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doc
《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泉州卷)地理 选择题 世界上唯一地跨东西两个半球和两个大洲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俄罗斯 答案: D 试题分析: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主要跨东西半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俄罗斯纬度位置: 500N一 800N,大部分属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洲,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最长的河流 鄂毕河;伏尔加河被称着是俄罗斯的“母亲河 ”,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主要湖泊: 里海:世界
2、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内陆 (咸水 )湖;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北冰洋沿岸是较广大的寒带气候,有极昼极夜现象。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纪录 -730C,被称为北半球的 “寒极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 全,储量丰富;主要矿产区: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最大)、库兹巴斯煤矿。工业部门及分布: (1)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以机械、化学和多种轻工业为主。 (2)亚洲部分: 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 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的库兹巴斯 (新西伯利亚
3、 )工业区。俄罗斯的交通发达: (1)交通部门齐全,各种运输方式均很发达,铁路运输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货运主要是铁路和管道,客运主是是铁路与公路。其分布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2)俄罗斯发达 的铁路运输: 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辐射中心的铁路网; 第一亚欧大陆桥:海参威 荷兰鹿特丹港;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连云港 荷兰鹿特丹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全国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俄罗斯的文化丰富多彩:红场、克里姆林宫世界著名,世界舞蹈奇葩芭蕾舞。 我市某县多雨季节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建有市级地质灾害防治点 11处。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 1】该县境内主要的地
4、形类型是 A山地、丘陵 B高原 C平原 D盆地 【小题 2】 处地地形部位是 A鞍部 B山峰 C山谷 D山脊 【小题 3】甲山与县城之间的距离的高差约为 A 1457米 B 1307米 C 1007米 D 507米 【小题 4】通常该县的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为 A 24 月份 B 49 月份 C 912 月份 D 12月 次年 2月份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B 试题分析:【小题 1】由图可知,该县境内海拔高于 500米面积较大,所以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丘陵。 【小题 2】从颜色来看, 处海拔最高,地形部位是山峰。 【小题 3】甲山海拔为 1
5、507米,而县城位于 500米左右,所以两地之间的距离的高差约为 1007米。 【小题 4】通常该县的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为 49 月份,主要为春夏两季,降水多,多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形状的总称。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高线之间互相平行,距离 (即等高距、高差、相对高度 )相等。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只能是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彩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绿
6、色表示丘陵或山地,黄色或褐色表示高原,蓝色表示海洋。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等高线与山地和盆地:等高线数字内高外低的是山地,中间的黑色三角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字内低外高的是盆地 (洼地 )。等高线与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等高线与鞍部:等高线两边高且有山顶,中间等高线相通的低的部分是鞍部。等高线与陡崖: 2条或 2条以上的等高线重合处就是陡崖。 黄河的 “地上河 ”景观主要出现在 A河流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答案: D 试题分析:黄河的 “地上河 ”景观主要出现在下游,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
7、后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下游地区,下游因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形成 “地上河 ”景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上的雅拉达泽峰,穿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形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 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500千米,流域面积 75万 km2,我国第二长河第三 大河。干流像个巨大的“几 ”字形。源头至河口是上游,旧孟津至入海口是下游,中间中游。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黄河塑造了有 “塞上江南 ”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地上河 ”;凌汛;
8、黄河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最难治理的河;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保持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具体途径是 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以减少入河的泥沙; 修建水库,治沙防洪并举。 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 1】长江发源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小题 2】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 A上游 -伐林垦草种粮 B填湖造地建房 C下游 -建坝截流发电 D沿江 -穿山越省旅游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小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流经云贵高原。 【小题 2】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保护方式
9、主要有上游应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中游地区退耕还湖,下游地区建坝防洪,沿江可以发展穿山越省旅游。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是典型的 “带状 ”区域。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地势比较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 旅游资源丰富 中下游地区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有利于发展淡水养殖业。 内河航运便利 长江上游矿产资源丰富,上游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以长江为轴线江沿江地带和西部地区、贯穿南北的经济地带组成一个巨大的 “H”格局,
10、长江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和支流的南北辐射作用。 以下少数 民族传统服饰最能适应温差大、气温低的高原环境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藏族同胞的藏胞,早晚把袖子穿上,中午把袖子脱下围在腰间,主要原因是青藏地区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温差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汉族人口占 92%。 55 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人口过 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9个。(记忆口诀: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五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11、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几个特殊少数民族的分布: 5个自治区与维蒙古族藏状回,高山族 台湾省,黎族 海南省;少数民族的文化: 维吾尔族手鼓舞、傣族孔雀舞、朝鲜族长鼓舞、蒙古族摔跤、藏族集体舞等。 傣族泼水节、彝族白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墟节等、回族开斋节。 回族维族伊斯兰教、藏族喇嘛教 蒙古族 马头琴,哈萨克族 冬不拉;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以下传统民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降水充沛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为蒙古包,主要是为了适 应游牧的生活方式,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B图为斜顶,主要是为了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有利于排水, C为四合院
12、,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不同的依据可以划不同的区域: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 “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等特点。青藏地区与南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同一二阶梯分界线。南北方分界线 秦岭 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同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几条相关的分界线: (1)秦岭一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月 00C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冬季河流结冰分界线、 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
