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2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8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中国“睡狮”在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中逐渐苏醒。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分数:2.00)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法战争3.1854 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
2、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 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扩展”,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分数:2.00)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C.英法策划指出“修改条约”要求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4.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的是(分数:2.00)A.戊戌政变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5.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分数:2.00)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B.平均地权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6.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分数:2.00)A.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B.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C.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7.1925 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8.1928 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19
4、29 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随后规定“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分数:2.00)A.探索适应当时形势的土地政策B.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C.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D.纠正土地革命中的“左”、右倾错误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是(分数:2.00)A.没收地主土地B.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剥削制度C.减租减息D.孤立地主阶级10.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分数:2.00)A.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B.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C.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
5、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D.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11.194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分数:2.00)A.“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C.“耕者有其田”的政策D.“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12.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
6、苦奋斗的作风”是在(分数:2.00)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13.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曾说过:“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的是(分数:2.00)A.打败国民党反动派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胜利召开D.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建立1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分数:2.00)A.互助社B.初级社C.高级社D.合作社15.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
7、善和发展(分数:2.0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体制的市场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分数:2.00)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18.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分数:2.00)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19.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们两人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他们提倡新思想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B.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C.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D.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20.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正确含义是(分数:2.00)A.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
9、主体B.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C.西方技术服务于封建统治D.封建统治服务于西方技术21.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论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时曾说道:“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据此分析,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分数:2.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22.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分数:2.00)A.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B.挽救自身危亡C.寻求解救民族危亡的出路D.顺应时代潮流23.在评价辛亥革
10、命时,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分数:2.00)A.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24.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分数:2.00)A.坚决纠正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C.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D.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25.1927 年1930 年,毛泽东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武
11、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著作是(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共产党人)发刊词26.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分数:2.00)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27.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
1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有(分数:2.00)A.民主方法B.说服教育的方法C.“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D.专政的方法29.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分数:2.00)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C.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和平发展权利D.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3、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0.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九一八事变 85 周年(1931 年 9 月 18 日2016 年 9 月 18 日)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80 周年(1936 年 1 月 28 日2016 年 1 月 28 日)材料 1 坐落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达 18 米的残历碑,石刻的日历翻页永久地定格在 1931 年 9 月 18 日。这是一个需要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一场“一夜之间发生的战争”,给拥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刻下了
14、山河沦丧的耻辱;同时,也见证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愤然觉醒,英勇还击。“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流传东北的民间歌曲新编九一八小调这样唱道。现实比歌词里唱得更惨。日军之后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 4 个多月后 128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 35 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 多万东北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帝国主义的贪婪不仅于此,也不始于此。日本扩张中国的野心和行动,在九一八事变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开始。1874 年进犯台湾,1894 年挑起甲午战争,1904
15、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而九一八事变可谓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这也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肇端。日本为何敢对比它国土面积大出 30 多倍的中国心存妄念,敢于频繁践踏中国领土?一方面是明治维新后经济的发展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军阀割据、政治腐败、国力赢弱导致的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已经让近代中国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困境,以至于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最初反应竟然是“不
16、抵抗”,甚至抛出“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的“三日亡国论”,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野心。但这绝不能代表陷入空前民族危机的中华儿女面对入侵者的态度。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可能导致一个国家在悲惨沉沦中亡国灭种,也可能激发这个民族在绝境中觉醒和奋起。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怒了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各党派爱国人士、爱国民众团体的倡导和响应下,迅速掀起了全国范围、声势浩大的抗日怒潮。材料 2 挺立于危难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一周内,中国共产党就连续发
17、表抗日宣言、决议、告全国同胞书等,提出“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抗日救亡主张;诞生不久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面临着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就已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支援下在东北各地蓬勃发展,在白山黑水间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号召全民族团结起来抗日救国,一直到七七事变后,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九一八事变让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必然;然而,也正是从这一天起,拉开了中华儿女长达 14 年浴血斗争的抗
18、战序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从此,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分数:6.00)(1).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分数:2.00)_(2).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绝不是偶然的”。)(分数
19、:2.00)_(3).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8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中国“睡狮”在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中逐渐苏醒。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分数:2.00)A.日本全面侵华
20、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法战争解析: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在政治上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引起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得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故甲午战争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 B。3.1854 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 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扩展”,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分数:2.00)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英法
21、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C.英法策划指出“修改条约”要求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列强侵略范围的扩张。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帝国主义列强对清政府的这种政策十分不满,英国于 1840 年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 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他们迫切要求开拓“新贸易市场”。通过 1858 年的天津条约增开了 10 个通商口岸,1860 年的北京条约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
22、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因此,选项 A 正确。4.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的是(分数:2.00)A.戊戌政变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故本题选 B 项。5.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分数:2.00)A.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B.平均地权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中心思想。民权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创立民国”,就是要永远根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23、。故选项 C 正确。6.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分数:2.00)A.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B.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C.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解析:解析:中华民国的成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陈独秀等人认为,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所以,D 选项正确。7.1925 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