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及答案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 及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病毒的特点不包括 A.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存 B.以复制方式繁殖 C.缺乏完整的酶系统 D.没有细胞壁 E.只含有 DNA 或 RNA 一种核酸(分数:1.00)A.B.C.D.E.2.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属于 A.推荐性国家标准 B.强制性国家标准 C.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D.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E.卫生行业标准(分数:1.00)A.B.C.D.E.3.人类疱疹病毒中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HSV B.HSV C.EB 病毒 D.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2、 E.人类疱疹病毒 7 型(分数:1.00)A.B.C.D.E.4.机体中表面积最大的、能与外界环境持续接触的器官和系统是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D.呼吸系统 E.泌尿系统(分数:1.00)A.B.C.D.E.5.不属于虫媒病毒病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森林脑炎 C.黄热病 D.血吸虫病 E.登革出血热(分数:1.00)A.B.C.D.E.6.大肠埃希菌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结果为 A.+- B.+- C.-+-+ D.-+ E.-+-(分数:1.00)A.B.C.D.E.7.清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A.蒸馏 B.高压蒸汽灭菌 C.细菌滤器过滤除菌 D.流通
3、蒸汽灭菌 E.紫外线照射(分数:1.00)A.B.C.D.E.8.病原菌人工培养时采用的温度和培养基的 DH 为 A.2835,7.27.6 B.3537,7.28.6 C.3537,7.27.6 D.3537,6.08.6 E.2535,7.28.0(分数:1.00)A.B.C.D.E.9.显微镜的接目镜为 10,接物镜标有 100,则物像放大倍数为 A.110 倍 B.400 倍 C.1000 倍 D.1100 倍 E.10000 倍(分数:1.00)A.B.C.D.E.10.DNA 的成分是 A.脱氧核糖核酸 B.核糖核酸 C.氨基酸 D.多肽 E.核蛋白(分数:1.00)A.B.C.D
4、.E.11.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A.痰培养 B.ELISA C.肥达试验 D.厚涂片抗酸染色光镜检查 E.结核菌素试验(分数:1.00)A.B.C.D.E.12.SS 琼脂培养基属于 A.厌氧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分数:1.00)A.B.C.D.E.13.可调节细菌温度的成分是 A.无机盐 B.脂质 C.蛋白质 D.水 E.多糖(分数:1.00)A.B.C.D.E.14.应用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时,保护剂加入时间为 A.冻干前 B.冷冻后 C.冷冻中 D.干燥时 E.密封时(分数:1.00)A.B.C.D.E.15.影响培养基中
5、白喉棒状杆菌产毒株毒素产量的元素是 A.镁 B.钙 C.钾 D.钠 E.铁(分数:1.00)A.B.C.D.E.16.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 4 期,依次为 A.稳定期、迟缓期、对数期和衰亡期 B.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C.生长期、对数期、迟缓期和衰亡期 D.对数期、稳定期、迟缓期和衰亡期 E.对数期、生长期、对数期和衰亡期(分数:1.00)A.B.C.D.E.17.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包括 A.IgG、IgM、IgK、IgN 和 IgE B.IgG、IgM、IgA、IgD 和 IgE C.IgK、IgM、IgA、IgD 和 IgH D.IgG、IgH、IgA、IgM 和
6、IgE E.IgG、IgM、IgH、IgD 和 IgE(分数:1.00)A.B.C.D.E.18.微生物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A.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C.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生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原生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E.原生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质细胞型微生物(分数:1.00)A.B.C.D.E.19.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有诊断价值的是每毫升尿含菌量为 A.10 B.100 C.1000 D.100000 E.1000000(分数:1.00)A.B
7、.C.D.E.20.机体免疫屏障结构包括 A.胸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B.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C.滑膜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D.胸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E.皮肤与胸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分数:1.00)A.B.C.D.E.21.应用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时,保护剂加入时间为 A.冻干前 B.冷冻后 C.冷冻中 D.干燥时 E.密封时(分数:1.00)A.B.C.D.E.22.大肠埃希菌 O157:H7 是 A.EPEC 的主要血清型 B.EIEC 的主要血清型 C.ETEC 的主要血清型 D.EHEC 的主要血清型 E.EAggEC 的主要血清型(分数:1.
