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序文中强调:“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一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其核心是(分数:2.00)A.引进西方技术,回馈西方各国B.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向西方学习,与各国礼尚往来D.既要学西方的先进技术,又要学西方的政治制度3.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分
2、数:2.00)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4.戊戌政变后,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仅保留了(分数:2.00)A.农工商总局B.铁路矿务总局C.商务局D.京师大学堂5.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开展武装起义放在了首要地位,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分数:2.00)A.1895年的广州起义B.1900年的惠州起义C.1910年的广州起义D.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6.“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分数:2.00)A.提倡进化论和唯物论B.提倡新文学C.提倡民主和科学D.
3、提倡个性解放7.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分数:2.00)A.北伐战争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护国运动倒袁成功8.八七会议明确提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分数:2.00)A.农民问题B.工农联盟C.反帝反封建D.土地革命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分数:2.00)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萌芽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成熟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
4、泽东思想的完全成熟10.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标志是(分数:2.00)A.组织抗日救国会B.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C.上海、北平、南京学生罢课D.一二九运动11.1937年 8月,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分数:2.00)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2.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B.学生运动的高涨C.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D.民主党派的积极配合13.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分数:2.00)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C.镇压反革命D.“三反”“五反”运动14.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
5、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5.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分数:2.00)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6.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
6、:2.00)_17.下列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广大人民生活日益贫困B.中国自然经济遭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C.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D.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18.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分数:2.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怕人民群众D.没有民族资产阶的参加19.辛
7、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分数:2.00)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20.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分数:2.00)A.提倡民主,提倡科学B.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C.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21.20世纪 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分数:2.00)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B.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C.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
8、素养不高D.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2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表现在(分数:2.00)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开辟了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C.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持久战的战略D.在正面战场发挥了主力作用23.通过 20世纪 40年代前期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党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该思想路线包括(分数:2.00)A.群众路线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一切从实际出发24.1946年 1月 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 38人来自(分数:2.00)A.国民党B.共产党C.民主同盟D.青年党及
9、无党派人士25.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和可能性是(分数:2.00)A.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B.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C.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26.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总结的经验有(分数:2.00)A.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B.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C.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D.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三、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27.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_2
10、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论近代中国政局,原载吴永口述: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 2 有人把洋务运动看做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认为如果按洋务运动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中国早就现代化了”。这个看法显然是难以成立的。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经充
11、分肯定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文化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筚路开山”的历史贡献,但同时也严肃地指出,洋务运动是“根本不净,百事皆非”。所谓“根本不净”,是指这个运动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为根本目的,一切举措以不触动封建统治秩序为最高准则。但这个时候,封建统治已十分窳败,极端腐朽,早已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因此,洋务运动尽管“经划屡年”,最终只能“一无所成”。维新派毫不含糊地指出,洋务运动是一场并未能使国家民族臻于独立富强的失败了的历史活动。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的评判,在李鸿章自己的讲话中得到了印证。李鸿章等人办工厂、筑铁路、建海军,等等,无非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破屋子
12、”“东补西贴”地裱糊一番。当然,修葺裱糊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但要靠这种办法使“破屋子”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显然是缘木求鱼。看来,不论是旁观的梁启超还是当事的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比今天的有些研究者似乎还要客观和实事求是一些。 摘自李文海:“老屋子”的比喻与中国前途命运,光明日报2005 年 5月 24日 材料 3 概言之,清末改革派倡言“中体西用”,较之昔时的文化自闭是一大突破,其实效则是机器工业、近代文教、近代官制、军制的引入,中国获得宝贵的文化新质,然而,由于政治制度和观念领域深层变革的滞后,“中体西用说”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体用两橛”境地,谭嗣同(18651898)将其批评为“不审”,并
13、力陈“道之不离乎器”,“器既变,道安得不变?”(谭嗣同全集,第 197页)兼通中西的严复(18541921)则评述: 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 3册,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 558页) 认为中学与西学各有体用,中体与西用的勉强拼接,实为牛体马用,无法成功。严复考析洋务运动实践,批评其“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严复集第 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 48页),无以救中国。 摘自冯天瑜:中国路径与文化自觉:勿陷虚骄与自卑两极病态,光明日报(2012 年 1月 16日) 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为什么不
14、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分数:2.00)_29.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 年 9月) 材料 2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15、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根据材料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
16、,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近 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数人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谴责。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摘自习近平出席抗战爆发 77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2014 年 7月 7日) 材料 2 新形势下,和平共
17、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
18、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支持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中国真诚希望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携手把这条路走稳走好。 摘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
19、 年 6月 28日)(分数:4.00)(1).结合材料 1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分数:2.00)_(2).结合材料 2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序文中强调:“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一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其核
20、心是(分数:2.00)A.引进西方技术,回馈西方各国B.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向西方学习,与各国礼尚往来D.既要学西方的先进技术,又要学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AC 两个选项明显错误。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但,其中并未明确强调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故 B选项正确。3.洋务派不主张进行
21、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本身代表着封建大官僚大地主,洋务运动也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服务,是不可能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D 选项正确。4.戊戌政变后,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仅保留了(分数:2.00)A.农工商总局B.铁路矿务总局C.商务局D.京师大学堂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戊戌政变后,慈禧颁布诏书,除京师大学
22、堂保留外,其余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D 选项正确。5.同盟会成立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开展武装起义放在了首要地位,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分数:2.00)A.1895年的广州起义B.1900年的惠州起义C.1910年的广州起义D.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活动,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1911 年 4月 27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在广州举行黄花岗起义。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D 选项正确。6.“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分数:2.00)A.提倡进化论和唯物论B.提倡新文学C.提倡民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