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320-20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规范.pdf
《DB41 T 2320-20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320-20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1.040.01 CCS C 3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32020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规范 2022-09-16 发布2022-12-14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1/T 2320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原则.1 5 评价时限.2 6 评价内容.2 7 结果运用.3 参考文献.5 DB41/T 2320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
2、草单位:河南省药品评价中心、河南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丽、王新茹、王干一、夏兵、李强、马雪皎、张菁、周晓杰、刘曦朦、张琳娜、秦柯、吴颖楠、陈世伟、龚立雄。DB41/T 23202022 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评价原则、评价时限、评价内容和结果运用。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开展个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是指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办理
3、医疗器械备案的企业或者研制机构。3.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包括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伤害事件或者故障事件。3.3 严重伤害 严重伤害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危及生命;可能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4 评价原则 4.1 客观性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以下简称注册人、备案人)应从实际出发,客观调查,准确反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过程,如实评估医疗器械风险情况。4.2 公正性 注册人、备案人应确保调查结果、原因分析,风险评估结果公正合理,不应模棱两可
4、、含糊其辞。4.3 科学性 注册人、备案人应认真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科学评估医疗器械产品风险。4.4 针对性 DB41/T 23202022 2 注册人、备案人应结合报告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具体表现收集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分析发生原因。5 评价时限 导致死亡的事件应在 30 d 内开展评价。5.1 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事件应在 45 d 内开展评价。5.2 导致或可能导致其他一般伤害的事件应在 60 d 内开展评价。5.3 评价后对事件情况和评价结果有新的发现或者认知的,应及时提交补充报告。5.4 6 评价内容 信息核实 6.1 6.1.1 注册人、备案人应先核
5、实报告中相关信息,目的是排除报告单位信息填写失误,以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涉及产品疑似为假冒伪劣产品。6.1.2 若确认产品不为本企业生产(不包含批号/编号信息填写错误),或报告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未真实发生,注册人、备案人可在报告评价界面勾选“错报误报”,详细描述错报误报原因,并以提供相关佐证材料。6.1.3 若确认 2 例或多例报告为同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即同一患者由同一医护人员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内使用同一医疗器械产品造成同一伤害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且其中 1 份报告已经省级及以上监测机构审核通过,注册人、备案人在报告评价界面可勾选“报告合并”。事件调查 6.2 6.2.1 产品属性 注册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320-20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评价规范 2320 2022 医疗器械 不良 事件 报告 评价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