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二)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二)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二)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1.00)A.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分数:1.00)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
2、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分数:1.00)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分数:1.00)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6.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1.00)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7.1951年至 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分数:1.00)A.反贪污、反偷税漏
3、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C.反行贿、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分数:1.00)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D.进步性和顽固性9.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分数:1.00)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分数:1.00)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
4、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1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分数:1.00)A.资本主义范畴B.民主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1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分数:1.00)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1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1.00)A.消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残余势力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4.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分数:1.00)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
5、购包销、经销代销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15.1950年 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讲话是( )(分数:1.00)A.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论十大关系C.不要四面出击D.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6.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分数:1.00)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接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17.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分
6、数:2.00)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公私兼顾D.国家帮助1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有 ( )(分数:2.00)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19.建国初期、在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0.建国初期我国开展重大的政治运动有( )(分数:2.00)A.抗美援朝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镇压反革命运动D.三反五反运动21.建国初期,我国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有 ( )(分数:2.00)A.消灭国民党蒋介石
7、集团在大陆的残余势力B.实现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C.建立各级地方的人民政权D.没收官僚资本和完成全国土地改革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 )(分数:2.00)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委托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23.建国初期,为了克服财政的困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分数:2.00)A.抑制通货膨胀B.国家机构所需的经费的大量缩减C.全国土地改革D.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2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分数:2.00)A.人独立的社会形态B.过渡性质的社会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D.走向
8、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25.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形式有( )(分数:2.00)A.农业生产临时互助组B.农业生产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6.建国初期为制止并结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人民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有( )(分数:2.00)A.努力恢复生产B.控制通货膨胀C.稳定市场物价D.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和打击投机势力27.建国初期对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逐步收归新中国的形式有( )(分数:2.00)A.管制B.征用C.代管D.转让28.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分数:2.00)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
9、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分数:2.00)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C.恢复了国民经济D.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分数:2.00)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实现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31.“四马分肥”是指( )(分数:2.00)A.所得税B.企业公
10、积金C.福利基金D.资本家利润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三、B分析题/B(总题数:5,分数:50.00)33.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分数:10.00)_34.论述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及其重要意义。(分数:10.00)_35.论述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能够实现赎买政策的原因。(分数:10.00)_36.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
11、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着资本家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以内的剥削”。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2)既然如此,为什么从 1953年开始又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分数:10.00)_37.材料 1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向前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
12、十分落后的缘故。”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也指出:“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要限制资本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应当对私人资本主义限制得太大太死,或者认为简直可以很快地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完全错误的。” 材料 2 进入 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急速转入高潮,其中北京仅用十天就完成了全市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到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企业人数的 99%、私人商业企业人数的 85%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纳入公私合营。 以上材料均引自走向历史的深层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要求:评述内容应包括改造的背景,中共
13、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认识、改造的结果。 表述应当成文,限 180字左右。(分数:10.00)_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二)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16.00)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1.00)A.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解析: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会,它既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同时又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分数:1.00)
14、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它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分数:1.00)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解析:解析 毛泽东在 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不要四面出击,这就意味着党对富农的政策是保存富农经济,暂时不去动富农。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分数:1.00)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
15、性质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建国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按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可分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选 C。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分数:1.00)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解析:解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1949 年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在 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后中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6.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1.00)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
16、族资产阶级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解析:解析 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为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7.1951年至 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分数:1.00)A.反贪污、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行贿、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解析:解析 这里要把“三反”“五反”搞清楚。前者是针对党的干部和政府官员的,后者是针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所以三反的内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有两面性,其表现为( )(分数:1.00)A.革命性和妥协性B.主动性和被动性C.剥削的
17、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D.进步性和顽固性解析:解析 这道题很简单。只要不同民主革命时期的两面性相混淆就行了。9.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分数:1.00)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解析:解析 1956 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们对
18、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分数:1.00)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 解析:解析 我党对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有不同政策: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而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这是当时我党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总方针,主要是从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1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分数:1.00)A.资本主义范畴B.民主主义范畴
19、C.社会主义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解析: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由于它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因此,它属于社会主义范畴。1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分数:1.00)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解析:解析 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是:四马分肥。就是国家、私人资本家、工厂、工人四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各得其所,共牟其利的政策。1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1.00)A.消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残余势力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0、C.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解析:解析 七届三中所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毛泽东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14.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分数:1.00)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经销代销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解析:解析 本题的前三项都属于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初级形式,后一项才属于高级形式,即公私合营。15.1950年 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讲话是( )(分数:1.00)A.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论十大关系C.不要四面出击 D.为争
21、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解析:解析 毛泽东所做的讲话的背景是当时党内有一股急躁情绪,急于消灭富农经济。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急躁冒进的思想,不利于党团结最大多数有步骤有计划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所以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不要四面出击,不要急于消灭富农经济。16.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分数:1.00)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解析:解析 这里的双重革命性质指的是一种行为同时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项历史任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原则 经验总结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