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pdf
《DB42 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pdf(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20 P 22 备案号: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496 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highway slope (报批稿) 2019-03-28 发布 2019-04-28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T 1496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与 定义和符号 . 1 3.1 术语 与 定义 . 1 3.2 符号 . 4 4 总则 . 4 4.1 一般规定 . 4 4.2 监测
2、方案 . 5 4.3 监测等级 . 5 5 监测项目及要求 . 7 5.1 一般规定 . 7 5.2 现场巡检 . 8 5.3 仪器监测 . 8 6 监测网点布设 . 10 6.1 一般规定 . 10 6.2 变形监测网点布设 . 10 6.3 应力监测点布设 . 11 6.4 地下水监测布设 . 11 7 变形监测 . 11 7.1 一般规定 . 11 7.2 地表水平位移监测 . 12 7.3 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 13 7.4 深部水平位移监测 . 13 7.5 深部垂直位移监测 . 14 7.6 倾斜监测 . 14 7.7 地表隆起监测 . 14 7.8 裂缝监测 . 15 8 应力监
3、测 . 15 8.1 一般规定 . 15 8.2 土压力监测 . 15 8.3 孔隙水压力监测 . 16 8.4 支挡结构应力监测 . 16 DB42/T 14962019 II 8.5 锚杆(索)内力监测 . 17 9 地下水监测 . 17 9.1 一般规定 . 17 9.2 地下水位监测 . 17 10 自动化监测 . 18 10.1 一般规定 . 18 10.2 监测仪器设备及布设 . 18 10.3 数据自动采集和传输系统 . 19 10.4 数据存储管理及实时发布系统 . 19 10.5 系统供配电及防雷设计 . 19 11 监测期限及频率 . 20 11.1 一般规定 . 20 1
4、1.2 监测期限 . 20 11.3 监测 频率 . 20 12 监测预警 . 21 12.1 一般规定 . 21 12.2 监测预警值 . 21 13 监测成果 . 22 13.1 一般规定 . 22 13.2 监测成果文件 . 2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公路边坡监测范围 . 2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监测墩(标石)类型结构图 . 2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测斜管安装埋设方法 . 2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单点沉降计安装埋设方法 . 28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土压力计(盒)检验、标定和埋设 . 29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孔隙水压力计安装埋设方法 . 30 附录 G(规
5、范性附录) 钢筋应力计、锚索测力计安装埋设方法 . 31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监测报表样表 . 32 本规程用词说明 . 40 DB42/T 1496 2019 II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 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 本规程 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管理 。 本规程起草单位: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交 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王国
6、斌 、 程江涛 、 代先尧 、 陈 军 、 王红明 、 易 哲 、 陈银生 、 张俊瑞 、 邹东林 、 尹 其 、 罗红明 、 丁德民 、 吴银亮 、 沈 峰 、 周俊书 、 倪四清 、 雷 万雄 、 陈禹成 、 熊平高 、 熊 巍 、 余 坚 、 张 俊 、 钟建成 、 曾凯波 、 任靓蓓 、 程庆华 、 蔡 洁 、 董俭召 、 柏立懂 、 尹小涛 、 柳治国。 本规程由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解释。 本规程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联系电话: 027-83460670, 邮箱: ; 对本规程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联
7、 系电话: 027-84739663, 邮箱 。 DB42/T 1496 2019 V 引 言 为提高公路边坡监测水平,统一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确保监测工作安全适用、准确可靠、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结合公路边坡的特点,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是在充分研究国内有关边坡监测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较为成熟的方法技术基础上,经过专题研 究,认真总结公路边坡监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后编写而成,并以调研的形式充分征求了湖北省有关单 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修改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对公路边坡监测的监测方案、监测等级、 监测 项目及要求、 监测 期限及 频率 、监测预警、监 测成果进行了规定,并对实施监测 的监
8、测网点布设、 变形监测 、 应力监测 、 地下水监测 及 自动化监测 等 技术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DB42/T 1496 2019 1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公路边坡监测的监测方案、监测等级划分、 监测 项目、 监测 期限及 频率 、监测预警、 监测成果的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各级公路建设期和营运期边坡的监测。公路边坡监测应能形成点、线、面的三 维立体监测系统,以全面监测边坡的时空状态和发展趋势,满足勘察设计和预警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版 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9、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T 15406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GB/T 21029 岩土工程仪器系列型谱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JGJ 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 术 语 与 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规程。 3.1 术语 与 定义 3.1.1 公路边坡 slope of highway 在公路场地及周边,由于公路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人工边坡