13、带季风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 (2)季风区非季风区: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西宁 拉萨 冈底斯山; (3)一二阶梯: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二三阶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 淮河一线基本吻合的是 A我国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我国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我国 7月 20 等温线 D我国 1月 0 等温线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岭 淮河一线为我国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我国 1月 0 等温线。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秦岭 淮河一线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秦岭 淮河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半湿润湿润地区
14、分界线;河流结冰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南北方种植业类型及耕地类型分界线;水稻与小麦、油菜与花生、甘蔗与甜菜、柑橘与苹果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耕作制度分界线。 读下图,我国沿 海各省海藻栽培产量最高的是 A辽 B鲁 C浙 D闽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我国沿海各省海藻栽培产量最高的是山东, 34.5%,简称为鲁,辽宁的简称为辽,浙江的简称为浙,福建的简称为闽,海南的简称为琼,江苏简称为苏,广东简称为粤,广西简称桂。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行政区划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 (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
15、区 )、县 (自治县、市、县级市 )、乡 (镇 )。省级行政区共 34个,包括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熟记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省会、位置和板块轮廓。省级行政单位的记忆: 逆时针有邻国的 9省区:辽吉黑、内蒙古、甘和新、藏云桂; 从北往南 14个临海省市区: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港澳桂台琼; 黄河流经 9 省区:青川甘、宁内晋、陕豫鲁;长江流经 11省市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云桂粤台; 有邻国又是沿海省:辽桂。临两个海:辽鲁 (苏闽 )台; 有两个简称的省:云贵川陕甘 滇黔蜀秦陇; 祖国四端省区:北黑东
16、黑、南琼西新; 用河流作简称:湖南 湘江、江西 赣江、福建 闽江等(另外黑、辽也可算 );用名山作简称:安徽 皖山等;用湖泊作简称:云南 滇 (滇池 )(另青海也可算 );用古国名:蜀秦晋鲁;用历史名作简称:晋冀鲁豫秦陇蜀。 台湾有一批水果要运来泉州,可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答案: A 试题分析:台湾有一批水果要运来泉州,途中要经过台湾海峡,所以应选择海洋运输,管道运输一般只运输液体与气体。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交通运输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主要铁路可分为 (1)南北干线:京沪线;京哈 -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 成昆线。 (2)东
17、西干线:京包 -包兰线;陇海 -兰新 (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 );沪杭 -浙赣 -湘黔 -贵昆线。 (3)东北干线:哈大线;滨洲 -滨绥线。 (4)世界海拔最高施工最难的铁路青藏铁路。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选择交通方式的依据: 要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速度、运输价格、运输量等特点。 要跟据出行 (运输 )的目的、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 以下属于台湾美称的是 A “林海雪原 ” B “天府之国 ” C “祖国宝岛 ” D “丝绸 古道 ” 答案: C 试题分析:台湾有 “祖国宝岛 ”、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亚洲天然植物园 ”
18、、“森林之海 ”、 “海上粮仓 ”、 “水果之乡 ”、 “东方甜岛 ”、 “东南盐库 ”的美称; “林海雪原 ”是指东北大兴安岭, “天府之国 ”是指四川盆地, “丝绸古道 ”是指河西走廊。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包括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民族:汉族为主体,最主要的少数民族高山族。位置:台湾省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自然环境: 台湾岛以山地为主,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西部平原。 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
19、区,火烧潦年均降雨量是全国之最。 最高的山峰是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湖泊是日月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 产量居世界首位。 “矿产丰富 ”:台湾有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矿产。出口导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的经济 ”。小而精的出口加工区 新竹科学院区号称 “台湾硅谷 ”,是台湾高新技术的代名词。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形地势平坦,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交通:环岛分布,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省会城市 台北;最大的城市 台南。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大洋洲 C南极洲 D亚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上淡水
20、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南极洲,有世界固体水库之称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北极地区位于北纬 66.50(北极圈 )以北,是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地区,它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跨东西两半球,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极地区位于南纬 66.50(南极圈 )以南,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地区,它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跨东西两半球,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地区逆时针环绕着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和南美洲。气候: 1.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酷寒(纬度 高、大风吹散热量、海拔高、冰面
21、反射太阳光)、烈风(阻挡较小、气压差大)、干旱三个方面,因此有 “冰雪高原 ”、 “白色沙漠 ”、 “风库 ”等称号。北极地区由于绝大部分为大洋,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比南极地区小。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企鹅。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于 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为保护南极、维护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亚马逊河 C刚果河 D长江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刚果河是世界第二大河流,长江是第三长河第三大河。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尼罗河的
22、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巴西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赤道和南回归线横穿巴西北、南部,绝大部分在热带少部分在南温带。巴西东临大西洋,位于南美洲东部,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世界第五大国。地势北部低东南高。地形主要有北部的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和南部的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组成。气候: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巴西高原以热带 草原气候为主,只在最南部有范围较小的亚热带季风或湿润型气候。 读下图,人均能源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印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美国人均能源消费最高,日本第二,中国第三,印度最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
23、物排放国。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种构成比较复杂,统称为美利坚民族。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种人)。美国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亚热带,阿拉斯加北寒带亚寒带,夏威夷热带。美国东南西三面临大西洋、墨西哥湾、太平洋,良港众多,终年不冻,海运便利。美国的地势中间低东西高。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以平原、山地为主。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有 “北美地中海 ”之称、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中的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与加拿大共有,米歇根湖为美国独有。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 平原、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灌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福建 泉州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