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54-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54-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54-8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练习试卷 54-8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7,分数:94.00)1.以下关于心理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应激源是心理社会因素B.对工作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C.可产生心理反应D.可危及个人的健康E.可产生生理反应2.在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艾滋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分数:2.00)A.1 小时内B.2 小时内C.6 小时内D.12 小时内E.24 小时内3.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标准差可以是负数B.标准差必
2、定大于或等于零C.标准差无单位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E.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大4.女性,30 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经治疗效果不好。近一周来失眠,认为医生和护士以及同室病友都在背地里议论她,说她的病治不好了,不用治疗。服了主管刘医生给的药以后感到难受,怀疑有毒,为此紧张、拒食、拒药,要求立即出院。根据此临床症状,考虑其诊断可能是(分数:2.00)A.反应性精神病B.分裂样精神障碍C.癔病D.心脏病所致精神障碍E.偏执性精神病5.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分数:2.00)A.入球小动脉血压B.出球小动脉血压C.肾动脉血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有效滤过压6.某河流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
3、分析了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3 个指标的含量,结果是氨氮升高,而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分数:2.00)A.水体曾受到过污染B.水体受污染,有一定程度的自净C.水体受到新近的污染D.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新近污染E.有合成氨化肥的污染7.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分数:2.00)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颜色反应减弱D.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E.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定 100 名正常人血压的资料只能用计量资料的方法处理B.统计工作中步骤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C.样本量越大,频率的波动性越小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E.样本的指
4、标称为参数9.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10.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除了(分数:2.00)A.乳糖B.1,25-(OH)2VD3C.酸性条件D.脂肪酸E.氨基酸11.在筛查试验中,漏诊率又称为(分数:2.00)A.假阳性率B.假阴性率C.阳性预测值D.阴性预测值E.约登指数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征是(分数:2.00)A.大气道阻塞B.小气道阻塞
5、C.双肺哮鸣音D.桶状胸E.胸片示肺野透亮度增加13.关于妊高征的防治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左侧卧位B.严格限制盐的摄入C.给予降压药D.预防低钙E.预防和纠正贫血14.患者王某,男,28 岁,外地来京打工。因病急诊需住院治疗,他手头只有 3000 元,但住院押金为8000 元。王某在京无亲属和朋友,无法凑齐押金。此时院方怎样做最合乎道德(分数:2.00)A.为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只有交了押金方能入院B.用最昂贵的方法治疗C.收入院,具体采取什么治疗方案,可与患者商量D.救死扶伤,不应掺入金钱的成分,免费为病人治疗E.不收入院,只在急诊进行必要的姑息治疗15.大气稳定度是指(分
6、数:2.00)A.大气水平运动的程度B.大气垂直运动的程度C.大气湍流强度D.大气环流的强度E.风力大小16.DNA 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是(分数:2.00)A.两条链均为 53B.一条链 53,另一条链 35C.两条链均为 35D.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E.两条链均为不连续合成17.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分数:2.00)A.肾上腺素B.糖皮质激素C.胰岛素D.生长素E.甲状腺素18.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分数:2.00)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B.本身无毒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不被机体吸收19.扁桃体度肿大应达到如下条件(分数:2.00
7、)A.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B.扁桃体不超过舌腭弓C.扁桃体刚及咽腭弓D.扁桃体刚及舌腭弓E.扁桃体超过咽腭弓,并达到中线20.ADI 值是指(分数:2.00)A.食品中最高允许量B.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C.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D.饮水中最高允许含量E.食品中允许的添加量21.任何一种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是(分数:2.00)A.缺氧B.呼吸困难C.昏迷D.刺激E.变性血红蛋白症22.典型霍乱病人的临床分期是(分数:2.00)A.发热期、吐泻期、反应期及恢复期B.前驱期、吐泻期、脱水休克期、缓解期及恢复期C.发热期、脱水休克期、缓解期及恢复期D.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及恢复期E.吐泻期、脱水
