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9 (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9 (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9 (1)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9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感觉障碍的分类是怎样的?(分数:5.00)_2.感觉障碍的定位主要分哪几个类型?(分数:5.00)_3.反射弧的组成是怎样的?(分数:5.00)_4.反射的主要分类是什么?(分数:5.00)_5.颈内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及血供是怎样的?(分数:5.00)_6.椎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及血供是怎样的?(分数:5.00)_7.脑底动脉环的主要构成是什么?(分数:5.00)_8.脑浅静脉的主要血管构成是什么?(分数:5.00)_9.脑深静脉的主要血管构成是什么?(分数:5.00)_10.脊髓的血供是怎样的?(分数:5.
2、00)_11.什么是脑水肿?(分数:5.00)_12.脑水肿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分数:5.00)_13.脑水肿的主要分类是什么?(分数:5.00)_14.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分数:5.00)_15.脑水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分数:5.00)_16.脑水肿如何治疗?(分数:5.00)_17.何为颅内压增高?(分数:5.00)_18.颅内压增高是如何产生的?(分数:5.00)_19.什么是小脑幕切迹疝?(分数:5.00)_20.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分数:5.00)_神经内科主治医师-29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感觉障碍的分类是怎样的?(
3、分数:5.00)_正确答案:(1)感觉过敏: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增强,感觉阈值降低。(2)感觉减退: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3)感觉倒错:指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性质的异常感觉。(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指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如感到体内有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觉。其特点是患者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解析:2.感觉障碍的定位主要分哪几个类型?(分数:5.00)_正确答案:(1)末梢型:是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状、袜子状分布,可伴有相应区内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
4、障碍,也可有感觉异常、感觉过度和疼痛等。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病。(2)神经根型:感觉障碍范围与某种神经根的节段分布一致,呈节段型或带状,在躯干呈横轴走向,在四肢呈纵轴走向。疼痛较剧烈,常伴有放射痛或麻木感,是脊神经后根损伤所致。见于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和神经根炎等。(3)脊髓型:根据脊髓受损程度分为横贯型和半横贯型。脊髓横贯型:为脊髓完全被横断,其特点为病变平面以上完全正常,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并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多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外伤等。脊髓半横贯型:仅脊髓一半被横断,又称布朗-塞卡尔综合征,其特点为病变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丧失及痉挛性瘫痪;对侧痛、温觉丧失。见于脊
5、髓外肿瘤和脊髓外伤等。(4)内囊型:因感觉、运动传导路都经过内囊,且内囊较窄,如有病变常表现为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及伴有偏瘫(病灶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偏瘫、同向偏盲,常称为三偏征)。常见于脑血管病。(5)脑干型:因延髓较脊髓宽,各种感觉传导束也较分散,如病变较局限时,可发生分离性感觉障碍。如延髓与脑桥下部的一侧病变时可产生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其特点为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躯干及肢体感觉缺失。见于炎症、肿瘤和血管病变。(6)皮质型:因大脑皮质感觉分布较广,发生损害时,其感觉障碍往往限于身体的一部分,其特点为上肢或下肢感觉障碍,并有复合感觉障碍。)解析:3.反射弧的组成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
6、答案:(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解析:4.反射的主要分类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1)非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即遗传下来的对外部生活条件特有的稳定的反应方式,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反应方式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也就是本能,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还有一些可能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曾经有一定生物适应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如巴宾斯基征、抓握反射
7、、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非条件反射,如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打嗝、喷嚏等等。(2)条件反射: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就曾对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以及各种抑制现象进行过相当细致、系统的实验研究。)解析:5.颈内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及血供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经颈部向上至颅底,穿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入海绵窦,紧贴海绵窦的内侧壁向上,至后床突处转向前,至前床突处又向后上转弯并穿出硬脑膜而分支。故将颈内动脉的行程分为四段: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和前床突上部。其中,海绵窦部和前床突上部合称虹吸部,常呈
