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49年至 1956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属于( )(分数:2.00)A.完整的社会形态B.独立的社会形态C.社会主义体系D.新民主主义体系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B.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C.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D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C.镇压反革命D.“三反”运动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分数:2.00)A.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7.土地问题解决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被形象
3、地比喻为“一体两翼”。其中“一体”是指( )(分数:2.00)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工业化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10.我国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 )(分数:2.00)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C.“三反”、“五反”运动的结束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1.1950年
4、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 )(分数:2.00)A.不要四面出击B.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C.完成社会主义革命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2.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分数:2.00)A.利用B.限制C.国家资本主义D.赎买13.1956年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B.新中国的成立C.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4.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
5、础的是(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5.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实质是( )(分数:2.00)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
6、17.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为此,建国初期还必须继续进行( )(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镇压反革命18.为改变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际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分数:2.00)A.“划分三个世界”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另起炉灶”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致使新生的共和国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是( )(分数:2.00)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C.恢复国民经济D.进
7、行社会主义革命20.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B.镇压反革命C.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D.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新民主主义因素。其中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形式是( )(分
8、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是( )(分数:2.00)A.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C.苏联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了世界强国,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D.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24.1949年,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新民主主义社会( )(分数:2.00)A.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B.只有社会主义因素,没有资本主义因素C.在经济
9、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D.在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5.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党中央认为,应该适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作出这一决定所依据的国内条件和可能性是( )(分数:2.00)A.国营经济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B.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C.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D.有利的国际环境26.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的
10、中介和桥梁,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特”在( )(分数:2.00)A.是为工人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B.是为资本家利益而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C.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管理之下、受工人监督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D.是具有极大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27.1953年 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总结出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并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有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8.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方针是( )(分数:2.00)A.积极领导B.
11、自愿互利C.典型示范D.稳步前进29.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四马分肥”是改造初期的企业利润分配方式,具体为( )(分数:2.00)A.工人福利费B.国家所得税C.股金红利D.企业公积金30.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 )(分数:2.00)A.个体经济的积极性B.公有经济的积极性C.劳动互助的积极性D.集体经济的积极性31.中国共产党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也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手工业互助组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12、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3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分数:2.00)A.个别行业的企业公私合营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33.列宁曾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赎买政策,但其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都拒绝接受,而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却成功地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是因为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分数:2.00)A.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B.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C.既有拥护共产党的一面又和国民党藕断丝连D.既有私有经济的积极性又有公私合营的积极性34.20世纪 50年代中
13、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人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49年至 1956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属于( )(分数:2.00)A.完整的社会形态B.独立的社
14、会形态C.社会主义体系 D.新民主主义体系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形态,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具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ABD 三项错误。故 C选项正确。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B.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C.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解析:解析:1949 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A 项错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不是完
15、全胜利,完全胜利在 1952年底,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B 项错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 1956年底,与题干的时间不符。D 项错误在后半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1919年五四运动。故 C选项正确。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 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没收官僚资本。故 D选项正确。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 C.镇压反革命D.“三反”运动
16、解析:解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三反”、“五反”运动是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运动。故B选项正确。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分数:2.00)A.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
17、立,所以 AC两项错误,B 项不完整。故 D选项正确。7.土地问题解决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被形象地比喻为“一体两翼”。其中“一体”是指( )(分数:2.00)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而 ACD三项属于三大改造是两翼。故B选项正确。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处于领导地位是国营经济
18、。故 B选项正确。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解析:解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是高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公社是“大跃进”时期出现的,与题意不符。故 A选项正确。10.我国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 )(分数:2.00)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C.“三反”、“五反”运动的结束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解析:解析:中国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 基本 制度 中国 确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