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1220-2023 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技术规程.pdf
《DB53 T 1220-2023 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1220-2023 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30CCS B 44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2202023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技术规程2023-11-23 发布2024-02-23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53/T 1220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
2、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贤明、陈剑英、何小燕、陶庆、保明伟、杨云、陈继明、王利繁、蒋桂莲、郭孝宇、王斌、文世荣、王兰新、沈庆仲、洪喜、李金华、李艳杰、谭栩吉、岩光、赵建伟、毛娅南、李则林、杨南、杨雄显、陈楠、苏光荣、李艳、包战天。DB53/T 122020231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亚洲象食源地建设地点选择、食性植物选择、场地清理、苗木准备、种植、硝塘建设、监测、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亚洲象食源地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3、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 27620植物有害生物根除指南GB/T 37364.1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 第1部分:导则LY/T 1820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DB53/T 249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53/T 1056亚洲象野生种群监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食源地Food source sites依靠人工辅助种植亚洲象喜食植物,为亚洲象提供丰富食物来源的区域。硝塘Salt ponds富含钠、钾、磷、钙等矿物质的浅水塘场所。食性植物Food plants亚洲象在日常生活中取食的植物。4地点选择自然条件DB5
4、3/T 122020232亚洲象食源地地点选择应符合以下自然条件:a)地势较平缓、平均坡度小于 15的区域,海拔低于 1 500 m;b)建设区域范围内或周边有充足的水源;c)建设区域周边具有亚洲象提供休息和隐蔽的场地。立地条件亚洲象食源地地点选择宜符合以下立地条件:a)距村寨直线距离不少于 2 km 的亚洲象活动区域或迁移通道;b)国有权属或集体权属范围内的无林地、疏林地;c)单块面积不小于 20 hm2。5食性植物选择原则5.1.1本土性原则食性植物应选择本土植物。5.1.2喜食性原则食性植物种植应选择亚洲象喜食植物。5.1.3多年生原则食性植物种植选择应以多年生植物为主,并具有较强的萌发
5、能力。5.1.4多样性原则食性植物种植选择应多物种搭配,提高植物丰富度,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证亚洲象取食营养的均衡。植物种类主要食性植物推荐种植种类参见附录A。6场地清理前期调查6.1.1植物按照LY/T 1820的调查方法开展食源地范围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主要调查食源地范围内的植物属性,即本土、外来植物、食性植物、非食性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6.1.2动物按照GB/T 37364.1的要求开展食源地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调查工作。DB53/T 122020233清理植物6.2.1外来有害入侵植物清理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外来有害入侵植物宜进行清除,被清除植物应进行集中堆放,清除方法可按照
6、GB/T 27620的要求进行。主要外来有害入侵植物清理种类参见附录B。6.2.2非食性本土植物对地块中非亚洲象食性植物(如灌木、乔木等)应进行适当清除。保留植物食源地范围内以下类别植物应予以保留:a)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b)亚洲象食性植物,包括草本、藤本、灌木和乔木;c)有鸟巢或其他野生动物固定栖息的树木;d)非食性高大植物。动物保护措施6.4.1动物主要隐蔽场所应保留,不宜进行清理。6.4.2人为活动应避开动物繁殖期。计划烧除对6.2涉及的被清理植物或老化植株宜进行计划烧除,烧除时符合云南省森林防火计划烧除的申报审批、实施准备、烧除时间等相关要求。7苗木准备育苗场所基本要求宜采用就地育苗
7、,在食源地区域建立苗圃,四周应修建临时防象设施。育苗及出圃管理苗木育苗及出圃按照DB53/T 249的相关要求进行。8种植种植季节宜选择在雨季进行种植,也可根据现地情况适当调整。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不宜过大,留出种植苗木的生长空间,主要食性植物种植密度参见附录 A。物种配置DB53/T 1220202348.3.1相邻地块采用有互助作用、无相互感染病虫害的不同物种,充分考虑立地条件,合理搭配种类及数量,优化空间配置。8.3.2宜采用多物种搭配的方式进行种植,生长所需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物种应种植在同一个地块内。8.3.3对水湿条件要求较严格的物种应种植在水源附近,对较耐旱的物种可种植在离水源较远的地块
8、。8.3.4具体配置要求参照 GB/T 15776 的要求。栽植方法根据种植物种、苗木规格和立地条件选用适宜的栽植方法,栽植时应保持苗木直立,栽植深度适宜,苗木根系充分伸展,并有利于排水、蓄水保墒。栽植方法可采用穴植、缝植或沟植法。9硝塘建设规格要求选择潮湿或临近水源的地点,每片食源地应至少配置1个硝塘,面积不小于25 m2,深度为40 cm 50cm。盐投放根据栖息地周围的野生亚洲象数量,选择食用盐或饲用矿物盐,用土壤将盐覆盖于硝塘深处,每个硝塘每次投放量100 kg 300 kg,每年投放12次。10监测食性植物监测针对种植食性植物的成活情况、生长情况、亚洲象取食情况进行监测。监测记录表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1220-2023 亚洲象食源地建设技术规程 1220 2023 亚洲象 源地 建设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