10、,包括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 3.1.2 挖方边坡 excavation slope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人工开挖形成的低于原始地面的边坡。 3.1.3 填方边坡 fill slope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人工填筑形成的高于原始地面的边坡。 DB42/T 1496 2019 2 3.1.4 边坡支护结构 support structure of slope 为保证边坡安全并控制其变形而采用的支护墙(桩)、锚杆(索)等结构体系的总称。 3.1.5 边坡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slope 边坡监测范围内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桥梁、铁路、轨道交通等的统称。 3.1
11、.6 公路边坡监测 monitoring of highway slope 在公路工程建设或营运阶段,采用现场巡检、仪器监测等方法和手段,获取和反映监测对象的安全 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工作。 3.1.7 监测等级 grade of monitoring 根据边坡工程自身、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风险大小,对边坡工程监测进行的等级划分。 3.1.8 自然斜坡比拟坡 analogy slope of natural slope 自然斜坡比拟坡是广义概念,可选择当地极限稳定坡、稳定坡或所在自然坡的坡度。 3.1.9 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monitoring
12、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边坡岩土体与其上建(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斜、挠度、 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周期性的或实时的监测,并进行变形分析的过程。 3.1.10 水平位移监测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测量监测对象平面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量,并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变形分析的工作,包括地表 水平 位移监测和深部水平位移监测。 3.1.11 垂直位移监测 vertic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测量监测对象垂直方向随时间的变化量,并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变形分析的工作,包括地表垂直 位移监测和深部垂直位移监测
13、。 3.1.12 裂缝监测 crack monitoring 对边坡及影响范围内出现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有条件时含深度)及其变化等进行的测量。 3.1.13 应力监测 stress monitoring 在边坡岩土体或支挡结构内埋设应力计,获取其应力变化的量测工作。 DB42/T 1496 2019 3 3.1.14 地下水监测 ground water monitoring 为查明地下水水位高程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而进行的监测工作。 3.1.15 现场巡检 patrol-inspection 采用相应设备,对边坡地表及影响范围进行的巡检工作。 3.1.16 变形监测网 deformatio
14、n monitoring network 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监测点组成的按一定周期对监测对象进行重复观测而建立的观测网。 3.1.17 基准点 reference point 建在稳定的岩层或原生土层上的经确认固定不动的点,在变形测量中,作为测量工作基点及变形监 测点起算依据的稳定可 靠的控制点。 3.1.18 工作基点 basic work point 用于直接对形变监测点联测的相对稳定的控制点。 3.1.19 监测点 monitoring point 设置在边坡体、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对象上,并能反映其力学或变形特征的观测点。 3.1.20 监测期限 period of moni
15、toring 为保证公路工程正常施工及营运安全,监测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段。 3.1.21 监测频率 frequency of monitoring 在监测期限的某个时间段内对监测点实施的监测次数。 3.1.22 监测预警值 prewarning value of monitoring 为保证边坡体及其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监测对象可能出现异常、危险所设定的预警值。 3.1.23 自动化监测系统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在监测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或仅需要很少的人工干预而自动进行并完成的监测工作。自动化监测系统 可由传感器、自动采集单元、计算机、数据传输及信息
16、管理软件等组成,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 处理、浏览、报警等功能。 DB42/T 1496 2019 4 3.2 符号 Asi被测主筋截面积 ; d主筋直径 ; Ec支挡混凝土弹性模量 ; Es钢筋弹 性模量 ; f1荷载设计值 ; f2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 f3 预应力设计值 ; fi测试频率 ; f0初始频率 ; H边坡开挖面、填筑面垂直高度 ; k标定系数 ; L边坡滑塌区宽度 ; L1边坡坡顶影响区宽度 ; L2边坡坡脚影响区宽度 ; n测站数 ; P土压力、 锚杆(索)内力 ; Tb应力计、应变计的温度修正系数 ; T测试温度值 ; u孔隙水压力; 边坡坡度 ; 应力。 4 总则
17、 4.1 一般规定 4.1.1 公路边坡监测应根据监测等级开展工作,监测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程第 4.3.1 条的规定。 4.1.2 对边坡病害增加应急处治措施的同时应开展边坡监测。 4.1.3 公路边坡监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现场踏勘、收集资料; b) 制订监测方案; c) 监测点设置与验收,设备、仪器校验和元器件标定; d) 现场监测; e) 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 f) 编制阶段性监测报告; g) 监测工作结束后,编制监测总结报告。 4.1.4 边坡监测范围应按本规程附录 A 确定。 4.1.5 监测仪器设备及其检验、标定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1.6 监测单位应及时处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1496 2019 公路 监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