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新闻传播史(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金山日新录2 沙架免度新录3 清议报(南京大学 2013 研;湖南大学 2006 研)4 新民丛报5 中国日报(1900 年 1 月创刊)(北大 2002 研;兰州大学 200l 研)6 民报(清华大学 2007 研)7 中兴日报8 有所谓报9 开智录10 京话日报11 东方杂志(华中师大 20lO 研)12 英敛之(南开大学 2011 研)13 大公报(西安交通大学 2005 研)14 时报(兰州大学 2004 研)15 苏报16 “苏报案“(中国传媒大学 2010、2007 研;北师 2010 研;四川大学 20
2、08 研;山东大学 2007、2008 研;湖南大学 2008 研;南开大学 2005 研;人大 2003 研)17 章士钊18 中国女报19 神州日报20 “竖三民”(北大 2012 研;华科 2005 研;山东大学 2004 研)21 大江报案22 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23 大清印刷物件专律24 大清报律(中国传媒大学 2013 研;复旦大学 2010、2005 研)25 中国新闻史中“ 改良派 “与“革命派”报刊论战的过程。(清华大学 2005 研)26 兴中会报刊在历史上的作用?(山东大学 2008 研 )27 分析申报与大公报办报宗旨的区别。(华科 2003 研)28 在民呼日报被查
3、封后,于右任在上海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其“民吁二字的含义是什么?(南开大学 2011 研)29 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北大 2012 研;四川大学 2009、2007 研;清华大学2006、2003 研;华中师大 2005 研;上海大学 2003 研)30 民报与新民丛报曾经就哪些主要问题展开争论?结果如何?( 南开大学2006 研)中国新闻传播史(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金山日新录是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报刊。1854年 4 月 22 日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
4、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自 1854 年 6 月起刊登英文言论,并关注华工的生活需求,既报道新闻,也反映舆情,具有浓重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在形式上,金山日新录完全具备现代报纸的各种特征,就发行方式而言,该报明码标价。该报还设有邮局,并代办翻译、领牌照等业务。金山日新录仅出了几个月即告停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2 【正确答案】 沙架免度新录是在美国出版的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1856 年 12 月创刊,由旅美华侨、广东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在加利福尼亚首府萨克拉门托(当时译为沙架免度)出版。初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二刊,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出至 1
5、858 年停刊,出版时间不满两年。沙架免度新录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它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3 【正确答案】 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旬刊,1898 年 12 月 23 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为梁启超。清议报的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
6、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1901 年12 月 21 日,清议报出版第 100 册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4 【正确答案】 新民丛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的舆论中心,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该报封面是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内容分设 25 个栏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该刊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
7、、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后来在与民报的笔战中惨败,于 1907 年 8 月悄然停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5 【正确答案】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 年 1 月 5 日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设备采购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陈少白任主编。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8、1913 年被袁世凯查封。 【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6 【正确答案】 民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机关报。1905 年 11 月 26 日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其报刊宗旨是宣传“三民主义” 的政治纲领,其宣传内容主要有: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大量报道和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1906 年,开始与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使其悄然停刊,扩大了革命派的影响。1908 年 10 月,该报因日本政府的刁难被迫休刊。1909 年 9 月,短暂
9、复刊。19lO 年 2 月终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7 【正确答案】 中兴日报是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1907 年 8 月 20 日由华侨同盟会陈楚楠、张永福等创办。1908 年,胡汉民、汪精卫、田桐、居正等曾担任该报主笔,与当地保皇党报纸南洋总汇报展开激烈论战,孙中山、黄兴都曾撰文参战。孙中山以“ 南洋小学生 ”的笔名,发表 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等文章,批驳改良派对革命的侮蔑。【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8 【正确答案】 有所谓报全称唯一趣报有所谓,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纸,1905 年 6 月由郑贯公创办。该报取名“有所谓” 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
10、危”,决定要 “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 ”,再不能“无所谓” 了。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激烈。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9 【正确答案】 开智录是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1900 年 11 月 1 日创刊,是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自办的机关刊物,由郑贯公主编。其后,梁启超聘请郑贯公担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开智录也由清议报报馆代印代发。郑贯公等人在开智录上倡言“排满革命” ,企图使华侨脱离保皇派的影响。不久,开智录的革命倾向被保皇派发
11、觉,郑贯公被解职,开智录也随之停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0 【正确答案】 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 年 8 月 16 日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为彭翼仲。该报政治上倾向于保皇立宪,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和“争回中国人说话的权利” 。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彭翼仲被处流放新疆 10 年。1913 年彭翼仲从新疆回京后,复刊京话日报,但不久又因触怒袁世凯再度被封。袁世凯死后,再度复刊,
