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699-2019 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要求.pdf
《DB11 T 1699-2019 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699-2019 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要求.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7.040.20 H 2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6992019 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技术要求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of corrosion and welds in ammonia refrigeration pipes by X-ray technique with digital detector arrays 2019 - 12 - 25发布 2020 - 04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6992019 I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2、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等级 . 3 5 一般要求 . 3 6 数字成像检测技术 . 6 7 检测结果 . 17 8 检测记录和报告 . 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图像质量最低值 . 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几何放大技术原理 . 2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管道壁厚损失数字X射线DWT测试过程 . 25 参考文献 . 28 DB11/T 16992019 II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北京市丰台区
3、特种设备检测所、北京嘉盛国安科技有 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强、谭伟、梁丽红、梁旭、张明洋、王广坤、王宝龙、陈凯、李伟、陈玉平、 李浩、李宏雷、陈克、刘阳、赵军、杨雷、崔海捷、帅家盛。 DB11/T 16992019 III 引 言 针对带保冷层、含液在用氨制冷管道本体及其焊缝X射线检测难题,在与ISO176362:2013(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Radiographic testingPart 2:X-and gammaray techniques with digital detect
4、ors和NB/T 47013.1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等 标准比对的基础上,体现与ISO标准接轨的原则、采用原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氨制冷装置RBI与传统 检验融合方法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15QK002)、结合氨制冷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实践编制 本标准,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等级按图像质量分为两个级别:A级图像质量基本技术;B级图像质 量高级技术; 规定了带包覆层含液管道焊接接头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内容; 规定了管道本体剩余厚度测量内容。 DB11/T 16992019 1 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
5、标准规定了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本体及其焊接接头的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不大于400mm的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本体剩余厚度测量和焊接接头裂纹、未 焊透、未熔合、咬边、内凹、错边等缺陷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公称直径不大于400mm的其他带包覆层含液在用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604.2 无损检测 术语 射线照相检测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6、基本标准 GB/T 23901.1201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1部分:线型像质计像质值的测定 GB/T 23901.52019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图像质量 第5部分:双线型像质计图像不清晰度 的测定 GB 50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1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TSG D7005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7、-工业管道 GBZ 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氨制冷压力管道 ammonia refrigeration pressure pipe 制冷系统内部以氨制冷剂为介质的压力管道,包括带包覆层和不带包覆层的管道。 3.2 数字探测器 digital detector array DDA 将X射线转换为离散阵列模拟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后通过计算机显示输出X射线数字图像的电子设 备,以下简称探测器。 DB11/T 16992019 2 3.3 X射线数字成像 X-ray digital radiogr
