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281-2020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pdf
《DB21 T 3281-2020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3281-2020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21/T 3281 2020 I ICS 65.020.40 B 60 DB21 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 T 3281 2020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arge-size timber 2020 - 07 - 30 发布 2020 - 08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I 目 次 目 次 . II 前 言 . III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1 4 造林地选择 . 2 5 造林苗木选择 . 2 6 整地 . 3 7 造林密度 . 3 8 栽植 . 3 9 补植 . 3 10 幼树抚育 . 3 11 间伐 . 3 12 轮伐期 . 4 13 生长指标 . 4 14 地力维护 . 4 15 林分保护 . 4 16 其他要求 . 4 附 录 A . 5 (资料性附录) . 5 附 录 B . 6 (资料性附录) . 6 DB21/T 3281 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所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
3、国 春、安宇宁、曹怡立、杨树军、张莉莉、宋鸽、裴松义、赵国军、刘敏、 刘淑玲、孙海红、刘建华、王大勇、 李红、 李国军、白国华、金耀东、颜景红 、扈延伍、魏旭、胡玉珠、 王丽丽。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 ,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 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阜新市中华路东段 55号),联系电话: 0418-3996169。 DB21/T 3281 202
4、0 1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建筑材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适宜 区域及造林地选择、 造林苗木选择、整地方式及造林密度、林木抚育间伐的 主要技术措施 与 林木生长指标等。 本标准适用于辽西北樟子松人工林,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337.
5、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21/T 706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DB21/T 205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21/T 2277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樟子松 樟子松是欧洲赤松的地理 变种 。在中国天然分布于大 兴安 岭北部(北纬 50以北)和 呼 伦贝尔 草原东南部,为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3.2 钩机穴状整地 采用钩机沿等高线进行穴状挖坑,形成积水盘的一种整地方式。 3.3 立地指数 立地指数是指林分在基准年龄高峰时的优势木高 ,基准年龄指林分优势高生长达到最高 峰或趋于稳定时期的年龄。
6、立地指数是评价林地生产力的指标,以基准年龄某种林木的优势 木 高 度 来 测 定 , 辽 西 北 樟 子 松 人 工 林 基 准 年 龄 为 30 年。 3.4 中径木 胸径 14.0cm而 26.0cm, 可生产中径材的立木。 3.5 中径材 2 离基部 2.5m处,去皮直径 12.0cm而 24.0cm的原木。 3.6 规格材 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原木,包括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 3.7 建筑材林 以培育建筑材料为目的的林分。以木材质量高、单位面积生产力高,培育中径材以上的 林木为主要目标。 3.8 出材量 活立木中规格材及小条木的材积总和。 4 造林地选择 4.1 迹地 宜选阔叶林、针阔
7、混交林及立地指数 10以上第一代樟子松林等采伐迹地,或立地条件较 好的宜林荒山。 樟子松立地指数表见附录 B。 4.2 地形 选择丘间低地,长坡的中下部及短坡的下部:不宜选择迎风坡风口处。 4.3 土壤 宜选择沙壤土、壤土,土层厚度 50cm。 5 造林苗木选择 5.1 种质资源 5.1.1 种源 根据本区域种源试验评价结果进行选择。据种源试验结果,以红花尔基、净月潭、章古 台为好。 5.1.2 种子园 选择一代以上种子园的种子。 5.1.3 家系 选用国家或地方审(认)定的优良家系。 5.1.4 无性系 选用国家或地方审(认)定的优良无性系。 5.2 苗木 造林苗按 DB21/T 2277达
8、 级苗木标准。 DB21/T 3281 2020 3 6 整地 6.1 整地前应进行林地清理 包括伐根清理,采伐剩余物堆放在不影响整地造林的地方。 6.2 宜采用穴状或带状整地 平缓地采用机械开沟带状整地,起伏地采用钩机点穴状整地,深度 35cm。 7 造林密度 立地指数 10及以上立地,初植密度 833株 /公顷 1667株 /公顷,株行距 2m6m、 1m6m、 2m3m。 8 栽植 8.1 栽植时间 春季,在新梢萌动之前完成造林,顶浆造林,造林时间以 3月下旬 4月下旬为宜,栽后 及时浇水。雨季,在高生长结束后造林,造林时间以 6月上旬 6月下旬为宜,选择连雨天前 造林或造林后及时浇 水
9、。避开大风天气。 8.2 栽植方法 在整地后的沟、穴内挖造林坑,规格 30cm30cm30cm,栽植时,先表土回 填 10cm左右, 再放置苗木,回填表层湿土至高出原根际处 5cm 10cm。 9 补植 造林成活率未达 90%的林地需要补植。补植时间以造林当年雨季或 翌年 初春为宜。补植 树种及苗龄应与造林苗木相同。 10 幼 树 抚育 造林后及时进行 穴状、窄带状 松土除草,对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等要及时清除。连 续 3 5年,每年 1 3次,前期多次,后期少次。第 1次 5月末,第 2次、第 3次于 7月、 8月份。 11 间伐 11.1 间伐时间 第 1次间伐,立地指数 8 9的林分,
10、以 12 14年为宜, 立地指数 10的林分,以 10 12 年为宜; 第 2次间伐一般在 1次间伐后 7年左右进行。 间伐的同时,开展保留木修枝,修枝强 度冠高比为 2/3 1/2。 11.2 间伐方式 采用下层抚育法。 详见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4 11.3 保留株数 立地指数 10以上立地, 第一次间伐 保留密度 833株 /公顷 1500株 /公顷 ,第二次间伐 保 留密度 800株 /公顷 1200株 /公顷 ,最后 保留密度 650株 /公顷 1000株 /公顷。 12 轮伐期 立地指数 8 9的林分,轮伐期 45年 50年;立地指数 10以上的林分,轮伐期 41年
11、 45 年。 13 生长指标 9 12立地指数,林分生长表见附录 B。 14 地力维护 14.1 施肥 合理施肥是用材林速生丰产的基本措施之一,以早期施肥为主。 施基肥,以有机肥为 主 ,搅拌均匀,穴施 15kg25kg;无机肥穴施 0.3kg0.5kg。 14.2 营建混交林 以营建带状针阔混交林为主。 混交方式和混交树种参照 按 DB21/T 2277-2014 樟子松造 林技术规程 。 14.3 地被物保护 保护林下植被、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 15 林分保护 15.1 病虫害防 治 参照: DB21/T 2277-2014 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 执行。 15.2 森林防火 按 辽宁省森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32812020 樟子松建筑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3281 2020 樟子松 建筑 培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