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3088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49年至 1956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属于( )(分数:2.00)A.完整的社会形态B.独立的社会形态C.社会主义体系D.新民主主义体系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B.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C.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D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C.镇压反革命D.“三反”运动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分数:2.00)A.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7.土地问题解决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被形象

    3、地比喻为“一体两翼”。其中“一体”是指( )(分数:2.00)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工业化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10.我国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 )(分数:2.00)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C.“三反”、“五反”运动的结束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1.1950年

    4、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 )(分数:2.00)A.不要四面出击B.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C.完成社会主义革命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2.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分数:2.00)A.利用B.限制C.国家资本主义D.赎买13.1956年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B.新中国的成立C.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4.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

    5、础的是(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5.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实质是( )(分数:2.00)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

    6、17.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为此,建国初期还必须继续进行( )(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镇压反革命18.为改变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际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分数:2.00)A.“划分三个世界”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另起炉灶”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致使新生的共和国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是( )(分数:2.00)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C.恢复国民经济D.进

    7、行社会主义革命20.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B.镇压反革命C.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D.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新民主主义因素。其中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形式是( )(分

    8、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是( )(分数:2.00)A.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C.苏联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了世界强国,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D.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24.1949年,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新民主主义社会( )(分数:2.00)A.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B.只有社会主义因素,没有资本主义因素C.在经济

    9、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D.在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5.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党中央认为,应该适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作出这一决定所依据的国内条件和可能性是( )(分数:2.00)A.国营经济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B.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C.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D.有利的国际环境26.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的

    10、中介和桥梁,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特”在( )(分数:2.00)A.是为工人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B.是为资本家利益而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C.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管理之下、受工人监督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D.是具有极大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27.1953年 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总结出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并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有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8.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方针是( )(分数:2.00)A.积极领导B.

    11、自愿互利C.典型示范D.稳步前进29.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四马分肥”是改造初期的企业利润分配方式,具体为( )(分数:2.00)A.工人福利费B.国家所得税C.股金红利D.企业公积金30.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 )(分数:2.00)A.个体经济的积极性B.公有经济的积极性C.劳动互助的积极性D.集体经济的积极性31.中国共产党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也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手工业互助组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12、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3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分数:2.00)A.个别行业的企业公私合营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33.列宁曾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赎买政策,但其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都拒绝接受,而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却成功地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是因为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分数:2.00)A.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B.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C.既有拥护共产党的一面又和国民党藕断丝连D.既有私有经济的积极性又有公私合营的积极性34.20世纪 50年代中

    13、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人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49年至 1956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属于( )(分数:2.00)A.完整的社会形态B.独立的社

    14、会形态C.社会主义体系 D.新民主主义体系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形态,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具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ABD 三项错误。故 C选项正确。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B.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C.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解析:解析:1949 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A 项错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不是完

    15、全胜利,完全胜利在 1952年底,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B 项错误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 1956年底,与题干的时间不符。D 项错误在后半句,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1919年五四运动。故 C选项正确。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 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没收官僚资本。故 D选项正确。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 C.镇压反革命D.“三反”运动

    16、解析:解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三反”、“五反”运动是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运动。故B选项正确。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分数:2.00)A.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C.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

    17、立,所以 AC两项错误,B 项不完整。故 D选项正确。7.土地问题解决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被形象地比喻为“一体两翼”。其中“一体”是指( )(分数:2.00)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而 ACD三项属于三大改造是两翼。故B选项正确。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处于领导地位是国营经济

    18、。故 B选项正确。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解析:解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是高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公社是“大跃进”时期出现的,与题意不符。故 A选项正确。10.我国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 )(分数:2.00)A.新中国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C.“三反”、“五反”运动的结束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解析:解析:中国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标志是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

    19、成。故 D选项正确。11.1950年 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 )(分数:2.00)A.不要四面出击B.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C.完成社会主义革命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解析: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中心任务”。1950 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故 D选项正确。12.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分数:2.00)A.利用B.限制C.国家资本主义D.赎买