8、aphy X射线穿透工件经探测器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显示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 3.4 像素 pixel X射线数字探测器的的基本组成单元,即与敏感元器件对应的点。 3.5 灰度值 gray value X射线数字图像中每一像素的数值。 3.6 线性化灰度值 linearized gray value 与探测器曝光量严格成正比例的像素灰度值,当探测器未曝光,对应的灰度值等于零。 3.7 数字探测器基本空间分辨力 basic spatial resolution of a digital detector array ector bSR det 在无被检工件、像质计放置于数字探测器之上
9、和透照几何放大倍数接近于1时,检测系统所能分辨 的最小几何尺寸细节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在数字图像上测得的探测器不清晰度的一半。 注:不清晰度的测量参见GB/T 23901.52019标准。 3.8 数字图像基本空间分辨力 basic spatial resolution of a digital image image bSR 像质计放置于射线源侧被检工件之上,检测系统所能发现的被检工件图像中最小细节的能力,在数 值上等于在数字图像上测得的不清晰度的一半。 注:不清晰度的测量参见GB/T 23901.52019标准。 3.9 信噪比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数字图像
10、中给定区域线性化灰度值平均值与线性化灰度值标准偏差之间的比值。 3.10 归一化信噪比 normalized signal-to-noise ratio SNRN 实测信噪比按下式除以基本空间分辨力(单位微米): DB11/T 16992019 3 b measuredN SRSNR 6.88SNR = 注: measuredSNR 为实际测得的信噪比; ectorbb SRSR det= 3.11 对比度/噪声比 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 数字图像两个区域灰度平均值之差与灰度平均标准偏差之间的比值。 3.12 归一化对比度/噪声比 normalized cont
11、rast-to-noise ratio CNR N 实测对比度/噪声比按下式除以基本空间分辨力(单位为微米): b measuredN SRNR 6.88CCNR = 注: measuredSNR 为实际测得的信噪比; ectorbb SRSR det= 4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等级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等级按图像质量分为两个级别(见附录A): a) A级图像质量基本技术; b) B级图像质量高级技术。 5 一般要求 5.1 检测人员 5.1.1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 5.1.2 从事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应在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
12、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专项资格后, 从事相应项目的检测工作。 5.1.3 检测人员应了解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数字图像处理知识,掌握相应的计 算机基本操作方法。 5.2 检测系统与器材 5.2.1 X射线机 5.2.1.1 采用与探测器相匹配的X射线机。 5.2.1.2 应根据被检工件的厚度、规格、焦距大小以及是否含介质、带包覆层等现场透照条件,选择 X射线机的能量范围。 DB11/T 16992019 4 5.2.2 探测器系统 5.2.2.1 包含面阵列探测器及其通讯、控制线缆等配件。 5.2.2.2 面阵列探测器像素尺寸宜在大于100微米至148微米范围内。 5.2.2.3
13、A/D转换位数不小于14bit。 5.2.2.4 探测器供应商应提供探测器的坏像素表和坏像素校正方法。 5.2.2.5 应按照具体的探测器系统规定的图像校正方法,对探测器进行校正。 5.2.3 计算机与系统软件 5.2.3.1 计算机显示器应满足的最低要求如下: a) 亮度不低于250cd/m2; b) 灰度等级不小于8bit; c) 图像显示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d) 显示器像素点距不高于0.3mm。 5.2.3.2 系统软件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平均、窗位、安全延时、图像416倍不失真缩放、线缆/ 无线控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缺陷几何尺寸测量、缺陷标注、信噪比和基本空间分辨力测量、
14、双丝 像质计摆放角度测量、图像存储。 5.2.4 像质计 5.2.4.1 图像相对灵敏度采用线型像质计进行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GB/T 23901.1 的规定。 5.2.4.2 数字图像和阵列数字探测器基本空间分辨力采用双线型像质计进行测定,双线型像质计的型 号和规格应符合GB/T 23901.5的规定。 5.2.4.3 线型像质计 5.2.4.3.1 无包覆层、不含液态介质管道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原则应符合NB/T 47013.112015中 6.1.2.1要求。 5.2.4.3.2 有包覆层、不含液态介质管道线型像质计宜放置在射线源侧的工件上;若相对灵敏度(IQI 值)不能满足透
15、照要求(见附录A中表A.1A.3),应放置于靠近探测器的保温层外侧。 5.2.4.3.3 含液态介质管道线型像质计宜放置在探测器侧的工件上;管道带保温层时,应放置于靠近 探测器的保温层外侧。 5.2.4.3.4 当线型像质计放置在探测器侧时,应在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作为标记,“F”标记的图像应 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图像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5.2.4.3.5 线型像质计的使用和识别应符合NB/T 47013.112015中6.1.2.2、6.1.2.3要求。 5.2.4.4 双线型像质计 5.2.4.4.1 是否同时使用线型像质计和双线型像质计由合同双方确定。若放大倍率大于1.2,
16、应同时 使用线型像质计和双线型像质计。 5.2.4.4.2 焊缝双壁双影透照,双线型像质计置于管子的射线源侧,图像基本空间分辨力满足附录A 中的表A.4或A.5要求(透照厚度为管子公称直径)、并且数字阵列探测器空间分辨力满足附录A中的 表A.4或A.5要求(透照厚度为2倍管子壁厚)。 5.2.4.4.3 焊缝双壁单影或单壁单影透照,双线型像质计置于管子的探测器侧,图像基本空间分辨力 满足附录A中的表A.4或A.5要求(透照厚度为管子壁厚)。 DB11/T 16992019 5 5.2.4.4.4 管道带包覆层时,双线型像质计置于包覆层上,应进行工艺验证,数字图像基本空间分辨 力应在参考图像上读
