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蚌埠三中初一12月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安徽蚌埠三中初一12月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安徽蚌埠三中初一12月月考生物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安徽蚌埠三中初一 12月月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在讨论生物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四种说法,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含有一个细
2、胞核 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 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产生新的细胞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的分裂过程是指首先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然后在两个细胞核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故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完成后新细胞和原细胞中一样的物质是( ) A.遗传物质 B.蛋白质 C.核酸(包括 DNA和 RNA) D.糖类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 DNA,而 DNA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复制和均分,这样就实现了遗传物
3、质 DNA的复制和均分,从而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故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 细胞中的(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 物镜倍数,目镜不变,物镜由 “10”换为 “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 4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倍数扩大了 4倍,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 1/4,因此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
4、细胞数一般是 2个。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之间的关系。 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长的太大影响生物体的整体美观 B细胞体积增大,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变小,表面积的吸收能力不能满足细胞需要 C细胞长得太大就不能进行分裂 D细胞长得太大,相互之间就会挤压,最终细胞会被挤破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 玉米体细胞
5、的染色体数目是 20条,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 20条 B 30条 C 40条 D 60条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故玉米体细胞中有 20条染色体,其经过两次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仍然是 20条,故 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 A含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含叶绿素 D折光的效果 答案
6、: B 试题分析: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其营养方式是异养,体内不含有叶绿体,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因此在显微镜下有时呈现绿色是食用了绿色藻类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下列哪项是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 B都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大多生活在阴湿环境 D都不产生种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藻类植物中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故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以及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不符合
7、题意; C、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故不符合题意; D、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能产生孢子,靠孢子产生新个体,它们不产生种子,故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 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 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种子的生活力就丧失,也就失去萌发的能力,不同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种子的
8、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长短起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可能渡过最长时间的休眠期,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有机养 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子的贮藏期限也就必然会缩短。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种子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能够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 ) A.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 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和小草及空气 D 一片草地上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
9、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所以选项中只有 D属于生态系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有污染的燃煤发电厂周围,最易死亡的植物是:( ) A香樟树 B葫芦藓 C铁线蕨 D凤仙花 答案: B 试题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火力发电厂由于燃煤产生二氧化硫,会影响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在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厂附近,苔藓植物一般很少见,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可见
10、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苔鲜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株幼小的树苗能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主要原因是:( ) A营养状况好 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的增大 D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指的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在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 A.DNA. B.蛋白质 C.染色体 D.细胞核 答案: C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由 DNA
11、和蛋白质构成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故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云杉和苹果树这两种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A云杉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云杉没有果实 ,种子裸露 C云杉比苹果树高大 D云杉有果实,苹果树的种子裸露 答案: B 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分类一般要考虑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云杉属于裸子植物,苹果树属于被子植物,故 B符合题意。 考点:本
12、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沙漠地区的植物种类较少,影响植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 B温度 C空气 D阳光 答案: A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考点:本题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
13、的。(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C、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 D、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故 A、 C、 D都不符合题意。 B、是导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山羊不仅食草、灌木和树叶,还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某牧场过度放养山羊,结果随放养数量的增多 ,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牧场
14、沙漠化。这说明生物( ) A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能够影响环境 C不能适应环境 D对环境的刺激作出了反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食物进入草履虫身体后,与其消化有关的结构是( ) A摄取食物的口沟 B食物泡 C细胞核 D纤毛 答案: B 试题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
15、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 “口沟 ”,相当于草履虫的 “嘴巴 ”,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 60个食物泡,食物泡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内部的物质逐渐被消化,因 此食物泡的大小不等,故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6、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能量越来越 少,而农药残留却( ) A富集 B减少 C消失 D不变
17、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富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 D 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
18、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 “地球之肾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 态系统的类型。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干燥的 B完整的 C染色的 D薄而透明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安徽 蚌埠 初一 12 月月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