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在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为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选择 C 考点:空气成分、氧化物概念 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区分羊毛和棉线采用灼烧闻气味可以区分,因为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选项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滴加酚酞试液不能鉴别,因为二者都不变色; C选项区分硝酸铵和氧化钙可加水,可行因为二者的热现象不同; D选项区分
2、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闻气味可行,因为聚氯乙烯燃烧有刺激性气味 .故答案:选择 B 考点:方案评价、物质的鉴别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中是完全正确的一组; B选项中除去铝壶表面的污迹不能用钢丝球擦拭; C选项中用 10毫升的量筒不能准确量取 7.25ml的水; D选项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选择 A 考点:化学规律 小王同学需配制 100g 12%的 NaOH溶液来制作 “叶脉书签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 12g NaOH固体 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用
3、100mL量简量取 88mL水 D把称取的 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 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要垫玻璃仪器; B选项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添加药品; C选项用 100mL量简量取 88mL水是正确的叙述,根据量筒的选用标准以此量取且量程最小; D选项把称取的 NaOH固体倒入装有 88mL水的烧杯中溶解,故答案:选择 C 考点:溶液的配制 向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 pH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铁 B氧化铜 C氯化钡 D氢氧化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铁能与硫酸反应溶液的 pH明显变化; B选项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溶液的 pH明显
4、变化; C选项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同时生成盐酸,溶液的pH 没有明显变化; D 选项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溶液的 pH明显变化,故答案:选择 C 考点:酸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的质量减小,但发生物理变化; B选项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溶液的质量减小; C选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的质量增加; D选项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故答案:选择 B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0 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5、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 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温至 10 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保持温度不变,减少 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B选项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选项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选项降温至 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 D 考点:饱和溶液与溶质质量分数 下列离子能在 pH 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 、 NO
6、3-、 SO42-、 NH4 B Na 、 Ba2 、 NO3-、 Cl- C H 、 Ca2 、 Cl-、 CO32- D K 、 Cl-、 SO42-、 Cu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氢氧根离子能与铵根离子反应; B选项能稳定存在; C选项碳酸根离子能与钙离子反应; D选项氢氧根离子能与铜离子反应,故答案:选择 B 考点:离子共存 对于化学反应 X Na2CO3 2Y 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 X一定是熟石灰 D 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 -1价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化学反应 X Na2CO3 2Y CaCO3可知 X中一定含有钙离
7、子的碱和盐, Y为一定含有钠离子得碱或盐,其阴离子化合价是 -1价,故分析错误的是 X一定是熟石灰,答案:选择 C 考点:物质的推算及反应类型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 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是正确的叙述
8、; B选项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是正确的叙述,可能是铁可能是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 C选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是错误的叙述,生成氧化亚铁时质量也减少; D 选项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是正确的叙述 . 考点:炼铁的原理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蒸发结晶得到的是氯化钾 不是二氧化锰;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引进新杂质碳酸钠; C选项反应中引进新杂质氢氧化钠; D选项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 D 考点:物质的除杂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
9、放入 M、 N、 Q、 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 M的质量为 13g B物质 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5: 4 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P为反应物, Q的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 N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M的质量减少 5g,为反应物,故 X=13g,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5: 4,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案:选择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
10、来的是 A NaCl、稀 HCl、 NaOH、石蕊 B NaOH、 NaCl、稀 HCl、 FeCl3 C Na2SO4、 K2CO3、 BaCl2、稀 HCl D Na2CO3、稀 HNO3、稀 HCl、 CaCl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石蕊滴加到氯化钠溶液中是紫色、稀盐酸中变红色、氢氧化钠中变蓝色; B选项首先鉴别出氯化铁分别滴加由红褐色沉淀的,剩余的溶液为氢氧化钠,往沉淀中滴加沉淀消失的试剂为盐酸,剩余的为氯化钠; C选项产生一种沉淀得为硫酸钠,产生一种沉淀和一种气体的为碳酸钾,两种沉淀的为氯化钡,只有一种气体的为盐酸; D选项中盐酸和硝酸无法进一步鉴别,故答案:选择 D 考点
11、:物质的鉴别 某 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 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 A,取 5.6g该样品与 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m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 m1.8;B选项若 m 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 KOH是正确的叙述;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 D选项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若样品中不含 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 3. 65% 考点:酸碱中和反应 ( 4分)下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 1) t1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 t
12、1 时, 6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a物质 g ( 3) a、 b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至 t1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 是 a b(填 “大于 ”、 “小于 ”、 “无法判断 ”) ( 4)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至 t1 时,所得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答案:( 1) a=cac 试题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在同一温度下的高低,可知( 1) t1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a=cac 考点:溶解度曲线 央视 “焦点访谈 ”节目曾报道:俗称 “一滴香 ”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 危及人体
13、健康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小苏打焙制的食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是错误的叙述,工业酒精有毒; B选项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是错误的叙述; C选项用甲醛浸泡的海鲜是错误的叙述,甲醛是人体蛋白质变性; D选项用小苏打焙制的食品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 D 考点:化学物质与健康 现有 X、 Y、 Z三种金属,只有 X能与稀盐酸反应; Z能从 Y的化合物溶液中将 Y置换出来,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 Z、 Y B Z、 Y、 X C X、 Y、 Z D Y、 Z、 X 答案: A 试题分析:
14、X、 Y、 Z三种金属,只有 X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 X的活动性大于YZ, Z能从 Y的化合物溶液中将 Y置换出来,说明 Z的活动性大于 Y的,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 Z、 Y,故答案:选择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小苏打 NaHCO3 C氧化钙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纯碱 NaO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不对应化学式错误; B选项关系对应; C选项俗名错误应为生石灰; D选项俗名错误,应为烧碱、火碱,答案:选择 B 考点:物质的化学式和俗名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1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正确的; B选项稀释浓硫酸酸入水且不断的搅拌是正确的操作; C选项二氧化碳的验满是错误的操作,验满时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选项倾倒液体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 C 考点:基本操作 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A红烧鱼 B凉拌黄瓜 C炒青菜 D红烧土豆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红烧鱼中富含蛋白质; B选项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 C选项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 D选项红烧土豆中富含油脂和糖类,故答案:选择 A 考点: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人体内碘元素过量易导致 A侏儒
16、症 B佝偻病 C甲状腺疾病 D贫血症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内碘元素过量易导致甲状腺疾病,故选择 C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钾 B金属铜 C金刚石 D干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氯化钾有离子构成; B选项金属铜由原子构成; C选项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D选项干冰是有分子构成,故答案:选择 A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铀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 92 B质子数为 92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 238.0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 =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苏州 中学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