    20、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举。国家资本主义是赎买政策的形式。故 D选项正确。13.1956年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B.新中国的成立C.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D.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解析:解析: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故 A选项正确。14.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

    21、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解析:解析:2007 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强调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 D选项正确。15.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实质是( )(分数:2.00)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解析: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

    22、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故 D选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7.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为此,建国初期还必须继续进行( )(分数:2.00)A.土地改革 B.没收官僚资本 C.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镇压反革命 解析: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AD 两项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是民主革

    23、命遗留的任务,与题意相符;B 项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重性质,与题意相符;C 项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题意不符。故 ABD选项正确。18.为改变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际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分数:2.00)A.“划分三个世界”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解析:解析:为改变旧中国“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A 项“划分三个世界”是毛泽东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

    24、故 BCD选项正确。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致使新生的共和国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是( )(分数:2.00)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C.恢复国民经济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第一,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的 100多万军队、200 多万政治土匪及 60多万特务分子还有待肃清;第二,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第四,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

    25、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上情况说明,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故 BC选项正确。20.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主要表现在( )(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B.镇压反革命C.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D.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解析:解析:镇压反革命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与题意不符;其余三项都是社会主

    26、义革命的任务。故 ACD选项正确。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解析: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 项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在 1954年提出的,不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故 BCD选项正确。2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新民主主义因素。其中具有过渡性质的经济形式是( )

    27、(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包括: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过渡的经济形式有两种,剩下的是三种主要的经济形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 BC选项正确。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是( )(分数:2.00)A.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 C.苏联通过社

    28、会主义工业化成了世界强国,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 D.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五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各国没有出现经济危机,D 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故ABC 选项正确。24.1949年,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新民主主义社会( )(分数:2.00)A.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B.只有社会主义因素,没有资本主义因素C.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D.在文

    29、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既有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故ACD选项正确。25.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党中央认为,应该适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作出这一决定所依据的国内条件和可能性是( )(分数:2.

    30、00)A.国营经济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B.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C.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D.有利的国际环境解析:解析:D 项与题干的关键词“国内条件”不符,不选;其余三项都是正确答案。故 ABC选项正确。26.毛泽东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的中介和桥梁,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其“特”在( )(分数:2.00)A.是为工人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 B.是为资本家利益而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C.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管理之下、受工人监督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D.是具有极大程

    31、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解析: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极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它不是为了资本家利益而存在,而是为了工人利益而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故 ACD选项正确。27.1953年 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总结出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并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有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引导农民

    32、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即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A 项人民公社是 1958年成立的,与题意不符。故 BCD选项正确。28.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方针是( )(分数:2.00)A.积极领导 B.自愿互利C.典型示范D.稳步前进 解析:解析: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由低到高,逐步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BC 两项是改造的原则,本题考核的是改造方针,与题意不符。故 AD选项正确。29.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四马

    33、分肥”是改造初期的企业利润分配方式,具体为( )(分数:2.00)A.工人福利费 B.国家所得税 C.股金红利 D.企业公积金 解析:解析:在公私合营的企业中,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故 ABCD选项正确。30.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 )(分数:2.00)A.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B.公有经济的积极性C.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D.集体经济的积极性解析:解析:1951 年 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

    34、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两种积极性上,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故 AC选项正确。31.中国共产党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也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手工业互助组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解析:解析: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中国共产党在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手工业互助组这种称谓,A 项错误。故 BCD选项正确。3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分数:2.00

    35、)A.个别行业的企业公私合营 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 解析:解析:题干的关键词是“高级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联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分为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故 AD选项正确。33.列宁曾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赎买政策,但其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都拒绝接受,而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却成功地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是因为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分数:2.00)A.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B.拥护宪法、愿意接受

    36、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C.既有拥护共产党的一面又和国民党藕断丝连D.既有私有经济的积极性又有公私合营的积极性解析:解析:对资本主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C 项是明显的干扰项,D 项说法错误。故 AB选项正确。34.20世纪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人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解析:解析:1956 年底,三大改造结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标志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标志着中国剥削制度的终结,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C 项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是在 1978年以后,与题意不符。故 ABD选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