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2045-202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pdf
《DB43 T 2045-202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2045-202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forest code of practice 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4 发布- 02 2021-06 实施- 02 43 DB43/T2045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 ICS CCS 65.020.40 B 64 DB43/T 2045 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原则 1 5 主要技术措施 2 5.1 森林类型选择 2 5.2 林分要求 2 5.3 立地条件选择 2 5.4 作业设计 3 5.5 林地清理
2、 3 5.6 间伐抚育 3 5.7 松树采脂 3 5.8 修枝 3 5.9 补植 3 5.10 抚育 4 5.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4 5.12 附属设施等建设 4 6 监测与档案管理 5 6.1 监测评价 5 6.2 档案管理 5 附录 A(资料性) 各龄级林分密度参考表 6 附录 B(规范性) 各树种立地条件表 7 附录 C(资料性)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典型设计参考表 8 附录 D(规范性) 间伐后各龄级林分密度控制表 10 附录 E(资料性) 推荐树种目录表 11 DB43/T 2045 2021 II DB43/T 2045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
3、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局造林绿化处、浏阳市浏阳湖国有林场、湖南省 优质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童方平、刘振华、胡锋、颜子仪、李贵、欧阳俊、陈瑞、吴敏、孙良、刘帅、 李寿淼、程波、林峰。 DB43/T 2045 2021 IV DB43/T 2045 2021 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要点
4、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但不适用于经济林、特种用途林(风景林除 外)以及其他国家一级公益林、竹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 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94 松树采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precision improvement of forest qua
5、lity 基于具有提升潜力的中幼龄林或者近熟林预期实现的培育目标,开展的林分改造、森林抚育、 退化 林修复等一系列精细化经营措施和活动。 3.2 林冠下造林 afforestation in canopy base 为了改善森林结构与功能、提高林地生产力,在林下通过人工补植等措施改善森林结构与功能、提 高林地生产力的措施。 3.3 林下补植 enrichment planting 在林隙、林窗、林中空地和低郁闭度的林分及缺少目的树种的林分中补植目的树种,调整树种结构 和林分密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营林措施。 3.4 修枝 branch pruning 为了培育无节、少节良材,人为去除树
6、干下部枝条的 抚育方式。 4 原则 4.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造管并举,分类施策; DB43/T 2045 2021 2 4.2 近自然森林经营,培育异龄、复层、混交的森林,提高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3 可持续森林经营,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达到永续利用。 5 主要技术措施 5.1 森林类型选择 5.1.1 针叶林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落叶松、华山松等针叶纯 林 。 5.1.2 针叶混交林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等针叶树与针叶树 组成 的混交林。 5.1.3 针阔混交林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落叶松、华山松与阔叶树 组成 的针阔 叶树 混交林。 5.1.4 阔叶纯
