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四校(桃洲、青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四校(桃洲、青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四校(桃洲、青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宿迁市四校(桃洲、青华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水结成冰 C葡萄酿成酒 D光合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钢铁生锈、萄酿成酒、光合作用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是物质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2、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0 6 31 反应后,甲的 “待测 ”值应为( ) A 10 B 8 C 4 D 0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中数据,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质量增加了 19g,丁增加了 21g,乙、丁共计增加了 40g;丙减少了 36g,则甲一定减少 4g,故甲的 “待测 ”值应为 0.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 A改变温度 B蒸发溶剂 C加溶质 D倒
3、出一些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加溶质。选 C。 考点: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 点评: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够多的溶质,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用 “ ”和 “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 “ ”和 “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 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个原子构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图示可得:参加反应的 “ ”和
4、“ ”分子的个数比是 6:2=3: 1;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4个原子构成。选 B。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图示;化学反应的微粒个数比;物 质的组成。 点评:化合反应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转变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有一个分子剩余。 如上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答案: D 试题分析: 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是因为左侧瓶内的气压减小所致,则向试管里
5、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与水接触后,一定是吸收热量,使得左侧瓶内温度降低,导致了瓶内气压的减小。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溶于水后放出热量,瓶内气压上升,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瓶内气压减小。选 D。 考点:大气压;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点评:硝酸铵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在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是非金属元素 B它是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 17 D原子序数是 35.45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得:它是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3;原子序数是 17.选 A。 考点:
6、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分类。 点评:元素周期表给出了元素的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等信息,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气和液氢都由相同物质的氢分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相同;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警犬才能闻到地震中被埋人员的气味;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是因
7、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选 D。 考点:微粒的性质及其应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下列四种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选 C。 考点:碳、红磷、硫、铁丝燃烧实验现象。 点评: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识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我们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8、下列关于二甲醚( 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C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 9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 6: 1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二甲醚( C2H6O)的化学式可得: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 9个原子;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6: 161=12: 3: 8.选 D。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 点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合物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
9、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 乘积的比。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该物质中 Cr(铬元素 )的化合价为( ) A +3 B +5 C +6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重铬酸钾( K2Cr2O7)中 Cr(铬元素 )的化合价为 X。( +1)2+2X+( -2) 7=0, X=+6.选 C。 考点:化合价及其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10、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原子。 D选项中原子的质子数为 16,核外电子数为 18,大于质子数,是阴离子。选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失去电子,是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到电子,是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 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则氦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氦( He-3)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则氦原子的
11、核外电子数为 2.选 B。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 O2、 CO2、 H2 B CO2、 O3、 N2 C SO2、 CO、 O3 D CO2、 N2、 O2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 、 SO2、 CO、 O3等。选 C。 考点:识记内容,我国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 SO2、 等。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记住空气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 、 SO2、 CO、O3等。 2N表示( ) A两个氮元素 B两个氮原子 C两
12、个氮分子 D一个氮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N表示氮元素,元素符号前面加 2,表示两个氮原子。选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 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 O3)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臭氧( 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 A。 考点:单质与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氧化物。 点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
13、和别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上借火,防止引起失火;取用固体粉末,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直立起来;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选 C。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做实验,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关键。 填空题 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宿迁市 桃洲 华中 九年级 第二次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