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7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7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分数:2.00)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C.生活理想D.个人理想3.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所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分数:2.00)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热爱祖国,矢志
2、不渝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标准是(分数:2.00)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兴趣爱好5.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分数:2.00)A.人与人关系的协调B.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C.人自身内部的协调D.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是(分数:2.00)A.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优秀成果的借鉴和吸纳B.社会主义荣辱观C.中国革命道德传统D.社会主义荣辱观7.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
3、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修养的实质是(分数:2.00)A.严格践行国家法律法规B.在头脑中对不同道德观念进行选择C.恪守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要求D.在头脑中对不同法律规定进行选择8.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分数:2.00)A.合理与不合理B.合法与不合法C.是否既合法又合理D.是否符合道德要求9.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分数:2.00)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基层群众
4、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2013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核心强调的是要加强(分数:2.00)A.公平正义B.人权保障C.程序正当D.权利制约1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体现了(分数:2.00)A.权利是第一位的,公民必须享有权利,但不一定履行义务B.义务的履行必须在享有权利的前提下进行C.权利与义务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D.权利与义务本质上是对立的,实质上二
5、者不存在任何关联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必将全部体现在社会主义法律的规定中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维护其权威,并严格实施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的一些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D.社
6、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法律正义性与合法性的基础14.有人问吴孟超,你拿了那么多第一,拥有那么多头衔,获得那么多荣誉,你这一生值了。老人家回答说,是啊,就我的人生来讲,这些东西确实够多了。但是要说“值”,它究竟值在哪里?我想最重要的是,它凝聚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知识价值、人生价值才会有很好的体现。吴孟超老人的话对我们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关系的教益是(分数:2.00)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统一的B.个人理想是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而逐步实现的C.社会理想的实现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实现个人理想的实践中D
7、.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1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多个方面的总和。这些方面包括(分数:2.00)A.价值取向B.思维方式C.道德规范D.精神气质16.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说明了(分
8、数:2.00)A.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的要求不同B.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不同人群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不同C.不同阶级群体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不同D.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的内涵基本相同17.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促进个人与他人之间和谐的因素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B.竞争中不存在合作C.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D.两者形式上是对立的18.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帮助道德实现其认识功能的手段有(分数:2.00)A.法律法规B.道德观念C.道德理想D.道德准则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决
9、定性因素包括(分数:2.00)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B.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C.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的D.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决定的20.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下列选项属于家庭美德调整范围的有(分数:2.00)A.尊老爱幼B.勤俭持家C.邻里团结D.男女平等21.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法律是所有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累加C.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意志中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D.只有被统治阶级遵守法律,统治阶级可以不遵守法律22.守法意味着一切
10、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的含义有(分数:2.00)A.依法行使权利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C.保障和实现人民民主权利D.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2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一。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有利于城乡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B.有利于城乡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C.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D.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2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
11、实施体系和(分数:2.00)A.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B.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5.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法律和道德对治理国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德治能够为法治提供支撑B.二者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要做到以法安天下,以德润人心C.将二者结合,能够进一步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D.二者虽然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但是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26.机会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
12、歧视,其基本要求包括(分数:2.00)A.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B.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C.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要平等,特别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D.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27.法律权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可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这一概念,告诉权利主体(分数:2.00)A.可以或有权做什么B.哪些事情可以不做C.不能或不得做什么D.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28.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其平等性主
13、要表现在(分数:2.00)A.任何一部法律中具体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在条款数量上的相等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C.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D.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29.依法保障宗教信仰,是公民创造和享受精神文化财富、推动精神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公民行使宗教信仰权利也必须受宪法法律约束。我国法律规定的与公民宗教信仰有关的义务是(分数:2.00)A.公民有信仰宗教、从事宗教活动、举行或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B.要独立自主自办,反对外来势力支配和干涉中国宗教的内部事务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D.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
14、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0.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这个世界,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
15、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个世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 21 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
16、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摘自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13 年 3 月 23 日)(分数:4.00)(1).为什么说“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分数:2.00)_(2).如何理解“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分数:2.00)_考研政治(思想
17、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7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分数:2.00)A.职业理想B.社会理想 C.生活理想D.个人理想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虽然理想是多方面、多类型的,但所有的类别和方面都从属于社会理想,因为社会理想居于最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理想。B 选项正确。3.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
18、传颂。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等名言,所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分数:2.00)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解析:解析:A 和 B 是考生们难以判定的两个选项。这两个选项虽然都强调爱国,但核心意思的指向不尽相同。 “矢志不渝”强调的是恒心。核心意思是:无论境遇如何,永远不变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的是责任。核心意思是: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核心意思是:不能因为个人的祸福而置国家的前途
19、和民族的利益于不顾。当时清王朝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很多人都明哲保身,林则徐认为国家的命运需要个人不计生死,体现了林则徐的爱国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病起书怀,陆游生于北宋而亡于南宋,一生想报效祖国收复中原,无奈治者不明、政局多变,却仍不忘尽己绵薄之力而匡扶衰微之国。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出自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核心意思是:报效祖国的忠心,直到死亡后才能停止。苏轼在仕途上几经沉浮,但他表示,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改变报效国家之心。 三句诗文都是表达爱国的恒心,因而 B 选项正确。要做对此题,需要紧紧抓住关键词“集中”,并且明了 AB 两个选项的核
20、心意思指向以及三句诗文的背景。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标准是(分数:2.00)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 D.兴趣爱好解析:解析: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活着,人生价值则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C 选项正确。D 选项与题干无关。5.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分数:2.00)A.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B.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C.人自身内部的协调D.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解析:解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
21、,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A 选项正确。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是(分数:2.00)A.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优秀成果的借鉴和吸纳B.社会主义荣辱观C.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D.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来源,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社会主义道德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
22、神品质和道德情操。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C 选项正确。A 选项不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BC 两个选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之一。7.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道德修养的实质是(分数:2.00)A.严格践行国家法律法规B.在头脑中对不同道德观念进行选择 C.恪守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要求D.在头脑中对不同法律规定进行选择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道德修养的理解,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B 选项正确。ACD 三个选项都
23、不能选择的原因, 第一,严格践行法律法规,是法律的规定; 第二,恪守道德要求,是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要求; 第三,法律规定不能选择,只能遵守。8.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分数:2.00)A.合理与不合理B.合法与不合法 C.是否既合法又合理D.是否符合道德要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作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不合法。B 选项正确。合理不合理是道德的要求。9.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分数:2.00)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当代 世界经济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