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试卷类型:B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 理 本试卷共 12 页, 37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 (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2、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2008 年 2 月 26 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 1)正式 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 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2.下列传统民居各
3、对应的分布地域不 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4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 了“芬兰奇迹” 。其主要原因是 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 A. B.
4、C. D. 5.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 2)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图 2 等高线示意图 A. B. C. D. 6.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 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 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 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7.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图 3 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 。此时,东十区区 时为 12 时。读图回答 811 题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 30 E, 20 N B.150 E,
5、 20 S C.30 E, 20 S D.150 E, 20 N 9.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地方时 12 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 16 时日落 C.乙地昼长 20 小时 D.甲地夜长 12 小时 10.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于二分之一 11.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 5 时左右 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12.图 4 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 蚀较重的是 A. B. C. D
6、. 13.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14.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1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 越大,越容易区分。图 5 反映了甲、乙两类植 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 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 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 天的影像最合适 A. 第 30 天 B. 第 75 天 C
7、. 第 100 天 D. 第 130 天 16.“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 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17.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 。 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 30附近 B.南北纬 40附近 C.南北纬 60附近 D.南北纬 80附近 18.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 A.京哈铁路以桥代路 B.兰新铁路起伏剧烈 C.京沪铁路迂回曲折
8、D.成昆铁路桥隧相连 19.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该城市是 A.昆明 B.兰州 C.拉萨 D.呼和浩特 20.对下列各地区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 分。 21.上海、广(州)深 (圳 ) 北京是我国航空运货的三大中心。我国航空货运状况叙述正确的 是 A.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空货运量居三大货运中
9、心之首 B.三大货运中心也是我国的三大经济中心 C.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货源地 D.我国航空货运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22.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 A.梯田 B.园林 C.寺庙 D.水电站 23.图 6 中反映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心位置及其迁移状 况是 A.一直位于我国几何中心( 103 50E, 36 N)东 南部 B.在南北方上一直向南移动 C.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 D.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大于南北方向 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读图 7 回答 2425 题。 24.对图中地区的地
10、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旅游资源丰富, 附近查亚峰海拔 5000 多米, 终年积雪 25.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交通发达 B.低廉劳动力成本 C.热带雨林气候条件 D.当地市场需求大 26.2008 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 是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 16.8%。水资源占全国 4.01%。读图 8 和 图 9,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2728 题。 图 8 199
11、02002 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图 9 19902002 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 27.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 1996 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 1998 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28. 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 10 年间减少了 40 毫米。读图 10,结合
12、相关知识回答 2930 题。 图 10 19562000 年全国年蒸发量变化速率(mm/a)空间分布图 29.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良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良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30.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日照时数 相对湿度 风速 气温 空气污染程度 A. B. C. D.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7 题。3135 题为必做题,36、37 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满分 80 分。 3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
13、1) ( 5)题。 (共 14 分) 资料一:见图 11 资料二:见图 12 资料三:见图 13 图 13 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图 ( 2006 年) ( 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 _,世界石油生产 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三个国家是 _、 _和中国。 ( 3 分) ( 2)根据图 12 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正确项字母) 。 ( 3 分) A.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耗比高 C.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 比低于法国 E.中
14、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 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 _(填 正确项字母 )。 ( 2 分)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 4)图 13 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 _,说明理 由。 ( 3 分) ( 5)荷兰(见图 1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 3 分) 32.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 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 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 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5、 ( 5)题。 (共 13 分) 资料一:见图 14 图 14 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 资料二:见图 15 资料三:见图 16 图 16 六省面积、人口、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 (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 15,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_。 (2 分 ) (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_。 (填正确项字母 )。 ( 2 分)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 3)下列条件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_。 ( 3 分)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