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7 T 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010.67 B 2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03 - 16 发布 2011 - 05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 T18472011 I 目 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旱地 . 1 3.2 高产田 . 1 4 基本要求 . 1 4.1 产地 . 1 4.2 品种选择 . 2 4.3 肥料使用准则 . 2 4.4 农药使用准则 . 2 5 栽培技术 . 2 5.1 播前准备 . 2 5.2 播种 . 3 5
2、.3 田间管理 . 3 6 病虫草害控制 . 4 6.1 主要病害防治 . 4 6.2 主要虫害防治 . 4 6.3 杂草防治 . 4 7 收获和贮藏 . 6 7.1 收获 . 6 7.2 晾晒 . 6 7.3 贮藏 . 6 8 运输和加工 . 6 9 副产品处理 .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 .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无公害小麦宜使用的肥料 .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的限量指标 .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 . 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常用农药及合理使用准则 .
3、11 DB37/ T1847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岩、马洪义、刘相阳、任广喜、孙良泉。 DB37/ T18472011 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旱地高产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地及整地、播种、施肥、病 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副产品处理的全程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地区产量不低于 5000kg/hm 2 的旱地高产田无公害
4、小麦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种子 禾谷类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5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6 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5798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5、于本标准。 3.1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农作物的耕地。 3.2 高产田 是指那些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得力、农作物全部生活因素的配合相对协调、单位 面积产量相对较高的耕地。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 4.1.1 环境质量 DB37/ T18472011 2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32的规定。 4.1.2 土壤肥力 土壤耕层20以内有机质含量1.0%,全氮(N)含量0 .095%,速效氮(N)80 mg/,速效磷 (P 2O5)含量20 mg/,速效钾(K 2O)含量95mg/。 4.2 品种选择 4.2.1 选用
6、的品种应经过国家、山东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并且抗旱性、耐肥性、抗倒伏性、抗病 性强、株型较紧凑、丰产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4.2.2 种衣剂包衣。在小麦病害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种子包衣。 4.3 肥料使用准则 4.3.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4.3.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 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 A 列出了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示; 4.3.3 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 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 B
7、4.3.4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附录 C 规定。微生 物肥料应符合 NY/T 227 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城镇生活垃圾;禁止使用工业垃圾、废水 4.4 农药使用准则 4.4.1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附录 D 规定了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 禁用农药品种;附录 E 列出了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4.4.2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 产生和发展 5 栽培技术 5.1 播前准备 5.1.1 底墒 应做到足墒播种,即
8、耕层土壤适宜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最佳。墒情不足时应灌水造墒。 5.1.2 底肥 5.1.2.1 秸秆还田 在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耕翻入土,秸秆切碎长度5。 5.1.2.2 施肥 应做到以下要求: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是提倡使用配方肥料, 增施有机肥,协调氮、磷、钾投入 比例,以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养分、水分供给能力,是旱田高产田小麦增产的重要措 施。 在肥料投入上,一般施有机肥 45000kg/hm 2 以上,纯氮 150kg/hm 2 180kg/hm 2 ,P 2O5 DB37/ T18472011 3 90kg/hm 2 120kg /hm 2 ,K 2O 90k
9、g/hm 2 120kg /hm 2 。 5.1.3 整地 精细整地,达到底平,面平,土块细碎,是提高播种质量、消灭“三籽“(露、深、丛籽),争“五 苗“(早、足、齐、匀、壮)的关键措施。土壤墒情较好又多年没深耕的地块有明显的犁底层,应进行 深耕,打破犁底层,耕深在20cm 25cm左右,耕后要及时耙耱,不漏耙、不拖耙,以防跑墒。耙后地 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 厘米,达到上虚下实,表土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 5.2 播种 5.2.1 播期 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816时播种,抗寒性一般的半冬性品种在16-14时播 种。冬性品种先播,半冬性品种在适期内后播。 若播期推迟,应采取种子催
10、芽、适当加大播种量 等措施予以弥补。一般鲁东、鲁中、鲁北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3 日至10月8日;鲁西的适宜播期为10月3日至10月12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10日;鲁南、鲁 西南为10月5日至15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亦可根据墒情确定播期。 5.2.2 播量 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667基 本苗15万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 型品种,每667基本苗12万16万。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667增加基本苗1万2万。 5.2.3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播种,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35, 播种和镇压
11、要连续作业。 5.3 田间管理 5.3.1 冬前管理 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有10cm以上的缺苗断垄地段,要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确保苗全;出苗 后遇雨或土壤板结,要及时进行划锄;在出苗后查苗补种的基础上,于三叶期至四叶期再进 行查苗, 将疙瘩苗疏开,补栽在缺苗断垄处,以达疏稠补稀的目的。 5.3.2 春季管理 5.3.2.1 划锄镇压 应按以下要求: 早春划锄的有利时机为顶凌期,即在表层土化冻 2cm 时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 12 遍。划锄要注意质量,早春第一次划锄要适当浅些,以防伤根和寒流冻害,随气温逐渐升 高,划锄逐渐加深,以利根系下扎,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
12、 麦苗,去除杂草。 春季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使土壤与根 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减少水分蒸发,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 5.3.2.2 追肥 DB37/ T18472011 4 结合降水情况,对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纯氮3/6675/667, 以利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一般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 追肥,一般追施尿素6/667左右。 5.3.2.3 预防倒伏 对旺长麦田,在起身期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30g/66750g/667加水50均匀喷雾;或者深 锄710断根控长。 5.3.2
13、.4 预防倒春寒 拔节以后若遇突然的寒流天气(日最低气温-1-2),在寒流过后可通过中耕保墒,提高地温, 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或在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 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5.3.3 后期管理 在灌浆初期喷用尿素0.5/6671/66 7或磷酸二氢钾0.2/667加水50进行叶面喷洒。 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间隔710天再喷一次。喷后24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 为了简化操作,可与其他田管措施结合进行。如每667m 2 用40多菌灵乳剂50ml80ml、50%辛硫磷乳油 50
14、ml75ml、磷酸二氢钾0.2,兑 水50kg配成混合液,进 行叶面喷施,可起到同时防病、防虫、防干 热风等“一喷三防”效果。 6 病虫草害控制 6.1 主要病害防治 6.1.1 小麦全蚀病 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667m 2 用20%粉锈宁乳油100g,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兑水50kg, 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 6.1.2 小麦根腐病 在发病初期,每667m 2 用12.5%禾果利20g30g或20%粉锈宁40g50g,兑水50kg60kg,拔去喷 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 6.1.3 小麦纹枯病 小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847 2011 山东省 旱地 高产 小麦 公害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