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芜湖县保沙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答案: D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 s-t图象和 v-t图象根据其本质的不同对甲、乙、丙、丁逐一分析即可( 1)甲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t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2)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t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3)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
2、t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 4)丁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t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丁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和丁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速度与物体运动, s-t,v-t图像 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 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
3、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1)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跑的快; ( 2)在兔子睡觉之后,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长,所以乌龟跑的快; ( 3)在整个过程中,兔
4、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基本方法;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一段路程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兔子睡觉的时间也必须计算在内) 蜜蜂采蜜前 ,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440Hz,采蜜归来,翅膀上沾上了花粉、花蜜,平均振动频率为 30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很准确地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的,还是采蜜归来的。养蜂人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 A飞的高低不同 B飞行声音的音调不同 C飞行声音的响度不同 D飞行方向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
5、动频率决定,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440 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 考点:本题考查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6、。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电磁波,频率高,音调就高,高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声音都 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A、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声波可以在空气中才传播,所以 A是错误的;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电磁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
7、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所以 B是错误的; C、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 C是错误的; D、声波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所以 D是正确的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 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声的产生、传播、超声波、声与能量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此题的难点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超声波,知道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束光线照射到镜面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5o时,则反射角为( ) A 35o B 70o C 55o D 110o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
8、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5,则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 90-35=55,即入射角是 55,由光的反射定律知,此时反射角是 55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声音在空气、水、钢这三种物质中传播,其速度最快 的是( ) A钢 B空气 C水 D一样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9、,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慢的是在气体中钢铁是固体,故在钢铁中传播最快。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 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
10、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眼睛就看不见后面的泰山了这是因为叶子挡住了来自泰山的光线,之所以能挡住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倒影属 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CD光沿直线传播,当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日食和月食、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就是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国庆节,小宇到芜湖
11、镜湖游玩。当小宇开着游艇前进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时,小宇是静止的。( ) A游艇 B湖水 C湖岸 D岸边的树 答案: A 试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由题意知,小宇坐在游艇内如果说他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与该游艇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小宇选择的参照物该游艇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解答时,要注意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 实验题 以下两图中, A的分 度值是 _ _,物块 A的长度是 _ _ 物块 B的长度为 _ _。 答案: mm(0.1cm), 3.20cm, 3.6cm 试题分析: A起始端从 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正对刻线加 0表示估读起始端从 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 3.20cm;由图知: B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cm,物体 A的端点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物体的长度等于物体两端点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 由图知:物体的长度是 13.6cm-10.0cm=3.6cm 考点:本题考查刻度 尺的使用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
13、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A) (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B) (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 C和 D)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
14、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 “老师,我明白了!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4分) (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2分) (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4分) 答案:( 1)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 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 2)医院外科手术室用的无影灯 ( 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试题分析: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省 芜湖县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