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883-2011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pdf
《DB37 T 1883-2011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883-2011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080.30 A 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8832011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 2011-05-19 发布 2011-06-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883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立新、于防修、祝卫国、王春茂、袁涛、郭怀力、申孝民、宋明大。 DB37/T 18832011 1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辖范围内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
2、维修、使用(含 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换,也适用于与事故相关的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事故应急救援和相关科研的信息处理与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41 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
3、院令第549号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15号 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种设备事故 special equi pment accident 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 (含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 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下列情形不属于特种设备事故: a) 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引发的; b) 通过人为破坏或者利用特种设备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自杀的; c)
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因劳动保护措施缺失或者保护不当而发生坠落、中毒、窒息 等情形的。 3.2 爆炸 explosions DB37/T 18832011 2 特种设备承压部件发生破裂, 设备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 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的事故。 通常包括锅炉、压力容器主要承压部件突然严重破裂,气瓶粉碎性破裂,以及特种设备及附件、元件破 裂、损坏,可燃性介质外泄发生爆燃的事故。爆炸事故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3.3 爆燃 deflagration 物质的极其快速的化学反应引起能量的释放,以反应速度小于音速推进到未反应物质的化学反应。 一般指炉膛(烟道)爆燃,也称炉膛爆炸
5、。指燃用煤粉、油、可燃气体等燃烧介质的锅炉,在点火或燃 烧不正常时,炉内积存的燃烧介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达到一定极限,遇明火快速燃烧的现象。 3.4 泄漏 leakage 承压类特种设备主体或部件因变形、损伤、断裂失效或安全附件损坏等因素造成内部介质非正常外 泄而引起的事故。 产生泄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装置的整体性缺陷或损坏的泄漏;外部原因导致的泄漏;未按规程进 行操作导致的泄漏等。容器过满、排放阀没有关闭、管道破裂、容器失效、由于工艺失控或外界加热使 容器超压等都有可能是泄漏的原因。工艺介质泄漏是加工工业面临的最大危险。 3.5 倒塌 collapse 特种设备在安装、使用、检修、改造和试验中
6、因特种设备主体或构件的强度、刚度难以承受实际的 载荷,发生局部、整体或基础的失稳、坍塌或倾覆事故。 3.6 倾覆 overturn 特种设备主体或构件因载荷或外力影响,导致设备重心超出支撑点而造成失稳的事故。 3.7 变形 deformed 特种设备承载主体及部件强度不足、材料失效、结构失稳造成的结构变形,几何尺寸发生永久性改 变而导致的事故。 3.8 断裂 fracture 特种设备承载主体及部件因材质劣化或受力超过强度极限而发生的失效现象。 断裂一般分为塑性断 裂、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和蠕变断裂。 3.9 碰撞 collide DB37/T 18832011 3 因惯性失控造成的人、运动物体
7、或固定物体相互之间短暂作用的过程。如落下物、锤击、飞来物、 碎裂崩块、人撞固定物体、运动物体撞人、人与人互撞等。 3.10 坠落 falling 因材料、部件失效或者失控,致使设备部件等坠落及其造成的人员坠落事故现象。包括物体坠落和 人员坠落。 3.10.1 物体坠落 falling of objects 因设备不完善或材料、部件缺陷或失效或者违反操作规程,致使特种设备、部件或载重离开原来位 置落向地面时造成的事故。 3.10.2 人员坠落 falling of personnel 工作人员或相关人员在设备运行、安装、修理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或失效、工作失控、安全保护措 施失效而发生的人员脱离原
8、来位置落向地面时造成的事故。 3.11 失控 out of control 由于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失效,导致特种设备不能被正常操作的事故。 3.12 损伤:damage 特种设备承载主体或构件受机械力或周围介质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 接触或相互运动的表面产生接 触疲劳或腐蚀疲劳,表面材料逐渐脱落发生的失效。一般有磨蚀疲劳、接触疲劳或腐蚀疲劳等三种损伤 失效形式。 3.13 滞留 steand 因特种设备故障,导致乘员无法到达设备功能明示可以到达的位置,以及凭借乘员自身能力无法安 全离开故障特种设备的状态。 4 编码规则 4.1 事故代码 4.1.1 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为三类:事故报告代码
9、、事故原因代码、事故存档代码。 4.1.2 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地主管部门报送事故情况时,使用事故报告代码进行标识。 4.1.3 事故处理部门在处理事故完毕后,使用事故原因代码进行标识。 DB37/T 18832011 4 4.1.4 将事故相关档案存档管理时,使用事故存档代码进行标识。 4.2 事故报告代码 4.2.1 代码结构 代码分为五段共18位数字,结构如下: 事故形式 事故等级 发生事故设备种类 发生事故时间 发生事故单位组织结构代码 4.2.2 代码 4.2.2.1 第一段事故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直接采用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组织结构代码,为 8 位数字。 4.2.2.2 第二段发生事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883-2011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与代码 1883 2011 特种设备 事故 分类 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