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河南省平顶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一定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光放热 B燃烧 C爆炸 D变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物质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如图中 “ ”表示碳原子, “ ”表示氧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_ (填图的编号), B与 C反应生成 D的化学方程式是 _ 答案: A; 2CO+O2点燃 2CO2 试题分析: A.中有三种分子,即有三种物质,为混合物; B.只有氧气一种物质;C.只有一氧化碳一种物质; D.只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
2、;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相同质量的 Mg、 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作用,产生 H2的质量 m( 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V(稀盐酸)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两种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且盐酸足量,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氢气不同,得到的氢气应该是镁对应的更多;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铁,可判断镁与稀盐酸反应快,铁与稀盐酸反应慢,即金属镁的反应时间最短最先完成、铁完成的反应消耗时间长;而产生的氢气的质量 = 金属质量,二者的化合价相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3、的氢气多,故 D正确。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BaCl2 Na2CO3 B KNO3 HCl CaCl2 C H2SO4 FeCl3 NaNO3 D NaOH HNO3 NH4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BaCl2和 Na2CO3能生成碳酸钡沉淀; B.均无色,且相互共存;C.FeCl3黄色; D.NaOH与 HNO3和 NH4NO3均能反应,不共存。 考点:酸碱盐的相互反应;溶液的颜色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4、 降到 t1 ,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没有指明温度; B.没有指明溶液质量的大小; C.降温时,甲溶解度减少,会析出固体; D.t1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其饱和溶液的浓度相等,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 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A
5、 试题分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OCO2 B H2OH2 C Ca( OH)2NaOH D KNO3K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能一步实现; B.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能一步实现; 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能一步实现; D.硝酸钾易溶于水,含有钾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全部易溶于水,所以硝酸钾不能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钾,不能一步实现。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 H2
6、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和 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 A错;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故 B错;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不
7、带电,故 C正确; D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 D错。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下表中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项目 物质 鉴别方法 A 羊毛与化纤 灼烧并闻气味 B 食盐与纯碱 加水溶解 C 氧气与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 滴加酚酞试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
8、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燃烧有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化纤,故选项鉴别方法正确; B.食盐与纯碱(碳酸钠的俗称)均易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C.氧气与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均显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 银、铁、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 ,对 Ag、 Fe、 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时,下列所限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A Fe、
9、 Ag、 CuSO4溶液 B AgCl、 Cu、 Fe C Cu、 Ag、 FeSO4溶液 D Fe、 Cu、稀盐酸、 AgNO3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Fe、 Ag、 FeSO4溶液这三种物质中, Fe与 CuSO4溶液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Ag与 CuSO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氯化银不溶于水,不能与比银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 Cu, 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 Cu, 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D.Fe,Cu,稀盐酸, 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
10、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 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但能与 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 “抗癌大王 ”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硒元素的质子数为 34 C硒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中 x=18 D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 2个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硒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其质子数为 34; x为 34-2-8-6=18;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大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考点:
11、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袋 B汽车轮胎 C不锈钢餐具 D尼龙绳 答案: D 试题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轮胎属于橡胶,塑料袋和尼龙绳属于合成纤维,不锈钢餐具属于金属材料。 考点:材料的区分 在我国 “神舟十号 ”飞船上,根据航天员口味不同,制定了个性食谱,新增了下列几种太空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酸奶 B小米粥 C新鲜水果 D粽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酸奶中富含蛋白质;小米粥中富含淀粉(糖类);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C;粽子中富含淀粉(糖类)。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素 填空题 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2、下列问题: ( 1)盛装 C和 CuO 的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 ; ( 2)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_ ; ( 2)如图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答案:( 1)黑色粉末变红; ( 2)提高温度 ;( 3)CO2+Ca(OH)2=CaCO3+H2O 试题分析:依据反应原理,( 1)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可推得试管中的现象;( 2)该反应需要高温条件,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温度;(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考点:木炭还原氧化铜 ( 3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 1)含磷洗涤剂因含有 Na5P3O1
13、0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导致水质恶化,因此我们提倡使用无 磷洗涤剂 Na5P3O10 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 ( 2)生活中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 _ ( 3) ClO2常用于水的消毒, 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 价 答案: (1) 93 160; (2)煮沸; ( 3) +4 试题分析:( 1)在 Na5P3O10中磷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13):( 1610) =93: 160;( 2)生活中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3)在 ClO2中,氧元素显 -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 考点:水资源的污 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河南省 平顶 九年级 第二次 调研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