7、林 珍贵 阔叶 树种或生态服务功能强的阔叶树纯林。 5.1.5 阔叶混交林 由多种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但珍贵阔叶树或服务功能强的阔叶树种比例占 40 以上或主林层目 标树种每 公顷 株数达 450 株以上。 5.1.6 禁止列入的森林类型 5.1.6.1 重要江河源头、干流两岸,湖库周围第一层山脊内的森林; 5.1.6.2 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的森林; 5.1.6.3 临溪、临田山脚等高线以上 5 m 内的森林。 5.2 林分要求 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林分,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选择 11 年 20 年的林分 ,立地条件好且生长 势较好的林分可延长至 25 年;阔叶林选择 15 年 25 年的林分
8、,立地条件好且生长势较好的林分可延 长至 30 年。近 5 年内开展过间伐抚育,且满足下列要求: a) 林分立木各龄级密度要求见附录 A; b) 林分郁闭度 0.6; c) 林分自然整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 60 ; d) 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 e) 实生苗造林或依靠种子天然更新林分; f) 进行过轻度以下采脂的松树林分; g) 无严重病虫害、无严重机械损伤的林分。 5.3 立地条件选择 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落叶松、华山松以及 阔叶树等树种立地条件见附录 B。 DB43/T 2045 2021 3 5.4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设计依据、林分选择与布局、小
9、班调查、小班设计、苗木 准备、保障措施和相关表格及图纸等。作业设计具体参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典型设计(见附录 C) 和相关工程作业设计要求。 5.5 林地清理 5.5.1 清除 病死木、断稍木、伏倒木、丛生木、胸径 5 cm 以下的被压木、藤蔓、有害生 物及保留木 2 m 以内影响树木生长的林木,但需保留一定数量的坚果、浆果类植物。 5.5.2 针叶林下根据实际植被情况均匀保留(间隔 2 m 以上)黄檀、青檀、朴树 、樟树、红豆类、青 冈类、栎类、槠栲类、榆树等高价值的珍贵阔叶树的幼树幼苗。 5.5.3 清理剩余物应移出林地或原地 成堆 堆放。 5.6 间伐抚育 5.6.1 间伐方式有单株木
10、择伐法、群团状疏伐法和带状疏伐法。间伐后各类林分保留密度见附录 D。 5.6.2 松类以外其它林分按照森林抚育规程( GB/T 15781 2015)的要求执行。间伐抚育后,林木 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应大于间伐抚育前。 5.7 松树采脂 5.7.1 作为材脂兼用的松类林分,间伐作业可进行松脂采集,采用下降式或上升式采脂法。 5.7.2 间伐 木可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前 2 年 3 年内进行强度采脂,暂时保留的非目标树(马尾 松胸径 16cm、湿地松胸径 14cm)可在 10 年内采集二次松脂,每次采集期为 2 年 3 年,间隔期为 3 年 4 年,但采脂割面负荷率应小于 60、每年割面长度为
11、 20cm 25cm。 5.7.3 采脂后将 强度采脂间伐松树 全部伐除,目标树不得进行采脂作业。 5.7.4 其它相关规定按 LY/T 1694 2007 执行。 5.8 修枝 5.8.1 修枝对象为目标树(每公顷 120 株 180 株)以及其它保留木,要求进行修枝的树为单梢 树、 活力强、树干通直、无病虫害、无木材缺陷等。原则上每公顷修枝株数不超过 450 株。 5.8.2 修枝要求主林层目的树种修枝高度为树干的 1/3 1/2。 5.8.3 林下补植的珍贵树种侧枝较多时也需要修枝,修枝高度应该控制在树干的 1/3 以下 并 修掉树干 上的霸王枝。 5.9 补植 5.9.1 补植树 种
12、立地选择 按照树种的特性,山顶、山腰、山洼、山沟、山脚等微立地条件和土壤肥力、经营或生态服务方向 选择。 5.9.2 树种选择 补植树种以珍贵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依据针阔混交和常绿与落叶混交 的 原则,合理选择与配置补植 树种 。针叶林下只能补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阔叶林下可补植红豆杉、金钱松等珍贵针叶树种,也可以 DB43/T 2045 2021 4 补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非景区不得补植枫香、檫木等强阳性先锋树种和经济价值不高、服务功能不强 的树种。 5.9.3 多树种混交 需光性树种须补植在较大林窗下,每小班必须补植 3 种以上树种,最后林分构成树种达 5 种(含主 林层树种)以上。补植的主要
13、树种生态功能、适宜环境条件见附录 E。 5.9.4 整地要求 穴状整地开口应不小于 40 cm、深度不小于 30 cm。 5.9.5 补植株数 11 年 20 年林龄的林分林下补植株数每亩不超过 25 株 , 21 年 25 年林龄的林分林下补植株数每 公顷 不超过 450 株。 5.9.6 耐 荫 性要求 在林中天窗和林冠下补植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时,应选择幼龄期耐 荫 树种 。 5.9.7 种源要求 选择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或优良单株种子培育的壮苗以及优良材料无性繁殖培育的苗木,严禁使用 低产林分种子培育的苗木。 5.9.8 苗木规格 补植常绿阔叶树应采用 0.8 m 高以上容器大苗,补植落叶阔