8、休克期、反应期及恢复期23.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关键是(分数:2.00)A.高精尖的医疗设备B.现代化的医学设备C.高能特效药物D.适宜的卫生技术E.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24.浆细胞是(分数:2.00)A.有吞噬功能B.由 T 细胞分化来的C.是产生抗体的细胞D.与肥大细胞有共同特性E.是嗜碱性粒细胞25.下列血液学改变符合再障诊断的是(分数:2.00)A.网织红细胞绝对数正常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加C.凝血时间延长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骨髓涂片可见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26.从疾病监测的角度,常规传染病报告属于(分数:2.00)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哨点监测D.主动与被动监测E.主
9、动与哨点监测2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分数:2.00)A.研究对象见不到实验者B.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C.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为盲人D.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E.负责安排和控制实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28.肠热症发病 1 周内,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分数:2.00)A.血培养B.尿培养C.便培养D.痰培养E.胆汁培养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因抽样误差随抽样样本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抽样研究中总是考虑样本含量越大越好B.在其他条件固定时,若希望容许误差愈小,所需的样本含量愈大C.重复实验次数愈多,愈能反映机遇变异的客观事实,从而消除非处理因素
10、的影响D.整群抽样的误差最小,系统抽样的误差次之,分层抽样的误差最大E.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可以消除随机误差30.一般在妊娠多少周后发现臀位可采用膝胸卧位纠正(分数:2.00)A.20 周后B.24 周后C.28 周后D.38 周后E.26 周后31.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32.地西泮(安定)的药理作用机制是(分数:2.00)A.不通过受体,直接抑制中枢B
11、.诱导生成一种新蛋白质而起作用C.作用于苯二氮革受体,增加 GABA 与 GABA 受体的亲和力D.作用于 GABA 受体,增加体内抑制性递质的作用E.以上均不是33.表示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储留的程度的评价指标是(分数:2.00)A.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B.蛋白质生物学价值C.蛋白质净利用率D.蛋白质功效比值E.蛋白质消化率34.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分数:2.00)A.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B.处理因素、处理指标、实验效应C.处理效应、受试对象、实验效应D.受试对象、实验效应E.处理因素,受试对象35.辐射性白内障可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分数:2.00)A.紫外线B.红外线C. 射线D.
12、微波E.可见光36.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对身高的影响是(分数:2.00)A.遗传因素决定了一切B.遗传赋予了生长的潜力,环境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C.基因决定了最终身高D.营养决定了最终身高E.体育锻炼决定最终身高37.下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分数:2.00)A.增加样本量B.遵循随机化原则C.实施盲法D.严格质量控制E.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38.营养不良性疾病 Kwashiorkor 症是由于严重缺乏(分数:2.00)A.热能B.蛋白质和热能C.蛋白质D.碳水化物E.脂肪39.生物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共同作用可举例为(分数:2.00)A.近亲结婚B.车祸C.糖尿病D.吸烟E
13、.空气污染40.以下情形中,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其正确说法是(分数:2.00)A.有医学专科学历者,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一年B.有医学专科学历者,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C.有医学中专科学历者,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D.有医学中专学历者,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E.有医学中专学历者,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三年41.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生物转化过程(分数:2.00)A.吸收B.分布C.水解D.排泄E.以上都不是42.张某为某煤矿工人,2002 年 10 月被诊断为一期煤矽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病待遇规定,张某要求下列待遇中,哪
14、一项是没有规定的(分数:2.00)A.要求企业给予治疗B.要求企业安排康复疗养C.要求企业给予定期复查D.要求安排子女就业E.要求调离粉尘作业43.约登指数愈大,则(分数:2.00)A.阳性预测值愈大B.阴性预测值愈大C.真实性愈大D.可靠性愈大E.收益愈大44.两型糖尿病之间最大区别为(分数:2.00)A.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B.发病年龄不同C.病情轻重不同D.并发症不同E.治疗不同45.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给定 ,若 未知,且样本量不大,假设检验中若用 u 界值代替 t 界值,则(分数:2.00)A.否定 H0 的可能减小B.接受 H0 的可能增大C.接受 H1 的可能减少D.犯第二类错误的可
15、能增大E.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增大46.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中毒诊断原则(分数:2.00)A.职业史B.劳动卫生条件监测结果C.集体诊断D.临床资料E.实验室检查47.假设检验中,若 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分数:2.00)A.接受无效假设,拒绝备择假设B.差异无显著性C.备择假设的被接受的概率小于 0.05D.观察值太少E.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属小概率事件综合练习试卷 54-8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7,分数:94.00)1.以下关于心理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应激源是心理社会因素B.对工作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 C.
