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7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7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75及答案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37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26.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数:1.00)A.B.C.D.2.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分数:1.00)A.B.C.D.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
2、是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分数:1.00)A.B.C.D.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分数:1.00)A.B.C.D.5.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分数:1.00)A.B.C.D.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分数:1.0
3、0)A.B.C.D.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分数:1.00)A.B.C.D.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分数:1.00)A.B.C.D.9.毛泽东在 1956 年提出的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A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满足
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分数:1.00)A.B.C.D.10.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分数:1.00)A.B.C.D.11.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分数:1.00)A.B.C.D.1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中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
5、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社会基本矛盾 D对抗性矛盾(分数:1.00)A.B.C.D.13.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数:1.00)A.B.C.D.14.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分数:1.00)A.B.C.D.15.新中国建立后发生的一次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左”倾错误是A反右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
6、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分数:1.00)A.B.C.D.16.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A“四人帮”“组阁”图谋的破产B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事件的发生C天安门事件的发生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分数:1.00)A.B.C.D.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A1949 年 10 月 B1956 年 10 月 C1971 年 10 月 D1978 年 10 月(分数:1.00)A.B.C.D.18.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分数:1.00)A.B.C.
7、D.19.1981 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是A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分数:1.00)A.B.C.D.20.“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提出的,这次党的代表大会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分数:1.00)A.B.C.D.21.中共十三大提出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分数:1.00
8、)A.B.C.D.22.中共十五大提出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分数:1.00)A.B.C.D.23.中共十六大提出了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分数:1.00)A.B.C.D.24.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分数:1.00)A.B.C.D.25.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9、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分数:1.00)A.B.C.D.26.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A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 B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74.00)27.在 1948 年 9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不必搞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和三权鼎立等”,这套东西“袁世凯、曹锟都搞过,已经臭了”,我们应当“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毛泽东这段话要回答的是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A国体 B国家政权的阶级性C
10、政体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分数:2.50)A.B.C.D.28.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首先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A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B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并以轻工业为主,缺乏重工业基础C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D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数:2.50)A.B.C.D.29.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30 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
11、是协商的结果,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次会议通过的被认为是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有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分数:2.50)A.B.C.D.30.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主要的法宝是A独立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分数:2.50)A.B.C.D.31.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为此,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领导的阶级和政党有充足的力量B率领被
12、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C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D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分数:2.50)A.B.C.D.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的建立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分数:2.50)A.B.C.D.3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A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B是独立的社会形态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D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
13、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分数:2.50)A.B.C.D.34.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政治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B经济制度是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并存C文化上实行新民主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D国内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分数:2.50)A.B.C.D.35.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五种经济成分中,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是
14、A个体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分数:2.50)A.B.C.D.36.1952 年 1 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五反”运动。其主要内容除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外,还包括A反盗窃国家财产 B反偷工减料C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D反浪费(分数:2.50)A.B.C.D.37.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经济成分包括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数:2.50)A.B.C.D.38.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的两面性是A革命性 B剥削工人取得利润C动摇性 D
15、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分数:2.50)A.B.C.D.39.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数:2.50)A.B.C.D.40.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A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改造 B对个体农业的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数:2.50)A.B.C.D.41.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具体形式有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分数:2.50)A
16、.B.C.D.4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分数:2.50)A.B.C.D.43.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对待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方针是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C百花齐放 D推陈出新(分数:2.50)A.B.C.D.44.毛泽东提出,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应坚持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分数:2.50)A.B.C.D.45.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17、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分数:2.50)A.B.C.D.46.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分数:2.50)A.B.C.D.47.以下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A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
18、标准问题的讨论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C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数:2.50)A.B.C.D.4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A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起点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分数:2.50)A.B.C.D.49.1992 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A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B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C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19、D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分数:2.50)A.B.C.D.50.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还要提高A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C党的先进性建设能力 D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分数:2.50)A.B.C.D.51.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分数:2.50)A.B.C.D.52.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
20、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A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B提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C提出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等新的要求D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数:2.50)A.B.C.D.53.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
21、主席后发表讲话,再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 D家庭美满(分数:4.50)A.B.C.D.5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 D紧紧依靠人民(分数:4.50)A.B.C.D.考研政治-37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26.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
22、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建国之前,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在工矿企业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居于垄断地位,而且是旧中国腐朽统治的经济基础,必须予以没收。因此,把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家所有,便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由此可以牢牢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准备条件,奠定基础。当时,党和政府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残存于中国大陆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管制、征购、征用、代理等措施,陆续转为国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与官僚资本相比,并不是“主要途径”。至于
23、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则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才开始进行的,并且也不是比没收官僚资本更“主要”的途径;而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只是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措施,而非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途径,更难称得上“主要途径”。故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分数:1.00)A. B.C.D.解析:3.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
24、的是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分数:1.00)A.B.C. D.解析: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分数:1.00)A.B.C.D. 解析:5.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37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