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我国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北半球 答案: D 下列地区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 A吐鲁番盆地 B黑龙江省的漠河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答案: B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答案: A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 A雨热同期 B春寒干燥 C冬季严寒 D秋季多风沙 答案: A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表示我国湿润地
2、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3】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春风是指(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D 暑假王明坐海轮从天津到海口去旅游,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 A渤海、东海、南海、黄海 B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答案: C 我国的基本三级
3、行政区域是指( )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C省、县、乡 D县城、省城、首都 答案: C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区广大 C雨热同期 D夏季普遍高温 答案: A 下列关于秦岭 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 1月 0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是 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D是湿润地区也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 C 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是( ) A城市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D人口密度小于世界平均密度 答案: B
4、 不适宜在山区发展的生产部门是( ) A畜牧业 B林业 C采矿业 D种植业 答案: D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A 1/2 B 1/3 C 2/3 D 3/4 答案: C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崩塌 B滑坡 C泥石流 D台风 答案: D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面积位于( ) A低纬度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北温带 D北寒带 答案: C 春节时,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此时海南岛的景象是( ) A烈日炎炎 B秋高气爽 C冰天雪地 D春耕大忙 答案: D 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5、 B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答案: D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的简称是( ) A台、闽、桂、云 B台、粤、桂、云 C云、琼、粤、台 D台、闽、粤、桂 答案: B 四大边缘海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 A 下列省区与简称、行政中心的边线正确的是( ) A广西 桂 桂林 B宁夏 夏 兰州 C四川 渝 成都 D山西 -晋 -太原 答案: D 我国少数民族共有( ) A 53个 B 54个 C 55个 D 56个 答案: C 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向西增多 B从南向北增多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泉州 三中八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