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2.pdf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2.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语 文 第一卷 (选择题,共 30 分) 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作 坊(zu) 心广体胖 (pn) 处 方(ch) 给 予帮助(j) B.燕 山(yn) 戎马倥偬 (zng) 落 枕(lo) 分 外高兴(fn) C.干 系(gn) 呼天抢 地(qing) 饮 马(yn) 供不应 求(yng) D.泡 桐(po) 济 济一堂(j) 空 余(kng) 作者附识 (sh) 2. 下列各句
2、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A.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 张、忧心忡忡 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 50。 B. 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 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 ,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 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 山 倒海 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 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 ,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
3、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 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 35 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 的目标,尤其是 80 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 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_ 。_
4、,_, _。 _。_,因 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B C D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现在一提到“经” ,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段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 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 。没有“经” , “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
5、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经” ,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 书 礼 乐等都是周代官书, “官书用二尺四寸之 简书之” ,所以称作“经” 。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春秋属于“经” ,简长二 尺四寸; 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来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 公 羊传 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 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 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 论语只是个“袖珍本” ,才八寸。 论
6、语 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 记的文字多, 采用八寸的竹简, 也是为了记录简捷, 携带方便。 作为官方发表的文字和 “经” ,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 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 “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 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 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
7、大,内容 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 论语就不同了, 论语 的文字基本上时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 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 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 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 “小儿学问止论语 ,大儿结束学商旅。 ”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 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编辑、流传小史) 5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
8、线是无所谓庄重 不庄重的” 。 B在纺织时, “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 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 ,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 “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 书 礼 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所以称作“经” 。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 孝经虽然称作“经” ,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 左传 公羊传 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 急就篇生字密度很
9、大,内容也较复杂, 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 献都叫做“经” 。 B 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 也是一个原因。 C 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 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 ”来看,一直到唐代, 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 教育的教科书。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郭原平字长泰,禀 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 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
10、作匠, 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 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 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父抱笃疾弥年,原 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 烝 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 曾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 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 “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 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 加本价与
11、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 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 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 取者。又以种爪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 之。原平曰: “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 ”乃步从他道往钱唐 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 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郎察孝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 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
12、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 “府君嘉君淳行,憨君贫老, 故加此赡,岂宜必辞。 ”原平曰: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 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 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砖 )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禀 至行,养亲必己力 禀:赐与 B. 性闲 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 C. 日暮作毕,受直 归家 直:报酬 D. 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示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A. 唯餐盐饭而已 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 B. 父抱笃疾弥年 要使微贱,然后取
13、直 C. 于母前,示有所啖 岂可减溉田之水 D. 原平乃拜而受之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从不独 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吃鱼肉。 B. 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付钱。 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盗。 C. 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 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 D太守王僧朗举察
14、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坚决推 辞;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赏赐。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 本卷共 4 页,11 小题,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四、 (23 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2)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注 昨
15、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 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 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 荀子劝学 ) 羁鸟恋旧林, 。 ,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 园田居 )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全国 高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