12、一直办到 1922 年。【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1 【正确答案】 东方杂志是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于 1904 年 3 月在上海创刊,商务印书馆主办,创办时的主编人为徐珂和孟森。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主张 “和平改革 ”。设有内务、外交、财政、教育、实业等栏目,分门别类地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1911 年辛亥革命胜利后,该刊认为西方的道德观念已毁,强调要用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来救治西方的“物质文明”。东方杂志采取兼容并蓄的办刊方针,辟有各种专栏,评价东西方各种学说,并对时政进行评论,1948 年 12 月停刊,历时 45 年,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大
13、型综合性文摘月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2 【正确答案】 英敛之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1898 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1902 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取“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 大公” 。 大公报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爱重。辛亥革命胜利后,英敛之退隐北京香山,不问报事,潜心从事宗教、教育与慈善事业。【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
14、新闻事业的发展13 【正确答案】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现在仍在香港继续出版。该报 1902 年 6 月创办于天津,时政性日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02 年至 1916 年,由英敛之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自 1916 年至 1926 年,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1926 年至 1949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
15、作创办的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提出“ 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自 1949 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4 【正确答案】 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 6 月 12 日创刊于上海。狄葆贤和罗普分别担任该报经理和主笔。时报在政治上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在报纸的评论、编辑、出版方面敢于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将梁启超在 新民丛报上创造的“ 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开辟了时评一、时评二、时评三三个栏目;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立教育、实业、妇
16、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 7 个专版,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首先采用 1 至 6 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皆加圈点以为识别” ,版面编排“务求醒目”;最先将一张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5 【正确答案】 苏报创刊于 1896 年 6 月 26 日,1902 年后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舆论阵地。1903 年 5 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6 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痛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
17、命” 的主张,还在文中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皇帝为“ 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 汉族公仇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 年 5 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 3 年和 2 年,苏报永久停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6 【正确答案】 “ 苏报案 ”是清政府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次镇压。 苏报创刊于 1896 年 6 月 26 日,创办人为胡璋。1903 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
18、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6 月 30 日,清政府经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 7 人实行拘捕,当日章太炎等被捕,邹容闻讯后于翌日自动投案,“苏报案” 由此引发。7 月 30 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太炎、邹容等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租界当局于 1904 年 5 月 21 日最终判处章太炎监禁 3 年、邹容监禁 2 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苏报案” 。【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
19、7 【正确答案】 章士钊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1903 年 4 月加入爱国学社,不久为苏报撰写了释仇满等文章,文法谨严,论理充足,受到主编陈范赏识,年仅 22 岁即被任命为苏报主笔。1903 年“苏报案” 后两个月,章士钊与陈独秀、苏曼殊等创办国民日日报,继续进行反对清政府封建专制的宣传。1914年,在日本创办了甲寅杂志。【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8 【正确答案】 中国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女士创办的革命刊物。1907 年 1 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秋瑾。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号召妇女既作女权运动
20、的先锋,又作民族民主革命的斗士。该报仅出版了两期就因秋瑾被捕就义停刊。【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9 【正确答案】 神州日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 年 4月 2 日在上海创刊,由于右任主持创办。报名“神州” ,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 有闻必录 ”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创刊 80 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知识模块】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20 【正确答案】 “ 竖三民 ”是于右任于
21、 1909 年 5 月创办的 民呼日报、1909 年10 月创办的民吁日报和 1910 年 10 月创办的民立报的合称。这三份报纸均在上海出版,创办时间互相衔接,又均以“民” 字打头,因此被称为 “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 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 ”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 92 天后被封。20 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新闻 传播 清末 民初 新闻事业 发展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