8、 U 形或V 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1)后交通动脉:在视束下面往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2)脉络丛前动脉:沿视束下面向后行,经大脑脚与海马回之间向后进入侧脑室下角,终止于脉络丛。沿途发分支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大脑脚底的中 1/3 及苍白球等结构。因该动脉细小,行程较长,易被血栓阻塞。(3)大脑前动脉:在视神经上方,向前内行,进入大脑纵裂,与对侧的同名动脉借前交通动脉相连,然后沿胼胝体上面向后行。皮质支分布于顶枕沟前的半球内侧面和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叶、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自大脑前动脉的近侧段发出,
9、经前穿质进入脑实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4)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向外行,进入外侧沟内,分成数条皮质支,营养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顶枕裂以前),其中包括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和语言中枢。故该动脉若发生阻塞,将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大脑中动脉途经前穿质时,发出一些细小的中央支,垂直向上穿入脑实质,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上部。其中,沿豆状核外侧上行至内囊的豆状核纹状体动脉较粗大,在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时容易破裂(故又名出血动脉)而导致脑卒中(中风)的严重功能障碍。)解析:6.椎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及血供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椎动脉起自锁骨
10、下动脉,穿第 6 至第 1 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左右椎动脉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后者沿脑桥腹侧面的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为两大终支左右大脑后动脉。椎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1)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不断得到节段性动脉的增补,以营养脊髓。脊髓前动脉自椎动脉发出后,沿延髓腹侧下降,并向中线靠拢,在枕骨大孔上方汇成一干,沿前正中裂下行至脊髓末端。脊髓后动脉自椎动脉发出后,两条动脉向后走行,沿脊神经后很内侧平行下降,直至脊髓末端。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之间借横行的吻合支互相交通,形成动脉冠,由动脉冠再分支进入脊髓内部。脊髓前动脉的分支主要
11、分布于脊髓前角、侧角、灰质连合、后角基部、前索和侧索。脊髓后动脉的分支则分布于脊髓后角的其余部分和后索。(2)小脑下后动脉:为椎动脉颅内段最大的分支,在两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之前发出。供应小脑下面后部和延髓后外侧部。该动脉行程弯曲,较易发生栓塞而出现同侧面部浅感觉障碍、对侧躯体浅感觉障碍(交叉性麻痹)和小脑共济失调等。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有:1)小脑下前动脉:自基底动脉始段发出,供应小脑下面的前部。2)迷路动脉:又称内听动脉,很细,伴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耳门,供应内耳迷路。3)脑桥动脉:为一些细小分支,供应脑桥基底部。4)小脑上动脉:近基底动脉的末端分出,绕大脑脚向后,供应小脑上部。(3
12、)大脑后动脉:在脑桥上缘附近发出,在小脑上动脉的上方并与之平行向外,绕大脑脚向后,沿海马回钩转至颞叶和枕叶内侧面。皮质支分布于颞叶的内侧面、底面及枕叶。中央支由根部发出,由脚间窝穿入脑实质,供应背侧丘脑,内膝状体、外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等。大脑后动脉借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末端交通。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根部之间夹有动眼神经,当颅内压增高时,颞叶海马回钩移至小脑幕切迹下方,使大脑后动脉移位,压迫、牵拉动眼神经,可致动眼神经麻痹。)解析:7.脑底动脉环的主要构成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大脑动脉环又称 Willis 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
13、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互相交通。当构成此环的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营养供应和功能活动。)解析:8.脑浅静脉的主要血管构成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大脑浅静脉收集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及部分内侧面和底面的静脉血。丛皮质穿出的小静脉互相连接形成丰富的静脉网,再汇集成较大的小支,在软膜内走行一小段,穿入蛛网膜下隙,后合成较大的静脉。这些静脉复杂多变。通常以大脑外侧沟为界,分为上、中、下三组,外侧沟以上的静脉,属大脑上静脉;在
14、外侧沟部位的静脉称大脑中浅静脉;外侧沟以下的静脉属大脑下静脉。这三组静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有细小支间的支间吻合和静脉干间的吻合,其中主要的静脉吻合有上、中、静脉间的前上大吻合静脉(Trolard 静脉),上、下静脉间的后(下)大吻合静脉(静脉)。(1)大脑上静脉:收集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和内侧面上(即扣带回以上区域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血。大脑上静脉约有 1015 支,其中以 79 支为多数。大脑上静脉注入上矢状窦之前,常有一些静脉合并成一干,再注入窦内。因此静脉在窦上的开口比实际的静脉数要少,一般以 6 或 7 个开口为多见,各静脉呈放射状散布于大脑半球凸面。额部数目最多,顶部次之,枕部静脉数
15、量最少。它们汇入上矢状窦的方向,在额部成直角,向后其角度逐渐减小,到顶叶后部几乎与寞平行。(2)大脑中浅静脉:是大脑静脉中唯一与动脉伴行的静脉。以 13 条多见,占 85.6%。位于大脑外侧裂内,故称 Sylvius 浅静脉。收集大脑外侧裂附近额、顶、颞叶的血液,行向前下方,经颞极附近至大脑底面,在蝶骨小翼附近汇入海绵窦或蝶顶窦。颅底骨折(特别是中颅窝骨折)时该静脉可被撕裂、切割而出血。大脑浅中静脉与其他浅、深静脉有广泛的吻合,主要有:经前大吻合静脉与上矢状窦相连;经后大吻合静脉与横窦相连;经大脑深中静脉与基底静脉相连。(3)大脑下静脉:是大脑浅静脉中较小的一组,以 23 支为多,占 74.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29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