14、叶树应采用 1.5 m 2.5 m 高的富根裸 根 带土球 大苗,并采用生根粉、修枝、扶杆等先进成熟技术。 5.9.9 补植时间 补植时间应在每年的 12 月 至次年的 4 月进行。 5.10 抚育 林分内补植和保留的幼树幼苗需连续抚育 3 年,每年 2 次,抚育时间为每年的 6 月、 9 月为宜。抚 育时以植株为中心,清除 1m 范围内的杂灌杂草,培蔸除萌,杂草覆盖保墒,并清除后期天然更新过多 的幼树幼苗。 5.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突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有害生物防治理念,一旦发生坚持以林业生物、 物理方法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科学防治法。运用间伐抚育改造、营造混
15、交林、培育复层林等措施, 优化森林结构,增强御灾能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5.12 附属设施等 建设 进行必要的林道、作业道、集材道、蓄水池、临时楞场、临时工棚、标示标牌等建设,不宜使用大 量混凝土等与自然不协调的材料。 DB43/T 2045 2021 5 6 监测与档案管理 6.1 监测评价 按技术要求设置标准地,定期进行监测调查,掌握林分的生长规律,总结不同的 森林 质量精准提升 方式、技术措施的成效与经验。 按森林类型每作业小班保留 3 亩 5 亩作为对照样地可不实施质量精准提升作业,以便于成效比较 评价。 6.2 档案管理 6.2.1 档案内容 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a) 实施
16、前后的对比照片; b) 作业设计的说明书、图件、表册及批复文件等 ; c) 调查设计卡片; d) 小班施工卡片; e) 检查验收调查卡片及报告; f) 财务概算、结算报表; g) 其他相关文件、记录及技术资料。 6.2.2 管理体系 6.2.2.1 经营单位档案管理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经营单位,应该建立专项技术档案,落实专人管理。以小班为基本单元建 档,类型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并纳入信息化管理。 6.2.2.2 主管部门档案管理 林业主管部门也应建立专项技术档案,县级档案以经营单位为基本单位建档,市、省级以县为基本 单位建档,落实专人管理。林业主管部门宜侧重于电子信息 档案的建立,主要
17、管理技术设计文件、批复 及各项总结报告。 DB43/T 2045 2021 6 附 录 A (资料性) 各龄级林分密度参考表 林分类型 立地指数 12 龄 (株 /公顷) 14 龄 (株 /公顷) 16 龄 (株 /公顷) 18 龄 (株 /公顷) 20 龄 (株 /公顷) 22 龄 (株 /公顷) 24 龄 (株 /公顷) 26 龄 (株 /公顷) 杉木纯林 14 1725 1650 1575 1500 1425 1275 1125 975 16 1650 1575 1500 1425 1350 1200 1050 900 18 及以上 1500 1425 1395 1365 1275 11
18、70 1020 870 马尾松纯林 14 1350 1395 1200 1170 1125 1095 975 825 16 1575 1500 1425 1350 1200 1125 975 825 18 及以上 1500 1425 1395 1275 1170 1095 945 780 湿地松、火 炬松纯林 12 1425 1395 1365 1245 1140 1050 870 750 14 1425 1350 1275 1200 1125 1020 975 870 16 1350 1275 1200 1125 1050 975 900 750 18 及以上 1320 1245 1170
19、1095 1020 945 870 720 落叶松、华 山松纯林 12 1290 1215 1140 1050 1005 900 825 675 14 1650 1575 1455 1320 1275 1200 1110 1020 16 1575 1500 1350 1275 1200 1125 1050 900 18 及 以上 1545 1455 1320 1245 1170 1110 1020 870 针阔叶混 交林 14 1515 1425 1290 1215 1140 1080 975 840 16 1350 1275 1200 1050 975 900 825 750 18 及以上
20、1320 1260 1170 1020 945 870 810 720 针叶混交林 14 1290 1245 1110 990 915 840 780 675 16 1500 1350 1200 1125 1050 975 900 825 18 及以上 1425 1320 1170 1095 1020 945 870 780 阔叶林 14 1380 1260 1140 1065 990 915 840 750 16 1200 1125 1050 975 900 825 720 675 18 及以上 1170 1095 1020 915 840 780 690 630 DB43/T 2045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2045-2021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规程 2045 2021 森林 质量 精准 提升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