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力矩分配法及连续梁的影响线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力矩分配法及连续梁的影响线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力矩分配法及连续梁的影响线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力矩分配法及连续梁的影响线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填空题/B(总题数:9,分数:18.00)1.下图所示刚架分配系数 AD=_, AC=_。(分数:2.00)填空项 1:_2.下图所示结构各杆线刚度 i=常数,若采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忽略轴向变形),则 AD 杆的近端分配系数为_。 (分数:2.00)填空项 1:_3.下图所示结构各杆 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因 C 处转角微小,故 BC 杆无水平位移),则可得:MBA=_,M CB=_(均以外侧受拉为正)。(分数:2.00)填空项 1:_4.下图所示结构中 14 杆的分配系数 14为_。(分数:2.00
2、)填空项 1:_5.下图所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求解时,其结点不平衡力矩 mK=_。(分数:2.00)填空项 1:_6.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 MBA=_,M BC=_。(顺时针为正)(分数:2.00)填空项 1:_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a)所示结构,EI=常数,可得:MAB=_kNm,M BA=_kNm,M CA=_kNm。(分数:2.00)填空项 1:_8.下图所示结构,已知杆端弯矩 MCA=2kNm,其力偶矩 M=_。(分数:2.00)填空项 1:_9.由已知下图所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可知各杆线刚度 i1、i 2、i 3的关系是_。(分数:2.00)填空项 1:_二、B选择题/B(总
3、题数:16,分数:32.00)10.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系数 AB表示_。 A.结点 A 有单位转角时,在 AB 杆 A 端产生的力矩 B.结点 A 转动时,在 AB 杆 A 端产生的力矩 C.结点 A 上作用单位外力偶时,在 AB 杆 A 端产生的力矩 D.结点 A 上作用外力偶时,在 AB 杆 A 端产生的力矩(分数:2.00)A.B.C.D.11.下图所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AE=_。ABCD (分数:2.00)A.B.C.D.12.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刚架时,结点 B 的抗弯劲度S Ki等于_。ABCD (分数:2.00)A.B.C.D.13.下图所示结
4、构 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AE为_。ABCD (分数:2.00)A.B.C.D.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力矩分配法既可求解连续梁,也可求解一般超静定刚架 B.两刚片规则、三刚片规则和二元体规则是相通的 C.力法的基本结构只能是静定结构 D.位移法是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方法,不能用来求解静定结构(分数:2.00)A.B.C.D.15.在力矩分配法的计算中,当放松某个结点时,其余结点所处状态为_。 A.全部放松 B.必须全部锁紧 C.相邻结点放松 D.相邻结点锁紧(分数:2.00)A.B.C.D.1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放松结点顺序_。 A.对计算和结果无影响 B
5、.对计算和结果有影响 C.对计算无影响 D.对计算有影响,对结果无影响(分数:2.00)A.B.C.D.17.下图中哪一种情况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_。 (分数:2.00)A.B.C.D.18.力矩分配法中,传递弯矩 MDC的物理意义_。 A.固端弯矩 B.D 端转动产生的弯矩 C.C 端转动产生的弯矩 D.D 端最后弯矩(分数:2.00)A.B.C.D.19.等直杆件 AB 的弯矩传递系数 CAB_。 A.与 B 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B.只与 B 端支承条件有关 C.与 A、B 端支承条件有关 D.只与 A 端支承条件有关(分数:2.00)A.B.C.D.20.下图所示结构各杆 EI 相
6、同,其分配系数 BA等于_。(分数:2.00)A.B.C.D.21.下图所示结构中,当结点 B 作用外力偶 M 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得 MBA等于:_。(分数:2.00)A.B.C.D.22.下图所示结构中 MAD等于:_。(分数:2.00)A.B.C.D.23.下图所示结构,要使结点 B 产生单位转角,则在结点 B 需施加外力偶为_。(分数:2.00)A.B.C.D.24.下图所示结构,各杆 i=EI/l 相同,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 AB等于_。(分数:2.00)A.B.C.D.25.下图所示两端固定梁,设 AB 线刚度为 i,当 A、B 两端截面同时发生图示单位转角时,则杆件 A
7、端的杆端弯矩为:_。(分数:2.00)A.B.C.D.三、B计算分析题/B(总题数:10,分数:50.00)26.利用力矩分配法作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计算时,分配传递两次即可) (分数:5.00)_2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连续梁,并作 M 图。EI=常数。(计算两轮,取一位小数) (分数:5.00)_28.下图所示结构支座 1 下沉 15mm,已知 E=2.11011Pa,I=410 -4m4。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结构弯矩图。(分数:5.00)_29.已知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 B 处各杆的力矩分配系数分别为: BA=0.375, BC=0.625。试作 M 图,并求支座 B 的反力。(分
8、数:5.00)_30.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结构,并作其弯矩图。 (分数:5.00)_31.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绘弯矩图,各杆 EI=常数。 (分数:5.00)_32.用力矩分配法作下图所示对称刚架的 M 图。 (分数:5.00)_3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结构,并作 M 图。EI 为常数。 (分数:5.00)_34.用力矩分配法作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提示:将伸臂端 EF 向 E 结点简化) (分数:5.00)_3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如下图所示结构,并作 M 图。已知:q=2.4kN/m,各杆 EI 相同。(每结点分配两次) (分数:5.00)_力矩分配法及连续梁的影响
9、线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填空题/B(总题数:9,分数:18.00)1.下图所示刚架分配系数 AD=_, AC=_。(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2/7,2/7)解析:2.下图所示结构各杆线刚度 i=常数,若采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忽略轴向变形),则 AD 杆的近端分配系数为_。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2)解析:由于 D 结点无竖向位移,故应将 D 端看成固定端支座。3.下图所示结构各杆 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因 C 处转角微小,故 BC 杆无水平位移),则可得:MBA=_,M CB=_(均以外侧受拉为正)。(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力矩 分配 连续 影响 答案 解析 DOC
