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0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0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03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03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都是(分数:2.00)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分数:2.00)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和不变是绝对对立的4.2013
2、年度,国务院加大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力度,提出“对应当取消也可以取消的项目坚决予以取消;对应当取消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审批项目,提出过渡性的措施和办法对应当保留的审批项目,予以保留”。这一要求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分数:2.00)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
3、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分数:2.00)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6.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分数:2.00)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来的实践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分数:2.00)A.有用性B.相对性C.客观性D.绝对性8.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根源在于(分数:2.00)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
4、一的过程B.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C.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D.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表现形式是(分数:2.00)A.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B.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C.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商品的价格由价值量决定10.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分数:2.00)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分数:2.00)A.不变资
5、本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12.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分数:2.00)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是因为(分数:2.00)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
6、物自身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15.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分数:2.00)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16.转基因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工程在各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这表明(分数:2.00)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7、B.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D.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1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分数:2.00)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E.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1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B.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的C.社会规律则是通
8、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在自然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1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分数:2.00)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20.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分数:2.00)A.冰水汽B.麦株麦粒麦株C.团结批评团结D.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E.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21.魏源提出,“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种观点(分数:2.
9、00)A.坚持了唯物主义B.重视感性认识的作用C.重视实践的巨大作用D.坚持辩证法22.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分数:2.00)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23.“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说明(分数:2.00)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的局限性C.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D.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24.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分数:2.00)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B.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C.人的本质活动
10、D.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E.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2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观的基本内容。下列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的有(分数:2.00)A.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的物质生产是实践活动D.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26.“可是这些关系(生产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这一观点表明(分数:2.00)A.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B.生产关系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C.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D.生产关系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27.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
11、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分数:2.00)A.是有层次的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28.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分数:2.00)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29.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分数:2.00)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
12、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E.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30.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分数:2.00)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C.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然一致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E.垄断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习近平强调,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
13、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材料 2 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的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世界,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分数:4.00)(1).依据材料 1,如何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原理分析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
14、际?(分数:2.00)_(2).依据材料 2,分析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哲学依据。(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03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都是(分数:2.00)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解析:解析:本题属于识记类题目。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
15、,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选项 C正确。3.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分数:2.00)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和不变是绝对对立的解析:解析: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A 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而不是世界的本质。B 项和 D项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这样将 ABD三项排除,只有 C项才是正确选项。4.2013年度,国务院加大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力度,提出“对应当取消也可
16、以取消的项目坚决予以取消;对应当取消但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审批项目,提出过渡性的措施和办法对应当保留的审批项目,予以保留”。这一要求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分数:2.00)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国务院对各项行政审批项目的规定,正是这一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故选项 C正确。5.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17、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分数:2.00)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本质和现象及其关系。题干给出的寓言故事是大家熟知的,老虎所犯的错误,就是因为它割裂了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只看到了百兽畏狐而走的表象,而没有透过这种现象认识到真实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
18、,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要求人们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项。6.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分数:2.00)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来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解析:解析: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但是,正常人的大脑和感官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物质条件,差别不大。人的认识和才能的差别在于他们社会实践的差别。根据马克思的
19、这段论述,选项 B正确。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分数:2.00)A.有用性B.相对性C.客观性 D.绝对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同时,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所以说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8.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根源在于(分数:2.00)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B.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C.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D.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BCD
20、 项都是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角度出发的,着眼于统一性,与题目要求不符。A 项既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又考虑到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故 A项正确。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表现形式是(分数:2.00)A.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B.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C.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商品的价格由价值量决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
21、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B 项正确。10.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分数:2.00)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20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