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_A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B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D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分数:2.00)A.B.C.D.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为补充D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为补充(分数:2.00)A.B.C.D.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
2、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_A国有资产的数量占优势上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上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上(分数:2.00)A.B.C.D.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_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我国的国情D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分数:2.00)A.B.C.D.5.决定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的原因是_A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D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数
3、:2.00)A.B.C.D.6.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一大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_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B生产力发展水平C共同富裕 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分数:2.00)A.B.C.D.7.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和最基本的内容是_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优抚安置(分数:2.00)A.B.C.D.8.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经济的“调节器”的是_A社会保险制度 B社会保障制度C社会福利制度 D宏观调控政策(分数:2.00)A.B.C.D.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_A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B优化产业结构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扩大内需(分数:2.00)
4、A.B.C.D.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_A生产发展 B管理民主 C生活富裕 D乡风文明(分数:2.00)A.B.C.D.1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_A科技创新 B加大资金投入C城乡发展一体化 D城镇化(分数:2.00)A.B.C.D.12.低碳经济的特点是_A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B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C提高资源利用率 D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分数:2.00)A.B.C.D.13.“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础是_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C经济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分数:2.0
5、0)A.B.C.D.14.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_A密切联系群众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统一战线 D加强党的建设(分数:2.00)A.B.C.D.1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_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C密切联系群众 D党的领导(分数:2.00)A.B.C.D.16.依法治国的实质是_A党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C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D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分数:2.00)A.B
6、.C.D.1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的任务是_A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B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C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数:2.00)A.B.C.D.18.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_A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B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
7、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C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D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分数:2.00)A.B.C.D.1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A基本方略 B基本国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路线(分数:2.00)A.B.C.D.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有_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B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C作为
8、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D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分数:2.00)A.B.C.D.2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_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B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C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D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分数:2.00)A.B.C.D.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表现在_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
9、益为出发点和归宿D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分数:2.00)A.B.C.D.2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_A市场行为法制化 B市场竞争公平化C企业行为自主化 D宏观调控间接化(分数:2.00)A.B.C.D.25.公有制经济包括_A全民所有制经济 B合资经济C集体所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分数:2.00)A.B.C.D.26.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_A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D必须毫不动摇
10、的坚持非公有制经济(分数:2.00)A.B.C.D.2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_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非公有制成分 D外资经济(分数:2.00)A.B.C.D.28.下列属于生产要素的有_A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 B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C工业生产用地 D生产过程中提供的管理(分数:2.00)A.B.C.D.2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_A组织形式 B经营方式C分配形式 D占有形式(分数:2.00)A.B.C.D.30.实行股份制的好处在于_A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B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C有利于实现转换机制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
11、效率D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分数:2.00)A.B.C.D.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要特点是_A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B按劳分配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C按劳分配的“劳”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D按劳分配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分数:2.00)A.B.C.D.3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有_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B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D以劳动量的多少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分数:2.00)A.B.C.D.33.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性质的收入有_A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
12、获得的收入B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C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D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分数:2.00)A.B.C.D.3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_A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
13、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分数:2.00)A.B.C.D.35.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做到_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分数:2.00)A.B.C.D.36.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是_A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B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
14、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C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D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分数:2.00)A.B.C.D.37.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原因有_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要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C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认识的不断深化D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分数:2.00)A.B.C.D.38.提高自主创新能
15、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在_A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B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C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D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分数:2.00)A.B.C.D.3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_A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B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C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D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分数:2.00)A.B.C.D.40.我国
16、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党中央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_A推进西部大开发 B促进中部地区崛起C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分数:2.00)A.B.C.D.4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_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分数:2.00)A.B.C.D.4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主要任务是_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
17、建设C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D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分数:2.00)A.B.C.D.4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_A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B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C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D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
18、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分数:2.00)A.B.C.D.4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在_A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B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C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分数:2.00)A.B.C.D.4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_A政治原则的领导 B理论政策的领导C政治方向的领导 D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分数:2.00)A.B.C.D.46.人民代表大会的鲜明特点有_A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B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权利机关C是“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 D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19、民(分数:2.00)A.B.C.D.4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_A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B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D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分数:2.00)A.B.C.D.4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好不好,要从_A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 B要从它取得的成绩
20、来评价C要从它的群众基础来判断 D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分数:2.00)A.B.C.D.4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_A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B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统一C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统一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分数:2.00)A.B.C.D.5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有_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B能够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C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D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分数:2.00)A.B.C.D.毛泽东
2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_A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B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D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
22、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而不能简单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因此 C 正确。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为补充D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为补充(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经济结构的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因此 A 正确。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补充,因此
23、C 错误。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所以全民所有制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 BD 错误。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_A国有资产的数量占优势上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上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上(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