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2018版-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1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既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共和国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性质:过渡性社会形态,隶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时间:1949年1956年特点: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过渡性质的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5,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一)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经济构成: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五种经济成分并存(1952年),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9,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形态的社会,
3、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思考,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过渡时期”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列宁的具体革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发展这一理论。,马克思,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期”。,三阶段,马恩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共产主义发展历程,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 宁,无产阶级夺取 政权后,必须经过 一个相当长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经济构成? 阶级构成? 主要矛盾?,17,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
4、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个体经济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矛盾,其中主要的三种经济成分是: 1.社会主义经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2.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资本主义经济,在此经济基础上形成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矛盾,2018年9月28日星期五,22,(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过渡时期总路
5、线的实质,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初步的设想: 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10-15年。 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从现在开始用
6、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1953年5月,毛泽东在对李维汉一个报告的批语中,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具体过程:,1953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1954年7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把总路线写入宪法的总纲。,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二)总路线的
7、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主体,两翼,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工业化与改造紧密结合,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有机统一,为什么要走一条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的路线呢?,工业化不可逾越的原因是什么?,(1)“一化”的必然性,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文集,(2)“三改”的必然性,民族资本不完善,谈谈党提出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可能性,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
8、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3)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我国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1949年与1952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对比,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等委员起立通过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信大祥绸布店改挂公私合营招牌,常熟市公私合营利泰纱厂 1956年的领息凭证,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0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9、第八次会议上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有利的国际环境,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斯大林70岁祝寿时合影。,1950年02月2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低息贷款; 援建156个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军事,能源,钢铁,机械,国防等; 无偿提供大量技术资料和文献, 大规模派遣苏联专家来华 大力培养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等 一五计划,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框架。,中苏关系亲密期1950-1955年,毛泽东科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
10、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放弃了依据过渡的设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工业化国家的同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显著特点: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三)总路线的实质和最显著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两者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发展内在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 不
11、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农业改造 采取互助合作,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通过合作占有和生产来改变私人占有和生产的小农经济。列宁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限制、消灭富农剥削。 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50,首先,毛泽东论证了农业
12、合作化的必要性,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51,第二,阐明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原则,52,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下中农, 团结其他中农, 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王凤英的父亲是地主,她家也加入了合作社。,贫农和下中农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从而解决了在农村依靠农民大多数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53,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54,性质: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集体劳动组织。特点: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 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 共同劳动,换工互助,以解决
13、 社员间缺乏劳动力、耕畜和工 具的困难。土地、耕畜、农具 等生产资料仍归农民个人私有。 有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农业生产互助组(19491953年),55,性质: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将私有土地作股入社,实 行统一经营;耕畜和大型农具交社统一使用;社员集体 劳动,产品统一分配,在扣除农业税、生产费用、提留 公基金和公用基金后,剩余产品按照入股土地和其他生 产资料使用报酬,以及劳动报酬 进行分配。社员以“按劳分配” 的原则取得报酬。 劳动报酬一般高于土地报酬。,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1955下半年),56,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下半年1956年底
14、),性质: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特点:社员私有土地无代价地 转为集体所有,耕畜、大型农具 按照自愿互利折价归社。实现了 土地、耕牛、大型农具等主要生 产资料的公有化。允许社员利用 工余、假日耕种自留地和经营家 庭副业,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 高级社的劳动产品由社统一分配。,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手工业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社会主义改造 理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