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2869—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程.pdf
《DB14 T 2869—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2869—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程.pdf(1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220.20 CCS C 82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2869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程 2023-10-31 发布2024-01-31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14/T 28692023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程序.2 6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要求及方法.3 附录 A(规范性)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58 附录 B(规范性)系统送风量及系统排烟量的测试方法.115 参考文献.117 DB14/T 286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
2、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鹏、朱江、张志强、邢宇、常国琦、马文丽、唐少平、季青、边韬、刘骥、寇斌、王一凡、张小玲、石晋晖、乔晋勇。DB14/T 28692023 III 引言 为提升全省消防技术服务质量,推进消防技术服务标准化管理和法制化建设,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是在调查
3、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吸收国内有关资料,并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DB14/T 28692023 1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器具、检测程序、检测项目类别和判定原则。本文件适用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已完成消防备案或消防验收合格建筑的消防设施检测,社会单位自行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时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107 消防
4、基本术语 GB 55036-2022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XF 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建筑消防设施 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消防设施检测 依照相关标准,对各类建筑消防设施的功能进行测试性的检查。关键项目(A)直接关系到消防系统运行功能存在的致命缺陷和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主要项目(B)对消防系统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系统运行功能可靠性的项目。一般项目(C)对消防系统工程质量有一般影响的项目。4 基本要求 建筑消防设施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
5、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本规程如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DB14/T 28692023 2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据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和从业准则,建立常态化的消防业务培训制度,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业务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消防设施在投入使用后不应被人随意或擅自关停,在消防设施检测中发现故障,需要关停管网、灭火介质储存装置等设施设备时,应按照相关制度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和消防应急措施,并在检测维修等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消防设施恢复至正常运行或工作状态。消防设施检测应根据各类消防设施场所或者设置位置的具体环境条件、消防设施的类型和所用的材料
6、等,按照有关产品制造商和消防设施检测标准及要求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检测用仪器、仪表、量具等设备,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计量检定合格。需要进入危险区域开展消防设施检测时,应由相关技术人员排除现场险情隐患,并设置警戒围挡、警示标志,采取专人值守等警戒措施,相关人员应经专业安全培训合格,其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对声光、广播、非消防电源切断等容易引起人员恐慌的设备功能测试前,应由委托单位发出预告。对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雨淋系统等特殊系统进行测试时,需采取防止误动作的可靠措施。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相关人员要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人员应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或消防设施操作员
7、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保养职业方向四级/中级工及以上),按照职业技能等级开展消防设施检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当具备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负责对本机构的消防技。术服务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对出具的书面结论文件进行技术审核。单项判定:单项系统判定时,A 类项目不合格数量为 0、B 类项目不合格数量小于或等于 2、B 类项目不合格数量与 C 类项目不合格数量之和小于或等于 6,则单项系统判定为合格。综合判定:所有单项均判定为合格,消防设施检测综合判定为合格。其中任意单项不合格的,综合判定为不合格。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8、程序 签订合同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承接业务,应当与建设单位委托人签订消防技术服务合同,并明确项目负责人。并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备案。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合同主要内容应包括:详细注明建筑的位置、面积等基本情况和火灾危险性等信息;明确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职责,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人员变更应及时补充变更说明;明确消防设施检测方案,包含检测的时间、范围、内容、方法及相关工作标准;明确甲乙双方的相关权利和义务。检测实施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消防设施检测方案对现场情况作出客观、真实、完整的记录,并进行音视频记录检测过程,检测记录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执