8、00)A.B.C.D.E.23.轮状病毒感染时,为检出轮状病毒或抗原应采集的标本是 A.粪便 B.血液 C.血清 D.痰液 E.呕吐物(分数:1.00)A.B.C.D.E.2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的时间是 A.1985 年 9 月 6 日 B.1987 年 6 月 1 日 C.1987 年 9 月 6 日 D.1985 年 6 月 9 日 E.1992 年 7 月 1 日(分数:1.00)A.B.C.D.E.25.血清消毒的最佳方法是 A.煮沸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滤过除菌法(分数:1.00)A.B.C.D.E.二、B配伍选择题/B(总题数:4
9、,分数:5.00) A.霍乱弧菌培养 B.破伤风杆菌培养 C.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D.钩端螺旋体培养 E.白喉棒状杆菌培养(分数:1.50)(1).庆大霉素培养基(分数:0.50)A.B.C.D.E.(2).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分数:0.50)A.B.C.D.E.(3).巧克力血琼脂平板(分数:0.50)A.B.C.D.E. A.透明质酸酶 B.IgA 蛋白酶 C.链道酶 D.耐热核酸酶 E.卵磷脂酶(分数:1.00)(1).促进细菌黏附的酶类是(分数:0.50)A.B.C.D.E.(2).对宿主细胞具有损伤作用的酶类是(分数:0.50)A.B.C.D.E.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吉姆
10、萨染色 D.HE 染色 E.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数:1.00)(1).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是(分数:0.50)A.B.C.D.E.(2).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常用的染色法是(分数:0.50)A.B.C.D.E. A.转运氨基酸 B.决定蛋白质结构 C.构成核糖体骨架 D.不均一核 RNA E.运输蛋白质(分数:1.50)(1).rRNA(分数:0.50)A.B.C.D.E.(2).mRNA(分数:0.50)A.B.C.D.E.(3).tRNA(分数:0.50)A.B.C.D.E.三、B多选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26.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 A.丹毒 B.风湿
11、热 C.产褥热 D.心内膜炎 E.肾小球肾炎(分数:1.00)A.B.C.D.E.27.转位因子主要包括 A.插入序列 B.温和噬菌体 C.转座子 D.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E.质粒(分数:1.00)A.B.C.D.E.28.溶原性噬菌体的特征包括 A.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菌基因组中 B.一定条件下,宿主菌可由溶原状态进入裂解周期 C.噬菌体基因可随细菌分裂而传递到子代细菌中 D.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E.宿主菌的溶原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分数:1.00)A.B.C.D.E.29.DNA 复制是 A.按碱基互补原则 B.从 53方向合成 C.需要 dNTP 的参与 D.复制过程 DNA 双链结构并不解
12、为单链 E.半保留复制(分数:1.00)A.B.C.D.E.30.常用于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方法是 A.鸡胚培养 B.血琼脂培养 C.小鼠培养 D.细胞培养 E.液体培养基培养(分数:1.00)A.B.C.D.E.31.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粪口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E.垂直传播(分数:1.00)A.B.C.D.E.32.细菌的变异根据基因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可分为 A.结构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表型变异 D.基因型变异 E.菌落变异(分数:1.00)A.B.C.D.E.33.细菌的 3 种基本形态是 A.螺杆菌 B.球菌 C.杆菌 D.链球菌 E.螺形菌
13、(分数:1.00)A.B.C.D.E.34.人畜共患病包括 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淋病 D.猩红热 E.鹦鹉热(分数:1.00)A.B.C.D.E.35.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可见于 A.菌株发生耐药性变异 B.免疫功能低下 C.寄生部位的改变 D.菌株发生毒力变异 E.菌群失调(分数:1.00)A.B.C.D.E.36.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的特性包括 A.常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B.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C.可以是轻度腹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腹泻 D.致病物质包括耐热肠毒素 E.致病物质包括不耐热肠毒素(分数:1.00)A.B.C.D.E.37.细菌外毒素包括 A.神经毒素 B
14、.细胞毒素 C.肠毒素 D.类毒素 E.细菌素(分数:1.00)A.B.C.D.E.38.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可以将细菌的营养类型分为 A.自营菌 B.异营菌 C.需氧菌 D.厌氧菌 E.互生菌(分数:1.00)A.B.C.D.E.39.细菌中含有异染颗粒的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鼠疫耶尔森菌 C.葡萄球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结核分枝杆菌(分数:1.00)A.B.C.D.E.40.动物实验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的主要用途是 A.分离和鉴定细菌 B.测定细菌毒力 C.制备免疫血清 D.制备抗生素 E.制备类毒素(分数:1.00)A.B.C.D.E.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 答案解析(总
15、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病毒的特点不包括 A.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存 B.以复制方式繁殖 C.缺乏完整的酶系统 D.没有细胞壁 E.只含有 DNA 或 RNA 一种核酸(分数:1.00)A. B.C.D.E.解析:病毒缺乏完善的酶系统,无细胞器,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故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内生长繁殖,而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2.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属于 A.推荐性国家标准 B.强制性国家标准 C.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D.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E.卫生行业标准(分数:1.00)A.B. C.D.E.解析:国家标准是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
16、统一的技术要求,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3.人类疱疹病毒中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HSV B.HSV C.EB 病毒 D.人类疱疹病毒 6 型 E.人类疱疹病毒 7 型(分数:1.00)A.B. C.D.E.解析:4.机体中表面积最大的、能与外界环境持续接触的器官和系统是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皮肤 D.呼吸系统 E.泌尿系统(分数:1.00)A.B.C. D.E.解析:皮肤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持续接触、表面积最大的器官。5.不属于虫媒病毒病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森林脑炎 C.黄
17、热病 D.血吸虫病 E.登革出血热(分数:1.00)A.B.C.D. E.解析: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侵入人体引起的,当人或哺乳动物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时,尾蚴侵入皮肤,成为童虫,再发育成成虫,产卵。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有致病作用。6.大肠埃希菌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结果为 A.+- B.+- C.-+-+ D.-+ E.-+-(分数:1.00)A. B.C.D.E.解析:7.清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A.蒸馏 B.高压蒸汽灭菌 C.细菌滤器过滤除菌 D.流通蒸汽灭菌 E.紫外线照射(分数:1.00)A. B.C.D.E.解析:热原质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耐高温,1
18、21,20min 不被破坏。蒸馏法去除热原质效果最好。8.病原菌人工培养时采用的温度和培养基的 DH 为 A.2835,7.27.6 B.3537,7.28.6 C.3537,7.27.6 D.3537,6.08.6 E.2535,7.28.0(分数:1.00)A.B.C. D.E.解析:大多数病原菌都为适温菌,最适生长温度 37。大多数病原菌最适的酸碱度为 pH7.27.6,在此pH 下,细菌的酶活性强,生长繁殖旺盛。9.显微镜的接目镜为 10,接物镜标有 100,则物像放大倍数为 A.110 倍 B.400 倍 C.1000 倍 D.1100 倍 E.10000 倍(分数:1.00)A.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微生物 检验 技术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