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神十 ”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在 “天宫一号 ”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0108米 /秒 C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D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太空是真空的,不能传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地球上的学生不能直接听到, A错;天宫一号内的空气成分、气压都和地面近似,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应与地面约为 340m/s 差不多, B 错;声音大是指响度大,不是频率
2、(音调)高, C 错;人说话发出声音都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D 正确。 考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速,光速,响度,频率,人是如何发声的。 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C都没结冰 D都已结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了冰,烧杯中是冰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当处于水中间小瓶中的水温度降到 0 时,小瓶中的水与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等,没有温度差,小瓶中 O 的水不能再向烧杯中 O 的冰水混合物放热,小瓶中的水全部没有
3、结冰,故选: C。 考点:热传递发生的条件:两物体间有温度差,晶体凝固特点:不断放热,温度不变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保温瓶中装有大量 0 的水,然后放进少量 -10 的冰,盖好瓶盖,则( ) A有少量的水凝固成冰 B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C冰水多少都 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水的凝固点是 0 ,向装有大量 0 的水中放进少量 -10 的冰, 0 的水放热结冰,由于水量大而 -10 的冰量少,水不可能全部结冰,故选项 A正确。 考点:审题能力, 0 的水放热结冰,热传递的方向性。 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
4、射,若反射角为 30,则入射角为 A 0 B 30 C 45 D 90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光的发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 30o,则入射角肯定是 30o,选项 B正确。因为入射角大小决定了反射角大小,通常我们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 答案: C 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中,物、像关于镜面对称。观察小猫姿态:尾巴在左,面朝镜子;对着镜子观察,小猫在镜子中的像的尾巴在镜面的左边,面朝镜外,选项 C正确。 考点:平面镜成像规律,情景再现,生活体验。 有一种放置
5、在厕所、汽车、饭店内的 “固体清新剂 ”,它散发出的气体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这种 “固体 清新剂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答案: D 试题分析: “固体清新剂 ”散发出的气体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说明这种清新剂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选项 D正确。 考点:审题,生活体验,物态变化。 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 -117 、 -31 、 -39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 89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 A水银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上述温度计均可 答案: C 试题分析: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 89 ,所选温
6、度计使用的液体凝固点必须低于 89 。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等,比较各选项,酒精的凝固点(熔点) -117 低于 89 ,符合要求,应该选 C. 考点:熔点,凝固点,温度计选择。 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 3题 “用纸盒可以烧开水 ”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 A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D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若火焰温度低于水的沸点,水就不可能烧开(沸腾), A不正确;纸遇火易燃,着火点低于火焰温度, C不正确;若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7、,水没烧开纸就着火了, D不正确;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纸盒从火焰吸收的热量被水迅速吸收,通过水汽化放出大量热量,使纸盒的温度始终低于纸的着火点,选项 C解释正确。 考点:着火点,汽化放热。 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 B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 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D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A告诉我们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结构上的区
8、别,正确;选项 B告诉我们使用体温计的方法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同之处,正确;选项C告诉我们体温计读数方法与常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方法的不同,正确;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在结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上都有不同,所以选项 D错误。 考点: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有一种新型锁 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常不同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常常利用这个特点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说话,声纹锁也是利用了这一特点,根据音色辨别发声者是否是主人。选项 C正确。 考点:根据发声音色
9、辨别发声体,声音特征的应用。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头单枪立马,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的声音 ( )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 答案: C 试题分析:猛将张飞一声大喝,是指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与音调、频率、音色无关,选项 C正确。 考点:频率,声音三个特征的识别。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主要与下列那个因素有关( ) 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 B超声波的振动幅度 C传递超声波的介质 D与以上 3个因素都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影响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速度的因素包括传递声音的介质种类、温度等,与声音本身的特征无关,所以选项 C正确。 考点:超声