17、取。 5.2.4.4.5 当双线型像质计放置在探测器侧时,应在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作为标记,“F”标记的图像 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图像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5.2.4.4.6 双线型像质计金属丝与探测器的行或列成较小的夹角(25),且细丝置于外侧。在透照 参数和检测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如一条焊缝的连续成像),可只在第一幅图像中放置双线型像质计,细 丝置于外侧。 5.2.4.4.7 双线型像质计的识别方法见GB/T 23901.52019。 5.2.5 标记 5.2.5.1 定位标记 焊缝透照定位标记包括搭接标记和中心标记。局部检测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当铅质标记 用数字表示时
18、,可不用中心标记。 5.2.5.2 识别标记 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焊缝编号、图像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部分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等(其 数码表示返修次数)。 5.2.5.3 标记位置 标记一般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所有标记图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 像;搭接标记放置的部位还应符合NB/T 47013.2的规定。无法标记时应在原始记录上画图标记。 5.2.6 数字成像系统运行核查 5.2.6.1 应提供检测系统性能测试证明文件。在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测系统性能验收,验收合格后 方可使用。 5.2.6.2 在如下情况下应进行核查,核查主要指测试系统分辨力,核查方法按NB
19、/T 47013.112015 附录A执行: a) 检测系统有改变时; b) 正常使用条件下,每3个月应至少核查一次; c) 在系统停止使用一个月后重新使用时; d) 对于脉冲源,当使用脉冲数占总脉冲数1/3、2/3时,均须核查。 5.2.7 曝光量确定原则 5.2.7.1 应按照检测速度、检测设备和检测质量的要求,通过协调影响曝光量的参数来选择合适的曝 光量;需要提高检测效率时,优先选择大电流短时间的曝光量。 5.2.7.2 对于直流源高频射线机,单次曝光量范围:管电流为0.5mA至4.5mA、通常情况下曝光时间 范围为1秒至60秒。 5.2.7.3 对于脉冲源射线机,单次曝光量范围:脉冲数
20、1至199。 5.2.7.4 多次叠加的总曝光量等于单次曝光量乘以平均次数。 5.2.8 安全要求 5.2.8.1 检测环境应满足说明书中对相应检测系统的温度、湿度、接地、电磁辐射、振动等运行环境 的要求。 5.2.8.2 X射线辐射防护条件应符合GB 18871和GBZ 117的有关规定。 DB11/T 16992019 6 5.2.8.3 现场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时,应按GBZ 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 检测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5.2.8.4 现场通风条件良好,氨浓度应在人体安全水平以下;必要时,穿戴氨用防护面罩。 5.2.8.5 高空作业应穿
21、戴高空作业防护用具。 6 数字成像检测技术 6.1 焊缝透照布置 6.1.1 透照方式 6.1.1.1 不带包覆层、不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透照方式见图1图3。 6.1.1.2 不带包覆层、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X数字成像检测检测透照方式见图4图6。 6.1.1.3 带包覆层、不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透照方式见图7图9。 6.1.1.4 带包覆层、含液氨制冷管道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透照方式见图10图12。 说明: S X射线源; D 数字探测器; f X射线源至工件之间的距离; f X射线源至工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b 工件至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b 工件
22、至探测器之间的垂直距离; t 名义厚度; De 管道外径。 图1 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 DB11/T 16992019 7 图3 对接焊缝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图 图2 对接焊缝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方式图 DB11/T 16992019 8 注:源至工件距离可采用f代替f。 图4 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 图5 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方式图 DB11/T 16992019 9 图6 含液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图 注:源至工件距离可采用f代替f。 图7 带包覆层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方式图 DB11/T 16992019 10 图9 带包覆层管道对接焊缝双壁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699-2019 在用氨制冷压力管道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要求 1699 2019 制冷 压力 管道 射线 数字 成像 检测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