16、可产生心理反应D.可危及个人的健康E.可产生生理反应解析:解析:应激产生的结果可以是适应不良的,也可以是适应的。故 B 不对。2.在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艾滋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分数:2.00)A.1 小时内B.2 小时内C.6 小时内D.12 小时内 E.24 小时内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在城镇于 6 小时内,农村于 12 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
17、卡。3.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标准差可以是负数B.标准差必定大于或等于零 C.标准差无单位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E.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大解析:解析:由计算公式得知。4.女性,30 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经治疗效果不好。近一周来失眠,认为医生和护士以及同室病友都在背地里议论她,说她的病治不好了,不用治疗。服了主管刘医生给的药以后感到难受,怀疑有毒,为此紧张、拒食、拒药,要求立即出院。根据此临床症状,考虑其诊断可能是(分数:2.00)A.反应性精神病B.分裂样精神障碍C.癔病D.心脏病所致精神障碍 E.偏执性精神病解析:解析:此女性病人患风湿性心
18、脏病住院,经治疗效果不好,出现了思维障碍,甚至有被害妄想,根据病史和此临床症状,考虑最可能是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因此本病例可诊断为心脏病所致精神障碍。5.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分数:2.00)A.入球小动脉血压B.出球小动脉血压C.肾动脉血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有效滤过压 解析:解析:有效滤过压是促进滤过和阻碍滤过两种力量之差,它是滤过的动力,只有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才有滤过。6.某河流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分析了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3 个指标的含量,结果是氨氮升高,而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分数:2.00)A.水体曾受到过污染B.水体受污染,有一定程度的自净C.
19、水体受到新近的污染D.水体受到有机物的新近污染 E.有合成氨化肥的污染解析:解析:生活污水的污染主要是粪便等含氮生物性有机物的污染。含氮污染物进入河流,经微生物作用,分解出氨,然后再逐步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测定出水中氨氮升高,表示水中的氨多,说明水体受到新近的污染。如果亚硝酸盐氮高,表示水中亚硝酸盐多,说明正在自净过程中。如果水中硝酸盐氮高,表示水中硝酸盐多,说明过去有过污染,现在已自净。因此,D 是正确答案,明确是有机物的新近污染。7.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分数:2.00)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颜色反应减弱D.丧失原有的生物学活性 E.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解析:解析:蛋白质变性,空
20、间构象破坏,失去生物活性,粘度增加,溶解度下降,颜色反应增强,易被蛋白酶水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定 100 名正常人血压的资料只能用计量资料的方法处理B.统计工作中步骤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C.样本量越大,频率的波动性越小 D.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E.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解析:解析:样本量越大,频率与概率的误差越小,其波动性也越小。9.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E.混杂
21、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解析:解析: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如果它不是与疾病和暴露有关的因子,它也就不可能夸大或掩盖暴露与效应之间的真实联系,也即是说它不可能成为混杂因子。10.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除了(分数:2.00)A.乳糖B.1,25-(OH)2VD3C.酸性条件D.脂肪酸 E.氨基酸解析:解析:脂肪消化不良,可使未被吸收的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而影响钙的吸收。11.在筛查试验中,漏诊率又称为(分数:2.00)A.假阳性率B.假阴性率 C.阳性预测值D.阴性预测值E.约登指数解析:解析:在筛查试验中,漏诊率又称假阴性率,是指筛查试验阴性的人数占实际有病者的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练习 54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