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苏州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史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苏州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史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苏州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史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苏州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史真题 2013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文景之治(分数:5.00)_2.张居正(分数:5.00)_3.文字狱(分数:5.00)_湘军_5.辛丑条约(分数:5.00)_6.新生活运动(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60.00)7.评述秦朝的历史地位。(分数:10.00)_8.简述宋代理学内容。(分数:10.00)_9.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的主要措施。(分数:10.00)_10.简述资政新篇的内容。(分数:10.00)_11.简述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分数:10.00)_12.
2、概述中共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情况。(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30.00)13.论述北魏三长制、均田制的内容和历史影响。(分数:10.00)_14.论述明清赋役制度变革的原因和影响。(分数:10.00)_15.试论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何不同。(分数:10.00)_苏州大学考研历史学中国史真题 2013 年答案解析(总分:12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30.00)1.文景之治(分数:5.00)_正确答案:(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出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
3、息的政策,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解析:2.张居正(分数:5.00)_正确答案:(明朝大臣。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他在明穆宗时入阁,明神宗时成为首辅大臣,对明代政治、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提出以“考成法”整顿官僚机构,加强内阁职权,抑制宦官势力;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重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将水患变成水利;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平定外患,扭转了边防的败坏局面。编有张文忠公全集。 )解析:3.文字狱(分数:5.00)_正确答案:(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
4、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为加强专制统治,钳制文人的思想,明清统治者从其奏章、著作等文字中摘取只言片语,罗织罪名而制造的冤狱,史称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大兴,见于记载的有七八十起。比较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和吕留良案。文字狱抑制了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是封建统治者用血腥屠杀的方法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突出表现。 )解析:湘军_正确答案:(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 年,帮办湖南团练曾国藩为对抗太平军,在练勇基础上扩充编练而成,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加强思想控制;全军受曾国藩统辖。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
5、棠、曾国荃、刘坤一等。湘军是镇压太平军的主要力量之一。 )解析:5.辛丑条约(分数:5.00)_正确答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01 年 9 月 7 日,奕勖、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 11 个国家的公使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2)在北京设立“使馆区”。(3)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的 12 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4)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大大
6、加强了它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继续充当它们侵略中国的工具。 )解析:6.新生活运动(分数:5.00)_正确答案:(1934 年蒋介石发动的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的运动。1934 年 2 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发起新生活运动。1934 年 7 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立,统领全国各地的新生活运动工作,蒋介石任总会长。该运动主要内容:以礼义廉耻精神为中心准则,从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着手,按照清洁、整齐、简单、朴素、迅速的具体标准,达到所谓国民日常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目的。1949 年,蒋介石下令停止该运动,成效不大。)解析:二、简
7、答题(总题数:6,分数:60.00)7.评述秦朝的历史地位。(分数:10.00)_正确答案:(秦始皇于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 年)结束了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建立了秦王朝。秦朝颁行了若干项新的重要政治、经济制度或政策、措施,为中国封建地主制社会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朝虽只存在了十四年,但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20 世纪 50 年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史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1)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秦朝创设皇帝制,在中央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上
8、推行的郡县制是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制度,此后相当长的时间这一制度对巩固我们祖国的统一,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了这一制度。 (2)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后来程邈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对中国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发生了极好的影响。 (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大将军蒙恬率军 30 万北击匈奴,至始皇三十二年(前 215
9、 年)终于夺回“河南地”。为了进一步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秦始皇于公元前 211 年迁 3 万户居民到此开拓边疆。为抵御匈奴侵扰,秦朝利用战国时秦、赵、燕诸国的北方边墙,对其加以整修连贯,筑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解析:8.简述宋代理学内容。(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一)代表人物 (1)程颢、程颐。程颢、程颐是后来宋学中成为主流派的理学的先驱。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之理也就是万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维护封建的纲常等级,也就是维护天理。程颐将人性的两个层次命
10、名为天理、人欲,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论理气心性,又必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依归,将自然、道德合二为一。程颢的观点和程颐有一些差别,认为人心具有良知良能。 (2)朱熹。朱熹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其学主要承自程颐,也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等人的观点,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原,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和阶级矛盾。 (3)陆九渊。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因而有心学之称。陆九渊把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
11、并承袭和发挥了“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 (二)官方地位的确立 理学实是一种新形式的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被采纳为官方哲学。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南宋理宗朝时期。淳祜元年(1251年),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正式肯定从二程到朱熹是孔孟以来道统的真正继承人,使程朱理学成为继孔孟以来的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 )解析:9.简述明初加强君主集权的主要措施。(分数:10.00)_正
12、确答案:(1)废中书省,权分六部。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不久,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洪武十三年(1380 年),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揽政,且欲谋反,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中书省及丞相,并且规定以后子孙不准设丞相,臣下有奏请者处以极刑。 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后,即提高六部的地位,升尚书为正二品,侍郎为正三品,委大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由此六部尚书之上更无首长,六部各不相属,六部尚书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自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余年的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帝的权力更大了。六部以吏部掌职官最为重要,户、兵二
13、部的权利稍次。不过明代的六部只是具体的办事机构。 (2)建立内阁。明太祖废丞相后,繁剧的政务和大量的奏札自非一个人的精力所能料理。洪武十五年(1382 年),他仿宋制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只可备顾问。明成祖即位以后,则特召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人直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渐升为大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宣宗常到内阁,命阁臣票拟。特别到英宗时,小皇帝九岁即位,不能处理国事,凡章奏皆由阁臣票拟呈进,以后内阁票拟遂成为制度。 所谓票拟,即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代替皇帝先看,提出处理意见,墨书在一张小票(纸条)上,附贴在章奏上
14、,呈进皇帝。皇帝看过之后,把小票撕了,亲自用红笔写批在章奏上,这叫作批红。内阁票拟经皇帝批红之后,就变成正式谕旨发下。不过大臣的票拟只有经皇帝朱批之后方能生效,故天下事务权力仍旧归于皇上,内阁仍只是辅政机构。(3)设立五军都督府。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1380 年)正月,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简称五军府),分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掌兵权。兵部是任命将领、发布调遣命令的机构(调兵必须奉旨),但不直接统率军队。五军都督府则是主管军籍和军政的机构,虽然分领在京及在各地的军队,但不能自己调遣军队及任命将领。这二者互
15、相钳制,又都不能指挥军队,以使最高统一指挥权操于皇帝手中。 (4)建立监察制度与三法司。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 年)十月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 110 人,职纠内外官员。 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朱元璋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置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等官,共 50 余人。这六科是独立的,其职在分别稽察六部事务,六部有违失,可以驳正。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合称为科道官。 三法司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审指明代重大刑狱要由上述三部门共同完成,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苏州大学 历史学 中国史 20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