, C、 2H2O H2+O2,没有配平,错误, D、 Na2CO3+H2SO4 NaSO4+H2O+CO2, NaSO4的化学式写错了,应是Na2SO4,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 B盐酸 C大理石 D胆矾 答案: D 试题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A、加碘食
14、盐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是混合物,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混合物, D、胆矾是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干冰气化是故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的物质是 A H2S B S C SO2 D SO3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2、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 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A、在 H2S 中氢元素显 +1价,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 B、
15、S 是单质,元素化合价为 0, C、在 SO2中氧元素显 -2价,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正确,D、在 SO3中氧元素显 -2价,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6,故选 C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属于有机物的是 A甲烷 B碳酸钠 C木炭 D一氧化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但碳酸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而木炭是单质,更不属于有机物。故选 A 考点:有机物的定义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 A图来收集,应
16、从长管通入,错误, B、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应 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错误,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 PH,方法: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切不可直接将 PH试纸放到待测液中去,错误,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试管与桌面大概成 45度,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正确,故选 D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在炼钢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2FeO +Si 2Fe + SiO2,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A FeO B Si C Fe D SiO2 答案: B 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上海市 宝山区 嘉定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