9、业印章,同时加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印章。出具报告 DB14/T 28692023 3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出具完整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附录A)并及时上传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备案。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应当有明确的检测结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书面结论文件应当由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执业印章,同时加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印章。档案管理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服务项目建立消防技术服务档案。消防技术服务档案保管期限为6年。6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要求及方法 消防给水 6.1.1 消防水池 6.1.1.1 检测要求 要求如下:a)消防水池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设计持续
10、供水时间内的消防用水量要求,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中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时,在仅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情况下,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A 类)b)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保证水池中的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A类)c)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有效容积内的水能被全部利用,水池的最低有效水位或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和实现设计出水量的要求;(A类)d)消防水池的水位应能就地和在消防控制室同时显示,消防水池应设置高低水位报警装置;(A类)e)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A 类)f)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
11、水池,应采取保障消防车安全取水与通行的技术措施,消防车取水的最大吸水高度应不大于 6m;(A 类)g)消防水池外观应完好,补水设施应正常;严寒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B 类)h)消防水池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等应采取防止虫鼠等进入消防水池的技术措施;(B 类)i)管道、阀门和进水浮球阀等应完好并便于检修,人孔和爬梯位置应合理。(C 类)6.1.1.2 检测数量 全数检测。6.1.1.3 检测方法 对应本文件中6.1.1.1各项,a)c)f)对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现场查看;b)查看消防水池的水位及保证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设施是否正常;d)查看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及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的
12、水池水位显示装置,模拟溢流水位和最低水位报警信息是否正常;e)查看消防水池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g)检查消防水池的外观和补水设施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状态,是否采取防冻措施;h)现场查看是否设置防止虫鼠进入消防水池的技术措施;i)查看管道阀门和进水浮球阀,人孔和爬梯位置。6.1.1.4 检测器具 DB14/T 28692023 4 钢卷尺。6.1.2 消防水箱 6.1.2.1 检测要求 要求如下:a)室内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和压力应能保证初期灭火所需水量;(A类)b)屋顶露天高位消防水箱的人孔和进出水管的阀门等应采取防止被随意启闭的保护措施;(A 类)c)设置高位水箱间时,水箱
13、间内的环境温度或水温不应低于 5;(A 类)d)高位消防水箱的最低有效水位应能防止出水管进气;(A 类)e)水箱的水位及保证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设施,应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并符合设计要求;(A 类)f)消防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应能严密关闭并处于正常工作位置;(B 类)g)进水管应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 100mm,最大不应大于 150mm;(B 类)h)高位消防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他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 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 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
14、通道宽度不宜小于 0.6m,设有人孔的水箱顶,其顶面与其上面的建筑物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 0.8m;(C 类)i)当进水管为淹没出流时,应在进水管上设置防止倒流的措施或在管道上设置虹吸破坏孔和真空破坏器,虹吸破坏孔的孔径不宜小于管径的 1/5,且不应小于 25mm。但当采用生活给水系统补水时,进水管不应淹没出流。(C 类)6.1.2.2 检测数量 全数检测。6.1.2.3 检测方法 对应本文件中6.1.2.1各项,a)采用钢卷尺测量高位消防水箱长、宽及有效水深,核对设计要求;b)对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现场查看;c)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箱间内的环境温度或水温;d)采用钢卷尺测量吸水管淹没深度,当
15、采用出水管喇叭口时,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150mm;e)现场观察保障措施、查阅相关施工记录,核查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f)启动消防水泵后,查看水位是否上升;g)采用钢卷尺测量进水管口的最低点与溢流边缘的高度;h)采用钢卷尺测量检查检修通道尺寸;i)观察进水管,采用钢卷尺测量虹吸破坏孔径。6.1.2.4 检测器具 温度计、钢卷尺。6.1.3 消防水泵 6.1.3.1 检测要求 要求如下:a)消防水泵应确保在火灾时能及时启动,自动直接启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水泵时,停泵应由人工控制,不应自动停泵
16、;(A 类)DB14/T 28692023 5 b)消防水泵的性能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A 类)c)消防水泵应采取自灌式吸水。从市政给水管网直接吸水的消防水泵,在其出水管上应设置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A 类)d)柴油机消防水泵应具备连续工作的性能,其应急电源应满足消防水泵随时自动启泵和在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持续运行的要求;(A 类)e)水泵进出水口的阀门、软接头、偏心变径管等组件位置、方向、顺序等应正确安装;(B 类)f)消防水泵出水管压力表的最大量程不应低于其设计工作压力的 2 倍,且不应低于 1.60MPa;(B类)g)除建筑高度小于 54m 的住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