10、波与声波关系,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 某同学在学习了 “声音是什么 ”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具有能量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A是说明声音是如何产生,正确;选项 B告诉我们声音是一种波,正确;选项 C告诉我们声音具有能量,正确;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 D错误。 考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具有能量,声音在不同状态物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 实验题 ( 4分)小凡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
11、快慢有关。在此基础上,小凡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探索: ( 1)小凡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于是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 _有关。 ( 2)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沾水的棉花,乙是干燥的。小凡发现空气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大;空气湿度越大,示数差就越小。于是小凡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 _有关。 (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中的 A和 B。实验发现 B杯中没有水时, A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
12、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是不正确的,因为开始时两杯中水的 _(填选 “多少 ”、 “表面积 ”或 “温度 ”)不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 B杯无水时, A杯中减少的水量总和原来 B杯中的水量相等。由此可 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_(填选 “有关 ”或 “无关 ”)。 答案: (1)液体种类 (2)空气湿度 (3)多少 无关 试题分析: (1)酒精和水蒸发快慢不同,说明不同种液体蒸发速度不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种类有关。 (2) 甲温度计玻璃泡包着沾水棉花,水蒸发越快,带走热量越多,温度计示数
13、下降越多,与乙的示数差越大,小凡发现空气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大,说明空气湿度小时水蒸发快,空气湿度大时水蒸发慢,水的蒸发快慢与空气湿度有关。 (3)从题中 “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知道开始时两杯中水的多 少不相同, “A杯中减少的水量总和原来 B杯中的水量相等 ”说明蒸发的快慢相同,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无关。 考点:实验方法与过程,实验现象分析,科学猜想。 在小明观察 “水的沸腾 ”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8 时,每隔 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 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 1中 A、 B两铁圈中的 _铁圈。 ( 2)
14、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 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_ 。 ( 3)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2所示,则漏填的数 据应是_ 。 (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 3 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5)从图 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_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_(选填 “升高 ”、 “不变 ”或 “降低 ”)。 ( 6)该实验应该选用 _温度计(填选 “水银 ”或 “酒精 ”)(已知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是 -39 和 357 ,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是 -117 和 78 ) (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 4(a)、(b)所示,则图
15、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答案: (1)B (2)视 线没有与温度计液面的上表面持平 (3)92 (4)如下图 (5)98 不变 (6)水银 (7)a 试题分析: (1)B铁圈的高度要根据火焰高度调整,所以先固定 B铁圈; (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温度计液面的上表面持平,图中 “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面的上表面持平 ”是错误的; (3)观察表中数据,发现每加热 1min,水的温度升高2 ,加热 1min 时水的温度为 90 ,所以漏填的加热 2min 时水的温度为 92 ;(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作出图像如图; (5)从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到 98 时继续吸热保持温度不变,所 以水的沸点
16、是 98 ,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6)温度计所用液体沸点必须高于水的沸点,应选水银温度计;( 7)水沸腾前气泡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向水放热液化,越来越小,水沸腾后,气泡温度与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体积越来越大,图 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考点:实验器材装配,温度计读数,实验数据分析,沸腾,温度计选择,实验现象分析。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 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_(填选 “快 ”或 “慢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
17、度。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 “白气 ”冒出, “白气 ”是 _(填序号 ) A水蒸气 B小水珠 (3)萘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小明由此提出问题: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的猜想是: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多少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先取一定量的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加热,得到了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萘熔化过 程大约持续的时间 t1 _min 再取 _(选填 “相同量的奈 ”或 “不同量的奈 ”),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加热,记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 t2 比较 t1和 t2,若 t1和 t2不相等,则说
18、明猜想是 _(填选 “正确 ”或 “错误 ”)的。 答案: (1)慢 (2)B (3) 15 不同量的奈 正确 试题分析: (1)烧杯中有一定量的水,水温上升较慢,因此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 2)烧杯中 “白气 ”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填 B;( 3) 观察图像可知萘从 10min到 25min之间继续吸热温度保持 80 不变,萘熔化过程大约持续的时间 t1 15min; 要验证猜想就必须取不同量的萘进行实验; 不同量的萘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不相同表明猜想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多少有关 ”正确。 考点:水浴加热,液化,图像信息分析,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小明同学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无锡市 南长区八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