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新闻传播史(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及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昭文新报(分数:2.00)_2.汇报(分数:2.00)_3.述报(分数:2.00)_4.循环日报(人大 2007 研;南京大学 2007 研;郑州大学 2006 研;华中师大 2005、2004 研;山东大学 2005 研)(分数:2.00)_5.王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研;山东大学 2008 研;兰州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6.弢园文录外编(北大 2007 研;人大 2004 研)(分数:2.00)_7.中外
2、纪闻(分数:2.00)_8.强学报(分数:2.00)_9.时务报(南开大学 2006、2004 研)(分数:2.00)_10.梁启超(中国传媒大学 2005 研;兰州大学 2001 研)(分数:2.00)_11.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湖南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12.知新报(复旦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13.康有为(分数:2.00)_14.国闻报(复旦大学 2012 研;北大 2008 研)(分数:2.00)_严复_16.湘学新报(分数:2.00)_17.湘报(湖南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18.谭嗣同(分数:2.00)_19.“报章文体”(南开大学
3、2009 研)、时务文体(华师 2013 研;复旦大学 2013、2011 研;中国传媒大学2012 研;山东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0.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 2011 研)(分数:2.00)_2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活动。(湖南大学 2010 研)(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2.评析中国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纸的发展及其遭遇。(华科 2005 研)(分数:2.00)_23.试述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及其意义。(华中师大 2010、2004 研)(分数:2.00
4、)_24.试论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报刊政论时代“的成因、特点及其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华科 2002 研)(分数:2.00)_中国新闻传播史(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昭文新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昭文新报是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文报纸,1873 年 8 月 8 日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初为日报,装订如书册状,用白鹿纸印刷,三个月后因阅者较少而改为五日刊,内容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昭文新报虽然昙花一现,却是国人自办报刊历史的开端,为中国人自己办报做
5、了最早的尝试。)解析:2.汇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汇报是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1874 年 6 月 16 日创刊,创办人容闳。汇报鼓吹发展洋务,措辞谨慎,不议论官府政事,但对外人侵害中国的言行常有抨击。为维护民族利益,该报曾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西报进行笔战,并在消息和评论中常涉及政事,遭到官府非议,部分股东因此要求退股。同年 9 月,该报进行改组并改名为彙报。出版未及一年又因种种困难而再次改组,并更名为益报,以示报纸对官府有益而无害,但仍受到官府的限制,勉强维持到1875 年年底停刊。从汇报一年半的出版历程,可见当时中国人办报之艰难。)解析:3.述报(分数:
6、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述报是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创刊于 1884 年 4 月 18 日,由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印刷发行,每日出版 4 页(版),内容有中外新闻和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等。中法战争爆发时期,述报大量报道有关战争的消息、评论等,还积极支持省港两地人民的抗法战争。此外,述报在业务上十分重视图像新闻的报道,自创刊之日起,每期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新闻穿插编排,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述报出版一年左右后停刊。)解析:4.循环日报(人大 2007 研;南京大学 2007 研;郑州大学 2006 研;华中师大 2005、2004 研;山东大
7、学 2005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 年 2 月 4 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该报取名“循环”,是因为其创办人王韬是循环论的信奉者。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
8、,建设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解析:5.王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研;山东大学 2008 研;兰州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维新思想家。1867 年,王韬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并于 1869 年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74 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
9、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 年,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韬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解析:6.弢园文录外编(北大 2007 研;人大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收录了王韬的部分政论文章,主要是选自循环日报、近事汇编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评述时政宣传变法自强,写作上提出了“记事述情、自抒胸臆”的原则,影响广泛。其中的部分文章曾被当时的万国公报转载。王韬的政论反
10、帝爱国、提倡变法,其思想内容不拘泥于形式,对后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解析:7.中外纪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外纪闻的前身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1895 年8 月 17 日在北京创刊,强学会成立后,该报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1895 年 12 月 16 日更名为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由强学书局刊行,梁启超、汪大燮主编。从内容上看,中外纪闻除论说外,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及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拾议一变”。1896 年 1 月20
11、日,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共出 18 期。)解析:8.强学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强学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86 年 1 月 12 日由康有为创办,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该报由徐勤、何树龄主编,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该刊发表的开设报馆议一文,阐述了报纸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即“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这几句话,实际上就是强学报的办报宗旨。强学报还不用大清年号而用孔子纪年,借以“托古改制”。该报的出版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慌,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后,上海强学会也被两江总督张之洞解散,强学报只
12、出版了 3 期就夭折了。)解析:9.时务报(南开大学 2006、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 896 年 8 月 9 日在上海创刊,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筹办。汪康年任总理,梁启超任总主笔。1898 年 8 月因易名而终止。 时务报为旬刊,所刊内容有论说、谕旨、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该报的宗旨是宣传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深受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
13、是变法通议,这篇长文,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 43 期,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赢得了要求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发行量最高达到 17 万份。)解析:10.梁启超(中国传媒大学 2005 研;兰州大学 2001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他从 1895 年主编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起进入报界,初露锋芒。中外纪闻被迫停
14、刊后,他南下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大力宣传变法,名噪一时,把时务报办成了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海外,先后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辛亥革命后回国,主编过庸言、大中华等杂志。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梁启超从1895 年主编万国公报至 1922 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 27 年,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 17 家,撰写各类文字 1400 万字。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解析:11.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15、湖南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梁启超在时务报的创刊号上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主张报刊应“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以启民智,以开风气,以助变法。梁启超认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解析:12.知新报(复旦大学 2007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知新报是维新派在
16、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 年 2 月 22 日在澳门创刊。这份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亲自策划下创办起来的。该报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由何廷光、康广仁任总理。知新报与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该报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更重要的是自政变发生到 1898 年横滨清议报创刊之前的三个多月里,知新报是国内惟一一家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成为同封建顽固派做斗争的惟一报刊。1901 年 1 月 20 日知新报自动停刊,总共出了 133 期。)解析:13.康有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康有为
17、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重要武器之一。18951896 年,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宣传变法思想,随后在广东指挥时务报的筹办工作。1897 年,在澳门与富商何廷光创办知新报。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建立保皇会,创办和控制了 30 多种报刊。康有为认为报纸的作用是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解析:14.国闻报(复旦大学 2012 研;北大 2008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新闻 传播 民族 近代 新闻事业 产生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