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试卷89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试卷 89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这说明了(分数:2.00)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无限性3.“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分数:2.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4.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分数:2.00)A.外部表现和内
2、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B.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C.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D.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5.判断一个具体认识过程是否完成的标志是(分数:2.00)A.掌握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和真实可靠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结果6.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在于(分数:2.00)A.使用价值本身B.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C.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
3、质承担者7.兼有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特点的是(分数:2.00)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银行资本D.股份资本8.资本主义政府面对经济衰退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方法是(分数:2.00)A.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B.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C.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D.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9.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100 万元,其中购买劳动力部分为 40 万元,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 50 万元,生产
4、出商品的价值 150 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分数:2.00)A.1B.3C.2D.1.510.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分数:2.00)A.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B.无产阶级对于小资产阶级的领导C.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D.无产阶级对于知识分子的领导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分数:2.00)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分数:2.00)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分数:2.00)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4.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分数:2.00)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分数:2.00)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16.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分数:2.00)A.加强自主
6、创新能力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C.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D.解决就业问题17.2005 年 5 月 30 日,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分数:2.00)A.荷兰B.英国C.西班牙D.法国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分数:2.00)A.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20.马克思说
7、,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的内涵有(分数:2.00)A.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B.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D.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1.全面理解可能性范畴,必须区分(分数:2.00)A.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C.可能性和不可能性D.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22.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
8、”这段话的错误在于(分数:2.00)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23.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因素包括(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而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历史和道德的因素24.个体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各个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分数:2.00)A.它是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B.个体经济具有分散性、经营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C.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的重要组成部分D.个体经济中劳动者既自己劳动,又有轻度剥削他人的一面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企业的生产要素构成比例划分,企业可分为(分数:2.00)A.金融企业B.劳动密集型企业C.资本密集型企业D.技术密集型企业26.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共同之处是(分数:2.00)A.领导力量都发生了转变B.革命的主要对象都发生了转变C.革命的基本纲领都发生了转变D.革命指导思想都发生了转变27.1964 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其中两步走是指(分数:2.00)A.在 1980
1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到 2000 年进入小康社会C.在 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到 2020 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这些条件是(分数:2.00)A.革命的全国胜利使中国进入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巩固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政治保证;革命的胜利使统一战线更加扩大与巩固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相对强大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C.国家已经积累起对个体农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际经验D.已经制定了宪法,
11、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29.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辩证统一的外交策略,其基本精神在于(分数:2.00)A.不为国际风云的变化迷离而动摇自己的前进方向B.不为一时一事的突发事变而放弃自己的战略目标C.不为外部的挑动刺激而锋芒毕露D.不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而去承担力不胜任的负担30.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分数:2.00)A.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党的法律意识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31.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
12、在 1992 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分数:2.00)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32.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过去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的称谓改变为“五年规划”的称谓。这说明(分数:2.00)A.我国已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B.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善C.市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D.政府对于经
13、济发展的管理方式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33.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分数:2.00)A.循序渐进B.节约土地C.集约发展D.合理布局34.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圆桌会议上发表题为坚持民主协商推动改革进程的重要讲话,在这一讲话中他指出联合国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分数:2.00)A.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B.加大联合国在发展问题上的投入C.推动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D.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35.2005 年 5 月 30 日和 6 月 1 日,经过全民公投已决定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有(分数:2.00)A.法国B.西班牙C.意大利D.荷兰三、分析题(总题数
14、:5,分数:10.00)36.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7.“自然研究家相信,他们只有不理睬哲学或羞辱哲学,才能从哲学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而且要思维就得有思维规定,而这些范畴是他们从所谓有教养者的那种受制于早已过时的哲学残渣的一般意识中盲目地取来的于或是从大学必修的哲学课中听到的一点儿东西(这种东西不仅是片断的,而且是分属于极不相同的和多半是最蹩脚的学派的人们的观点的杂烩)中取来的,或是从各种各样的哲学著作中缺乏批判的和杂乱无章的读物中取来的。正因为这样,他们同样做了哲学的奴隶,而且遗憾的是大多做了
15、最蹩脚的哲学的奴隶,而那些辱骂哲学家骂得最厉害的人恰好成了最蹩脚的哲学家的最蹩脚的庸俗残渣的奴隶。” 分析以上材料,并指出自然科学家对哲学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分数:2.00)_38.美国有比较完善的反垄断法,但是在生产本已非常集中的飞机生产行业中,波音兼并麦道被认为是“合法”的,而政府和国会对微软的技术开发却总是虎视眈眈,微软甚至被勒令“肢解”,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分数:2.00)_39.试述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基本经验及意义。(分数:2.00)_40.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途径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分数:2
16、.00)_四、选做题(总题数:2,分数:4.00)41.选做题本题满分。请在 I、II 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 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分数:2.00)_42.本题为选做题,请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 阅读材料: 材料 1 布什入主白宫后,以“9?11”事件为契机,对美国的对外战略实施了重大调整。在战略侧重点上,布什政府把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列为其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将“摧毁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组织”等作为“最迫切的任务”。在推行的手段上,布什政府认为可以发挥单边和先导作用,实施“先发制人”;同时在国际事务中
17、减少对合作伙伴的义务,削弱国际规则和制度对它的约束。在大国关系上,布什政府主张建立所谓“有利于自由的均势”。在国际秩序的建立方面,美国力图利用自己惟一超级大国的总体实力,尤其是其军事实力来建立单极霸权。 摘自新华网 材料 2 9?11 事件使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突然放大,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大国第一次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形成共识,反恐成为大国的共同利益。这一新共同利益的形成,其意义不仅仅是在大国的合作基础中增加了一个支点,而且它的形成冲击了大国关系中的原有的某些传统矛盾,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减小或是退居到次要地位。 摘自新华网 材料 3 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1949
18、年 4 月 4 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 年 5 月 14 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展开全面对抗。1991 年冷战结束之际,华约组织解散。北约组织不仅没有解散,还于 1994 年正式提出向原苏东地区扩大的计划。1999 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2004 年,爱沙尼亚等 7 国加入。至此,北约成员国达 26 个。 摘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 4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本外交的主要目标就是成为政治大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即是政治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此日本积极谋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摘自 2005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报 请
19、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 9?11 事件后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实质和影响。 (2)结合材料 1、2,分析国际反恐对主要的大国关系,尤其是俄美、中美关系的影响。 (3)从美国全球战略和美欧俄关系的角度对北约东扩予以分析。 (4)结合材料 3,评析日本力争成为政治大国的行为及中日关系的发展。 选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 2 洪涝灾害历
20、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要增强全民族的水患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把兴修水利这件安民兴邦的大事抓紧抓好。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 3 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要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生态工程建设要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要把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大力植树种草,实行封山育林。有计划地停止天然林的采伐,切实保护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植被。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和围湖造田。对
21、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还湖。治理草原退化沙化碱化,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加强沿海水域环境和渔类资源的保护。制定鼓励政策,推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的承包、租赁和拍卖,加快开发和治理,切实保障开发者的合法权益。 摘自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公报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 1 中恩格斯的论述?为什么说“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1998 年夏天发生的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什么? (3)面对我国经常发生的洪涝灾害,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 (4)在农业方面,我国应采取什
22、么主要措施? (5)结合材料 1、2、3 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哲学意义。(分数:2.00)_考研政治-试卷 89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这说明了(分数:2.00)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解析:解析: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8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