17、流量小于等于 25L/s 的建筑和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 10L/s 的建筑外,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性能应与工作泵性能一致。主用泵和备用泵的切换应正常,以备用电源切换方式或备用泵切换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正常运行;(B 类)h)消防水泵控制柜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并应处于自动状态,指示灯显示正常;(B 类)i)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且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变径连接处,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C 类)j)消防水泵房应有防水淹的技术措施。(C 类)6.1
18、.3.2 检测数量 全数检测。6.1.3.3 检测方法 对应本文件中6.1.3.1各项,a)分别在泵房控制柜处和消防控制室启动消防水泵,查看消防水泵的运行及相关信号反馈情况;b)查看消防水泵的铭牌标识是否完整、清晰,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查看消防水泵吸水方式,从市政给水管网直接吸水的消防水泵,查看在其出水管上是否设置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d)将柴油机消防水泵转入应急电源供电后,观察水泵是否能自动启泵和在设计持续供水时间内持续运行情况;e)查看水泵进出口的阀门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软接头、偏心变径管的位置、方向、顺序是否正确;f)查看消防水泵出水管压力表是否符合
19、规范要求;g)观察备用泵铭牌,以备用电源切换方式和备用泵切换启动消防水泵,使用秒表测量消防水泵投入正常运行的时间;h)直观检查;i)观察检查吸水管上的检修阀门是否有锁定措施和标志;观察检查吸水管布置和水平段变径处理;j)查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挡水门槛、排水沟、集水坑等防水淹措施。6.1.4 稳压泵及气压水罐 6.1.4.1 检测要求 要求如下:a)稳压泵的公称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且应小于系统自动启动流量,公称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A 类)b)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性能与主泵相同。当主泵故障时,备用泵应能切换运行;(A 类)c)稳压泵和气压水罐应
20、有标明所属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志,且内容完整、准确、清晰;(B 类)d)气压水罐有效容积、气压、水位及设计压力及每小时启停次数应符合设计要求;(B 类)e)气压水罐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B 类)DB14/T 28692023 6 f)稳压泵的启动和运行应正常,稳压泵启停次数不应大于 15 次/小时,启停泵压力应符合设定值;(B 类)g)稳压泵和气压水罐的进出口阀门应处于常开位置,标志牌应正确、准确、清晰;(C 类)h)稳压泵吸水管应设置明杆闸阀,稳压泵出水管应设置消声止回阀和明杆闸阀。(C 类)6.1.4.2 检测数量 全数检测。6.1.4.3 检测方法 对应本文件中6.1.4.1各项,a)查验
21、启泵与停泵的压力,查看稳压泵的运行情况;b)查看备用泵铭牌,核对是否与主泵一致。将水泵控制柜打到“自动”状态,模拟主泵故障,观察是否自动切换至备用泵工作状态;c)查看稳压泵和气压水罐的标识;d)查看气压水罐的容积、工作压力;e)查看气压水罐出水管上是否安装止回阀,并确保其安装位置不得影响稳压泵向罐内供水;f)查看稳压泵启动状态和次数;g)查看进出口阀门的开启程度,查看阀门标志牌;h)直观检查闸阀设置情况。6.1.5 消防水泵控制柜 6.1.5.1 检测要求 要求如下:a)消防水泵控制柜位于消防水泵控制室内时,其防尘、防水等级不应低于 IP30;位于消防水泵房内时,其防尘、防水等级不应低于 IP
22、55;(A 类)b)消防水泵控制柜应具有机械应急启泵功能,且机械应急启泵时,消防水泵应能在接受火警后5min 内进入正常运行状态;(A 类)c)消防水泵控制柜应能手动和自动启动消防水泵;(A 类)d)主用泵与备用泵应能手动切换;当主用泵不能正常投入运行时,应能自动切换并能在不应大于 2s 内启动备用泵;(A 类)e)消防控制柜或控制盘应设置专用线路连接的手动直接启泵按钮;(A 类)f)消防水泵的双电源自动切换时间不应大于 2s,当一路电源与内燃机动力的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5s;(B 类)g)消防水泵控制柜上应有注明所属系统名称及编号的标志,且内容完整、准确、清晰。(C 类)6.1.5.2 检测数
23、量 全数检测。6.1.5.3 检测方法 对应本文件中6.1.5.1各项,a)查看消防水泵控制柜防护等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b)测试机械应急启泵是否正常,并使用秒表测量消防水泵在接受火警后进入正常运行状态的时间;c)通过手动和自动操作启动和停止每台消防水泵,查看消防水泵的运行情况;d)手动操作切换主用和备用泵,模拟主用泵故障,并观察自动切换启动备用泵的运行情况,同时查看仪表及指示灯的显示情况;e)直观检查在消防控制室中是否安装了独立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专用线路直接启泵装置。f)模拟消防水泵控制柜主电源故障,用秒表测量双电源自动切换时间;g)查看消防水泵控制柜的按钮、指示灯及仪表是否正常,标识是否正
24、确。6.1.5.4 检测器具 DB14/T 28692023 7 秒表。6.1.6 水泵接合器 6.1.6.1 检测要求 要求如下:a)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按接口、本体、连接管、止回阀、安全阀、放空管、控制阀的顺序进行,控制阀应处于常开位置,且能灵活启、闭;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正确,止回阀应能严密关闭;(A 类)b)水泵接合器处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铭牌,并应标明供水系统、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B 类)c)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其防冻措施应完好;(B 类)d)水泵接合器应进行充水试验,且供水最不利点的压力、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B 类)e)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的砌筑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B 类)f)地
25、上式水泵接合器接口距地面宜为 0.7m;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 0.7 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 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C类)g)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 40m。(C 类)6.1.6.2 检测数量 全数检测。6.1.6.3 检测方法 对应本文件中6.1.6.1各项,a)查看安装顺序,转动手轮,查看控制阀是否常开,启闭是否灵活,止回阀方向是否正确。b)查看是否有注明供水系统、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 2869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规程 2869 2023 建筑 消防设施 检测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